1、青出于蓝

"青"即靛青,也叫靛蓝,是还原染料的一种。"蓝"即蓝草,也叫蓼蓝,是一种木兰属一年生草木植物。"青出于蓝"出自《荀子·劝学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说靛青是从蓝草中提炼出来的,而颜色却比蓝草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

蓼蓝是一种几尺高的草木植物,它的茎和叶中含有一种葡萄糖苷,吲哚酚的苷,经发酵水解后生成溶于水的白色吲哚酚,染在纺织物上,经日晒氧化成了不溶于水的蓝色的靛蓝化合物,古人把这一过程叫"取蓝"。蜡染就是用蜡刀蘸取熔融蜡液在白布上描绘图案,然后浸入靛缸中,再用水煮脱蜡而成。"取蓝"技术我国应用很早,商代《诗经·小雅·采绿篇》记载有采集蓝的活动:"终朝采蓝,不盈一詹......",到了汉代,"取蓝"的规模已经相当发达。

有关靛蓝的制作工艺,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著作《齐民要术》中有详细记载。到了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他所著的《天工开物》中对蓝草的种植、造靛和染色工艺,进一步作了全面性的阐述和总结,是世界上最早的制蓝淀工艺操作记载。年,法国化学家bayer测定出了靛蓝的双羰基、双苯环含氮化合物分子结构,年西德basf公司首先采用工业合成方法生产靛蓝。现在所用的靛蓝都是通过有机合成而得到的,用靛蓝印染的纺织品,颜色鲜艳,经久耐磨,至今仍旧大量使用,当代最流行的牛仔裤就是这样染成的。值得一提的是,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对植物染料的应用非常广泛,除了从靛叶中提取出的靛蓝外,还从茜草中提取出了茜素、从胭脂虫中提出了胭脂红、姜汁中提出了姜黄素、从苏木中提出了苏木素等。年河南安阳王裕口殷代圆形墓葬中发现的丝线证明,三千多年前的殷代人们就会染色,因此采用天然染料当以我国为最早。

2、灵丹妙药

灵:灵验;丹:仙丹。语出元·无名氏《玩江亭》二折:"灵丹妙药都不用,吃得是生姜辣蒜大憨葱。"比喻幻想中的某种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有效方法。所谓丹就是指硫化汞和四氧化三铅,炼丹就是把硫化汞等炼制出长生不老药。

我国的炼丹术起源很早,《战国策》中已有方士向荆王献不死之药的记载。汉武帝也妄想"长生久视",向民间广求丹药,招纳方士,并亲自炼丹。从此,炼丹成为风气,开始盛行。历代都出现炼丹方士,也就是所谓的炼丹家。晋代的葛洪是我国炼丹制药的鼻祖,著有《抱朴子·金丹篇》、《抱朴子·黄丹篇》、《抱朴子·仙药篇》三卷,详细记述了升华、蒸馏等化学实验的操作方法,为后人研究化学提供了经验。

古时的丹药无非是一些矿物质,经过高温下化学反应而成的氧化汞、氯化汞等一些无机化合物,外用对疮痛、皮炎等有些疗效,灵丹妙药是如何也谈不上的,另外,炼丹费时费工费力,污染环境,内服丹药后有毒害的作用,甚至致命,随着现代医学及化学的出现,很快就寿终正寝。不过,炼丹家们毕竟还是经历了千余年的化学实践,因而也就必然会在实践中有所发现,取得一定成就。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炼丹家们接触和试验了汞、硫、锡、铅、铜、金、银和氧化物、硫化物、氯化物、硝酸盐、硫酸盐、碳酸盐以及醋、酒等六十多种元素和化合物,积累了大量有关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知识。此外,他们还掌握了一些化学变化的规律,知道"丹砂烧之为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粉"的反应,也就是说认识了硫化汞分解及硫同汞化合的反应规律等等,对于化合与分解、氧化与还原、酸与碱中和等反应的规律均有一定的了解。他们遗留给我们的许多实验事实和实验技术,也都对后来的化学研究有所帮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odaqingyea.com/ldqypz/7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