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筋词典之INDIGO
长白癜风是怎么回事 http://m.39.net/pf/a_4634163.html 后记 为啥要把后记粘到前面来?为了讲清楚INDIGO(靛蓝、天然蓝、正蓝)这个老生常谈但又从来没透彻的话题,小编这次真的拼了,码字和配图双双创新高,如果观众老爷不够耐心,没关系,跳到最后点个”赞赏“,你们懂的!哈哈! 这期讲Indigo?这个题目好像快被讲烂了吧,不就是靛蓝吗,呵呵。 不止Indigo,还有PureIndigo,NaturalIndigo,还有蓝染、天然蓝、正蓝染、本蓝染,好像也都见过了吧,到处都有,呵呵。 对了,我还知道廖正蓝、琉球正蓝、江户正蓝,阿波正蓝...等了大半个月,你就给我们看这个?呵呵。 统一回复:大神们,呵个鸡毛! 的确,很多朋友看到这期《牛筋词典》的时候也许会觉得Indigo不就是靛蓝吗,一种染料,把棉线染成蓝色,再和白线一织,不就成牛仔布Denim了吗?相关内容在上期《牛筋词典》里已经讲过了。如果还要讲蓝染的话,各种论坛、网页上的资料也够多了,醍醐为啥又重复一遍呢? 与此相反,另外一部分朋友在看到Indigo这个词的时候会忍不住问自己: 如果你也有上述疑问,就请继续读下去,如果你以为自己都懂了,请看上面蓝框里的黄字。 不过事先也要说明,染色方面的技术知识真心太多,小编也不求甚解,下面的文字尽量简单易懂,只求玩得尽兴。 Indigo是什么?上面这种粉末就是靛蓝(Indigo),它的物理性质比较特殊,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和碱,既然什么都不溶,那怎么染色呢?总不能直接拿干粉往棉布上涂吧,而且咱们平时看到的不都是在水中染色吗?嗯,的确是在水中染,但要让靛蓝溶解于水中,就得先让它进行还原反应,把它从蓝色的靛蓝变成黄绿色的靛白,就能溶于水中了。我们把棉线或者棉布放在含有靛白的水里,经过浸泡之后,靛白就浸入了棉纤维之间的缝隙。好,有朋友又要问了,既然靛白是黄绿色的,就算它浸入布料里了,这布也是黄绿色而不是蓝色嘛!别急啊,当你把布料从染液里提出来的时候,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DUANG~~~~!靛白一接触到空气中的氧,立刻被氧化,又成了蓝色的靛蓝,于是布也就蓝了。 上图是刚从靛白溶液里取出的布料,一分钟不到的时间,已经从绿色氧化成蓝色。 小编找了一段有趣的视频,可以看到很明显的变色。 OK,现在大伙基本明白靛蓝染色是怎么回事了吧,其实就是一个还原反应+一个氧化反应。(初中化学没学好的朋友,小编帮不了你们!) (说明一下,为了便于理解,上面有很多知识已经简化或省略了,比如靛蓝实际是微微溶于水的,但是那点溶解度对于染色基本没帮助,所以为了大家好理解,干脆就写不溶了。) Indigo从哪里来?不用说,大伙肯定知道作为染料的Indigo有两种来源,一是从植物里提取的天然蓝NaturalIndigo,二是人工合成的合成蓝SyntheticIndigo。那么,这两者有什么不同吗?(肯定有啊!一条天然蓝牛仔裤可以买两条合成蓝了!)呵呵,还真不见得。 年德国著名化学家拜尔首次在实验室里合成了靛蓝,当时成本很高,还不足以大规模生产,直到年德国BASF公司改进了制造工艺,合成靛蓝才开始量产,从此基本替代了天然靛蓝。So~,小编想说什么你们懂了吗?屠呦呦萃取天然青蒿素做抗疟研究,但现在抗疟药里的青蒿素都是人工合成的,疗效完全一样,靛蓝也是一个道理,无论天然蓝还是合成蓝,有效成分并无二致......嘚嘚嘚,难道高价天然蓝裤子卖的都是“情怀”!? 要弄懂这个问题,还得从头说起——Indigo从哪里来? 在首次人工合成靛蓝并由此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拜尔老爷子出生前的漫长世代里,世界各地的劳动人民凭借自己的勤劳勇敢和聪明智慧,终于实现了共产主义,SORRY,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蓝染植物。归纳来说,主要有这么几种: 马蓝、木蓝、菘蓝、蓼蓝、以及另外一种被称为假蓝靛的野青树。从名字上看好像都差不多,真正对染色起贡献作用的也都是从这些植物里提取出来的“靛蓝(indigo)”这种成分。大多数朋友看到这里要么觉得无关紧要,要么觉得枯燥乏味就不想继续了解下去。 西卡西,请耐心往下读,全新的景象就在前方。 放几张图是让大家对这些植物有基本的感官印象,主要目的不在图,而是左下角的拉丁文名称,见下表: 中文是一个比较模糊的语言,尤其是在名词和定义上面,比如前文的几种植物,如果光看中文名字,想当然的觉得它们都是差不多的植物,其实不然,看看拉丁文命名就清楚了,上面5种植物里,除了木蓝和野青树属于indigofera木蓝属以外,其它的几个几乎就是完全不同的植物,可别小看这点,后面的故事精彩着呢。 话说在古时候(古到什么时候呢?对西方来说差不多是大航海时代之前,对东方来说自然是丝绸之路以前,总之理解成几个大陆还没怎么建立交流的时候就行),由于风土条件不同,每个大陆上原生的植物也不同,先民们自然要选择离自己近的、当地容易活的植物来提取蓝色染料——中国用蓼蓝、欧洲用菘蓝、印度次大陆用木蓝、东南亚及台湾地区用马蓝、中美洲和夏威夷等地区则习惯用野青树,也叫假蓝靛,那日本呢?呵呵,古代日本用山蓝染色,可这山蓝里面并不含蓝染元素,只能把布染成绿色,大抵日本在远古时期是没有蓝染的吧(除非用矿石染)。 那个时代的先民们都在闭门造车,相安无事,但是之前说了,由于染蓝的原理是一样的,所以无论怎么搞,都殊途同归,第一步都需要从这些植物中提取蓝染元素——中国(战国时代)从蓼蓝里提取出来的叫“青”,对了,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那个青;欧洲人把他们从菘蓝提取出来的物质很朴实的叫作BlueDye(蓝色染料)。总之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名称,比如印度人从木蓝的提取出叫“阿三蓝”或者”三哥蓝“(笑),具体叫什么这里就不深究了,总之在那时,有天朝蓝、欧罗巴蓝,阿三蓝,就是没有Indigo。 前面说了,古时候各个大陆之间交往很少,可后来人口的迁徙、科技的进步,大家慢慢就开始交流了,这不,阿三蓝由于其色泽浓、价格低等原因,很快就传到了西欧,当时人们给它取了个希腊语名字叫Indikon,久而久之就变成了Indigo。一?这不奇怪吗,有朋友要问,欧洲不是本来就有从菘蓝里提取出来的BlueDye(蓝染)吗?为啥还要另外取一个名字呢?都是同类的东西,干脆也叫BlueDye(蓝染)多省事。非也,非也,咱们中华文化习惯于“求同”,而欧洲文化却更看重“存异”,他们非但不把Indigo看作和BlueDye一样,反而由于前者染色好价格低影响了土生土长的BlueDye的销量,当时西欧几个主要国家竟然联合起来成立了“菘蓝染色行业协会”,并且成功游说议会通过了禁止Indigo销售的法令,不仅如此,这个协会还向社会散发大量传单,把Indigo描述成有毒、不吉利的东西,于是当时的Indigo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DevilsDye(魔鬼的染料)。 菘蓝染色球 好在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说有毒、不吉利什么的,可大伙用了不也没什么吗?于是有人开始悄悄使用Indigo,政府也没那么多的精力管控,直到英国把阿三的地盘霸占成殖民地之后,那个著名的东印度公司终于使Indigo在欧洲合法化,一发不可收拾,原来的菘蓝就销声匿迹了。 你看,这是阿三哥的Indigo征服西方的故事,为了表示尊敬,我们下面就不叫阿三蓝而改叫三哥蓝吧,那东方呢?也没好哪儿去.... 话说回我泱泱大天朝,这样一个信奉“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地方,有蓼蓝这么个好东西,又怎能忘了朝鲜和日本这两个小兄弟,于是蓼蓝就在东亚文明圈里兴盛起来。可就在这时候,三哥再一次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你看他,摇曳的身姿,手里掂儿着一坨Indigo... 后来,后来就没有什么后来了,跟欧洲发生的故事一样,咱们的蓼蓝和欧洲的菘蓝差不多,Indigo含量都不及印度的木蓝,所以用相对较少的三哥蓝就能达到和天朝蓝、欧罗巴蓝一样的效果,何乐不为呢?而且咱们这边还没有行业协会的栽赃,所以三哥蓝几乎没遇到什么阻力就顺利东进,土生土长的蓼蓝在中国和朝鲜沦为的一味不怎么稀罕的中草药,离野花野草不远了。当然,东亚好歹还有个地方暂时没被三哥蹂躏,那就是——霓虹国(日本)! JapanBlue日本蓝霓虹这边厢,自从中国老大哥的蓼蓝传入之后,可不得了,由于价格昂贵,只有贵族才穿得起,蓝色象征着崇高的身份。到了距今多年的江户时代,小编不记得在哪本书上看过了,好像当时的日语“蓝色”的发音和“胜利”是一样的,所以武士阶层特别推崇蓝色的衣服和饰品,上战场前谁都希望在盔甲下穿一件蓝染的衬衣,江户前期又成天打个没完,于是蓝染这才走上规模发展的道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入了寻常百姓家,日本蓝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不知道有朋友想过没有,前面说了马蓝、菘蓝、木蓝以及从中国传到日本的蓼蓝,但是这些植物具体是怎么个染色的方法呢?据一些资料记载,古代的人们一般是直接用从植物采下的鲜叶,和需要染色的织物一起放水里煮或者长时间浸泡,这种方法叫“生叶染”,这样就出来一个问题,那就是只在植物茂盛的时候(一般都是夏天)才能进行染色,日本以前只有贵族和武士穿着蓝染,产量基本满足,但后来需求大幅增加,怎么办呢? 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再一次出场了,日本成功发明了一种叫“干叶法”的方式,把蓼蓝中的靛蓝提取出来,这种方法要历经选叶、堆渥、发酵、二次添叶、二次发酵等十分繁琐的步骤,大约要耗时天,最后从干叶里做出一种叫蓝玉(Sukomo)的固体(如下图),蓝玉可以长时间存放、也便于运输,极大的推动了日本蓝染产业的发展。 干叶法制造蓝玉的过程简化示意图(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 也许有朋友已经想到了,其实这个Sukumo就是蓼蓝在人工控制的一系列特定的温湿度条件下,通过发酵以及植物自身的腐烂,除去蓼蓝里对染色无用的有机质而留下染色元素——靛蓝的过程。所以Sukumo其实就是一坨靛蓝,其化学本质和上文说到的天朝蓝、欧罗巴蓝和阿三蓝没什么区别,现代英文里都把它们冠以Indigo的名字,但是从历史上抠字眼的话,前文已经讲过,其实Indigo最先是指印度木蓝(IndigoferaTinctoria)而并非蓼蓝(PolygoumTinctoria),跟当年较真的欧洲人一样,现在日本很多蓝染职人把Sukumo和Indigo分得很清楚,日本资料里也经常把印度木蓝称为真靛蓝(TrueIndigo),而把蓼蓝称为日本蓝(JapanBlue)。 下图是小猪的D正蓝染牛仔裤,由于这条裤子当初主要是做给海外分销商的,所以不像原来一样写些什么廖正蓝之类的让中国人觉得模糊字眼,而是直接用了蓼蓝的拉丁名PolygoumTinctorium以表明身份。 写到这里小编想插一句,也请大伙琢磨琢磨,从“干叶法”提取方式可以推断,这种方法做出来的“蓝玉Sukumo”里面其实是有很多杂质的(图上也可以看出来),以理工男的视角,大概可以得到两个公式: 蓝玉Sukumo=Indigo(当时还不叫这个名字)+N种杂质 三哥蓝=Indigo+M种杂质 既然前面都是一样的Indigo,那么区分Sukumo和三哥蓝的其实就是N和M的数量和种类了,这也直接决定了它们的生死存亡,这个留到后面再讲。 阿波正蓝终于讲到阿波正蓝了。 阿波是日本的一个藩国,就是今天的德岛县,所以一般说德岛阿波正蓝。阿波藩是当时蓼蓝种植最多也是蓝染坊最多的地方,上面讲的“干叶法”这种从蓼蓝中提取蓝玉Sukumo的方法也是在这里最先发明的。 那么接下来,Sukumo有了,怎么把它溶解在水里,进而染色呢?大伙现在已经知道了Sukumo(其实也就是Indigo)是不溶于水的,染色之前必须用还原剂使其变为可溶解的黄绿色靛白(忘记的朋友跳回第一节温习一下),德岛的职人把Sukumo溶解的方式叫做“蓝建”(建蓝),而最传统最正宗的就是“天然灰汁发酵建蓝工艺”。 “天然灰汁发酵建蓝”中的“灰汁”是指石灰和木灰、发酵用的是小麦皮,有时还要加入清酒,加水和Sukumo搅拌在一起,整个过程全靠人工、全凭手感和经验。 四种元素 配好的灰汁 剩下的就是温控和搅拌了 蓝建好了之后就可以染色了,怎么染呢?当然最正宗的也是靠人工,将棉纱不断的浸入,然后提上来氧化、晾晒;一定时间过后第二次浸入蓝液,如此第三次第四次的往复下去,因为Sukumo的靛蓝含量相对并不太多,所以这种染色程序要持续20~50次左右才能达到原色牛仔裤那种近似于黑色的深蓝,可谓相当费时费力。 OK,干叶法、天然灰汁发酵建蓝、人工手染,这就是阿波正蓝的全部吗?且慢! 最纯正的阿波蓝,不仅涉及了“提炼法”、“溶解法”、“染法”,还跟“织法”相关。 在德岛当地,大多数蓝染制品是由一种叫阿波皱棉纱纺织而成,传说是年左右一个叫海部花的女性,在外面晾晒棉织品的时候被一场骤降的阵雨给淋透了,雨停后在炎热的强烈阳光下晒干这些纺织物后,收缩的面料表面出现了奇特的凹凸感。海部花被这个偶然发生凹凸不平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全身心地在这个美丽的错误上进行反复试验,终于创造出了阿波皱棉紗。蓝染职人经常把深浅不同的阿波蓝染皱棉纱拼接成不同的漂亮图案,不仅如此,还因为独特的凹凸感提供了体表热气散发的通道,这种棉纱织出来的布料特别适合在闷热的地区或盛夏时穿,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觉。 参考上面布料的纹理,再看看下面这条堪称经典的武士初代太阁,以前很多朋友不知道高价正蓝裤子上的纹理是怎么回事,现在应该就明白了吧。 年,使用天然阿波正蓝料的阿波皱棉紗,以阿波正蓝染布的名称被指定为国家传统工艺品。 看到这里,大伙应该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阿波正蓝染”了,理工男之魂再次附体: 干叶提蓝法+天然灰汁发酵建蓝法+人工N次手染=90%阿波正蓝 干叶提蓝法+天然灰汁发酵建蓝法+人工N次手染+阿波皱棉纱=%阿波正蓝 好,阿波正蓝讲得差不多了,我们再回头看看三哥蓝Indigo。 再说三哥蓝Indigo历史总有其自身的逻辑,三哥蓝Indigo之所以能打败其它所有的蓝,肯定是有原因的。前面还忘了写,德岛县蓼蓝染色产业在十九世纪末达到全胜,年可记录的种植面积高达1亿5千万平米,乃历史最高,后来三哥蓝和欧洲人工合成蓝的传入,德岛蓝染产业的兴旺繁荣戛然而止,到蓼蓝种植面积已经不到年的0.%,可以说蓼蓝已经完败了,就像几百年前在欧洲和中国曾发生过的一样,只不过这时人工合成蓝已经发明,故而准确的说日本蓼蓝是先被三哥蓝打得溃不成军,然后又和三哥蓝一起被人工合成蓝给收拾了。(颇有点当年大明朝和闯王斗、最后却被满人得了天下的感觉) SORRY,我在上文好几次用了“败”这个字眼,可事实的确如此,如果反过来是日本蓼蓝赢了,现在也许这种蓝色的有机染料就被命名成Sukumo而不是Indigo了。 那为什么三哥蓝就能无往不胜呢? 前面已经提过了,三哥蓝的Indigo含量高、价格却还便宜。 Indigo含量高这个很好理解,因为从植物本身来说,木蓝的Indigo含量本就高于菘蓝和蓼蓝,三哥从自然条件上就占得先手,可价格便宜又是怎么回事呢,这就得从三哥蓝的提纯说起了——和日本蓝的“干叶法”不同,三哥蓝用的是另外一种叫“沉淀法”,用这种方法做出来的染料叫“沉淀蓝”。 首先要找个大池子。 一卡车一卡车的运来木蓝鲜叶。并不需要日本干叶法那么麻烦,直接扔进水池子就行。 N天之后,叶子在水里腐烂、发酵,有效物质沉底,像泥一样,所以也被称为”泥蓝“,捞上来搅拌、过滤。 放在模具里晒干,切好,三哥蓝就制成了。 大家看,三哥蓝的制作方法是很简单很自然的,先从叶子里弄出有效成分,再把水分晒干,有效成分就沉淀在容器的底部,最后再切豆腐一样切开,方便携带。最最关键的是,同样的“提取蓝”的过程,日本人花了将近天,而三哥只需要短短7天就搞定,而且纯度还更高。 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在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 当然,最后他们都败在了科学的脚下——在人工合成蓝面前,无论是纯度还是成本,都远远的把“干叶法”和“沉淀法”甩在了后面。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比时间就是金钱还重要。 怎么染?由于本期篇幅已经很多了,小编本打算把这个单独列一期来写,不过考虑到这期的整体性,还是写在一起好了。毕竟有了染料就还得知道怎么染上去才行啊。 通过上文咱们已经知道了,首先是要找个池子,把固体的靛蓝Indigo通过还原变成靛白之后溶解于水,然后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把棉纱反复的浸入这个池子中,一般来说,浸入的次数越多,棉纱也就越深蓝,不过靛蓝Indigo的附着性是有极限的,所以染到一定的时候,靛蓝Indigo就再也挂不上去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单宁面料的棉纱虽然外面已经蓝得发黑了,但是棉芯却还是白的——这就是牛仔色落的理论所在。 棉纱染色的手段一般有4种: 1、手染(HandDye) 手染是最原始的手段,人力反复劳作。可分拆为两个基本动作:A.浸入和提起(上图1)、B.绞纱,让颜色更深入(上图2) 2、吊染(HankDye) 吊染最早被用于毛线染色,是最接近手染的方法,效率也不高。 现在日本一些传统的蓝染作坊也用这种技术来代替或者减轻人力工作量,因为严格说来,这种染法跟用人工把棉纱从染池里上下往复浸入与拿出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下面这种机器好像并不能达到手染那种绞纱使颜色浸入更深的效果,于是HANKDYE机器有了一种完美的改进型。(请看下面的视频) 最早的吊染就是用一个架子或一个轮盘以减轻人的工作量,后来发展到自动化的,不仅可以反复浸入染色,还能把棉线加以绞捻,使染料进入更深,直达棉芯,可以完全替代人力,而且说不定效果还更好。 下面这个视频是号称最高级日本正蓝的武州正蓝作坊(既然不是德岛廖正蓝?),短短两分钟的视频,介绍了怎么把棉纱做成棉环(日语Kase),再把棉环固定在吊绞染机上(大约在40秒左右),以及棉环染色后又是怎么织成布的这个过程,非常精炼,值得一看。 2、绳染(RopeDye) 现在高端原色牛仔裤一般采用的方式,顾名思义,绳染的意思就是纱线被排成一股一股的(绳子一样),以很快的速度连读浸入染池,然后向上高高挂起,又再次浸入染池,如此往复。3和4是目前单宁工业染色最常用的3种方法,而绳染是其中公认染色质量最好,而且最容易从工艺上达到“芯白”效果便于色落的。 4、片染(SlasherDye)和环染(LoopDye) 这两好像没有本质的区别,环染就是一种简化的片染,它们都是把棉纱并排在一个圆筒上,以水平方式进出染池,而非绳染的上下方式,这种染法需要棉纱保持很大的拉力强度,容易在染色过程中造成棉纱损坏,而且染色的效果也不均匀,一般认为质量没有绳染的好。 染法说差不多了,留个小问题供大家思考:如果用上面的绳染机械,但是染池里泡的都是天然靛蓝制成的染色溶液,这该叫什么呢? 天然蓝NatrualIndigo的意义好了,写了一大堆(这也许是醍醐有史以来码子最多的一期),从靛蓝Indigo的化学属性、到自然界植物的划分以及Indigo这个名字的来历、再到日本蓝特别是阿波廖正蓝的故事,相信大家对所谓的靛蓝Indigo或者天然蓝NaturalIndigo已经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 到这里就该总结了一下了,作为靛蓝的Indigo以及作为三哥蓝的Indigo,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还不熟悉的朋友可以多读一下上面的文字,特别是新手朋友。虽然如此,小编认识还是觉得要用一个专门的章节再归纳总结一下天然蓝NaturalIndigo: 广义的说,非人工合成的Indigo就是NaturalIndigo;狭义的说,NatrualIndigo可以是指通过“沉淀法”印度木蓝里提取而成的阿三哥Indigo,而非是以“干叶法”从日本蓼蓝中提取出的蓝玉Sukumo。 但是这只是停留在染料阶段,真要从蓝染工艺角度,或者更大一点,从产品整体角度考虑,NatrualIndigo是什么,它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经常有不少朋友给醍醐留言,选了几款裤子让我们推荐,这时候小编往往不会推荐高价的天然蓝产品,于是经常被问到为什么,回答很直接:色落很难或者基本不色落。有不少新人朋友竟然很吃惊,啥?不色落为啥还卖那么贵?呵呵,所以买一条天然蓝的牛仔裤不是为了色落而是为什么呢? 小编大致回想了一下当年自己收天然蓝裤子的想法,归纳起来无外乎这么3点: 为了体验返璞归真的天然染色法——如果是收了日牛中正蓝或者本蓝的裤子,也可以说是为了体验原汁原味的日本蓝染技术。 为了复刻——LEVIS在年发明WAISTOVERALL的时候就提供了棕黄色帆布和蓝色单宁布供消费者选择,后来证明蓝色的单宁布销量更好,于是大量的从AMOSKEAG布料厂购入单宁布,那时候还没有发明人工合成靛蓝。(但是也有不少国外玩家坚持说LEVIS没有用过天然蓝染色,不知道原因在哪) 为了体验不一样的色落——恩?刚才不是说天然蓝不色落吗?其实上面已经说过了,出现色落效果的原因是蓝色染不进棉芯,但就算这样,蓝色该落还得落啊,只不过落到棉线都破了,还是出不了“色落效果“而已,换个角度说,不色落也是一种特殊色落嘛。何况天然蓝不一定就不色落,除了用正蓝技法染的之外,很多天然蓝还是要色落的,只不过落得慢,或者对比不太强烈罢了。天蓝染和正蓝的区别我们在下面会再次分析一下。 所以在买天然蓝裤子之前好好思考一下自己想要的是不是在上面这3点当中,如果是的话可以果断买进再果断尝试,如果不是,那就得三思而后行了。(鉴于小编平时在醍醐里回答的50%以上的问题都跟买卖相关,所以难免在正文里也客串一把导购,不用谢!) Lexique词义辨析接近尾声,来点干货吧: 靛蓝Indigo:一种蓝色粉末,不溶于水,还原成黄绿色的靛白可溶于水,用来染色,靛白染色后本来是黄绿色,很快被空气氧化,又变回到蓝色的靛蓝。 天然蓝NaturalIndigo:非人工合成的Indigo就是NaturalIndigo(广义)。 三哥蓝:这个名字是我编的,指代印度先民从木蓝植物中通过沉淀法提取的染料,打遍天下无敌手,其有效染色成分被后人称为Indigo。 蓝玉Sukumo:日本先民从蓼蓝植物中通过干叶法提取的染料,其有效成分也是Indigo,但是不如三哥蓝价廉物美,在20世纪早期逐渐衰败,直到年代左右日本兴起追溯古风的潮流后又才重新繁盛起来。 蓝染BlueDye:泛指所有的蓝色染色。在日本某些极个别的场合下可以理解成天然蓝染或正蓝染。 天然蓝染NaturalIndigoDye:广义上说,用了天然靛蓝作染料的染色都可以叫天然蓝染,但是如果靛蓝染料是天然的,但却在还原成靛白染色的时候用了化学还原剂,应该也是可以的,因为与正蓝不同,天然蓝染是个很宽泛的概念。 正蓝和本蓝:在通常情况下这两个词可以互换,但是如果较真的话,正蓝应该比本蓝更精确一点,因为正蓝一般是个某个地名结合起来的,比如阿波正蓝、武州正蓝等,不同的地名代表了背后手法的细微差别,所以本蓝基本包含了正蓝,但是正蓝却各有各的不同。 阿波正蓝:上面已经说得够多了,理工男附体后列举的90%和%的公式值得思考。 琉球正蓝:也叫冲绳(正)蓝,与阿波正蓝不同,是琉球先民从当地的马蓝植物里通过沉淀法提取出染料再进行蓝染的技法。 每当这时,小编很乐于来个图脑补一下: 到这里我心血来潮的又加了个表,如果还看不懂,麻烦取消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odaqingyea.com/ldqypz/7472.html
- 上一篇文章: 上海三校生论坛高考文言文复习节目劝学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