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设计middot分享设计艺术学
北京酒渣鼻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210310/8733705.html 曾启雄教授: 任教于国立云林科技大学视觉传达设计系,并担任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课座研究员及日本兵库教育大学短期研究员,并为中华色彩学会理事、中华设计学会会员及日本设计学会会员。 常年投入中国传统色彩、台湾原住民用色及日本美学研究,并延伸运用于教学及实际创作上,为亚洲色彩研究著名学者,致力品牌及教学课程开发。 3月29日,曾启雄教授的实践报告系列讲座——“汉字和染色的色彩表现”,分享了一堂涉及色彩史论、颜色词、染织色彩、民俗色彩等多个方面的精彩讲座。 曾教授先从我们身边的色彩讲起,苏州的桃花坞、朱仙镇的年画、陕西西安的凤翔图腾等,带我们思考色彩与形状的象征意义,讲到台湾民俗节庆中的“官将首”脸部的图案,便涉及色彩与人的信仰的关系,再论及生命的色彩以及生命背后的意义等等。同时,提到中国的传统染色技法应被国人重视并保护,勿将传统的智慧丢弃。 曾教授将常常被大家忽略的18号楼下的栀子的种子作为实用的食品染色剂传授给大家,你们get到了吗?生活中还有红心火龙果、菠菜、黑芝麻等都是天然的染色剂哦! 之后我们领略了传统汉字的博大精深,古字书上表现色彩的文字及色彩修饰语也被曾教授一一列出,这需要极持久的付出,这种坚定钻研学术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并学习。 在荀子《劝学篇》里,有记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句话便源于染色行业,表示青色由蓝草染出,却胜过了蓝草色彩的鲜艳程度。 在诗经《小雅·采绿》里,“终朝采绿,不盈一匊,终朝采蓝,不盈一襜。”这里的绿通“菉”,即荩草,一年生草本,汁可以染黄。蓝便指蓼蓝,可作染青蓝色的染料。 曾教授还给我们分享了他现已完成或正在进行中的研究—— 文字和语言学相关: 甲骨文的色彩表现,说文解字里的色彩表现,明朝正字通的色彩表现,清朝康熙字典的色彩表现等,还包括闽南语、客家语、高砂族语言的色彩表现调查。 文学作品: 汉赋、诗经、考工记里的色彩表现调查,唐诗宋词的色彩表现,明朝四大小说的色彩表现比较,清朝红楼梦的色彩表现等。 色彩认知与社会实态: 青蓝与红赤的色相认知与色相对应联想调查,基本色的色彩认知调查,小学、中学、高校国语美术学教科书的色彩词条调查等。 染料实验: 红色材料染色实验—茜草、红花、蘇芳、薯榔、紫鉚,古跤祉陶裡的胭脂色之实验—青、黄、黑,古代化妆品材料复原,古代文献上色染色技法复原。 感谢曾启雄教授为我们带来如此精彩的讲座,好色之路漫漫,愿我们勇敢地跨出第一步,并一如既往的坚定初心,深入探索,期待与曾教授地下一次交流与学习! “汉字和染色的色彩表现”实践报告系列讲座由设计艺术学院综合设计系、染服系联合主办 图、文:赖宁娟、谷成欣 编辑:谷成欣 审核:李齐建 欢迎小伙伴前来投稿 投稿邮箱:sjnews caa.edu.cn别忘了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odaqingyea.com/ldqygj/8911.html
- 上一篇文章: 只有生叶才能染出的一抹tiffany蓝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