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505/4618897.html

在上一篇中,我们对病毒的侵染、增殖以及遗传学特性有了初步认识,在本篇中,我们将带大家了解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以及如日常生活中如何防止病毒感染。

首先,病毒在体外受到物理、化学因素作用后能失去感染性称为灭活。

理化因素灭活病毒的机制是通过破坏病毒的包膜(如脂溶剂或冻融)使病毒蛋白质变性(如酸、碱、甲醛、温热等)及损伤病毒的核酸(变性剂、射线)等。病毒对理化因素的敏感性的强弱因病毒种类而异

了解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在预防病毒感染、分离病毒及疫苗制备等方面均有意义。

关于病毒的灭活主要分为两大类,即物理性以及化学性灭活。

一、物理性

温度

大多数病毒耐冷不耐热,在干冰温度(-70℃)或液氮温度(-℃)条件下,病毒感染性可保持数月至数年。

保存病毒需用低温,但反复冻融也可使病毒失活。

对温度的敏感性因病毒而异,多数病毒加热60℃30分钟或℃数秒钟可被灭活。

但乙型肝炎病毒需℃10分钟才能灭活;有包膜的病毒比无包膜病毒更不耐热。

酸碱度

多数病毒在pH5~pH9稳定,但也因病毒种类而异。

肠道病毒在pH3~pH5时稳定,而鼻病毒在pH3~pH5则迅速被灭活。

因此,可利用对pH的稳定性来鉴别病毒。

射线

X线、γ射线或紫外线均能以不同机制使病毒灭活。

射线可使核苷酸链发生致死性断裂;

而紫外线能使病毒基因核苷酸结构发生改变,形成胸腺核苷与尿核苷双聚体,从而抑制病毒DNA或RNA的复制。

但有些病毒,如脊髓灰质炎病毒经紫外线灭活后,再用可见光照射,可因除去双聚体而复活,故不宜使用紫外线来制备灭活疫苗。

二、化学性

脂溶剂

乙醚、氯仿、去氧胆酸盐、阴离子去污剂等脂溶剂均可使有包膜病毒(如流感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等)的包膜脂质溶解而被灭活,失去吸附能力,但对无包膜病毒(如肠道病毒)几乎无作用。

因此,可用耐乙醚试验鉴别病毒有无包膜。

消毒剂

除强酸、强碱能灭活病毒外,次亚氯酸盐、过氧乙酸、戊二醛、甲醛、氧化剂、卤素及其化合物等化学消毒剂均能使大多数病毒灭活。

病毒对消毒剂的抵抗力比细菌强,特别是无包膜的微小病毒,病毒对消毒剂的敏感性也因病毒种类而异。

醛类消毒剂虽能使病毒灭活但仍能保持抗原性,故常用甲醛作灭活剂制备灭活疫苗。

其他

现有的抗生素对病毒无抑制作用。中草药如板蓝根、大青叶、大黄、贯仲和七叶一枝花等对某些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MgCl2、MgSO4、Na2SO4等盐类对小RNA病毒科、疱疹病毒科和正粘病毒科等病毒有稳定作用,能提高病毒对热的抵抗力,可耐受50℃1小时。

为此在保存这些病毒时经常加入镁盐,以延长病毒保存期。

生活中,我们的身边时刻都有病毒,这些病毒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在一些方面上多加注意。

最后,将给大家带来几点减少病毒感染的注意事项:

一、注意个人卫生,比如打喷嚏时要捂住口鼻,外出聚餐时要一人一筷,不要用脏手来触碰眼、口等部位,饭前便后,出门回家一要洗手,减少身上的携带的病毒。

二、公共场所人流量大,人与人之间无法保持安全距离,空气不流通,病毒生长和传播速度会加快,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就感染上了病毒。所以去公共场所前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三、在家里每天也要开窗通风,保持空气的流通。长期不开窗会给家里的细菌繁殖提供了机会,容易让人生病。同样的,开窗通风也能为家里的空气起到更新的作用。

四、为了避免受到病毒的影响,也要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早睡早起,适当运动,合理安排饮食,不要吸烟喝酒等等。这些方式也能够帮助我们的身体健康,提高抵抗力。

五、家里如果不经常进行清洁,也会产生很多的细菌。尤其是一家人公用的物品,比如遥控器、电话座机等,上面沾染了病菌,会让一家人都受到影响。因此,在家里可以用纸巾、酒精进行擦洗。

六、杜绝熬夜的发生,因为熬夜会让你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并且影响你第二天的生活和学习,当病毒侵袭的时候,由于身体抵抗力下降,很容易被病毒入侵而患病。

以上便是本期关于我们身边的病毒所有的内容,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后续将有更多内容持续更新,请感兴趣的朋友持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odaqingyea.com/ldqyyf/9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