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病随着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日趋严重,其主要原因是近年来环境污染、不合理的高密度养殖、品种老化及大量使用抗菌类抗生素等化学药品,造成有害病菌产生抗药性,同时化学药品的使用严重污染池底,产生有害物所致。

用中草药代替抗生素来防治疾病,不易产生抗药性和副作用,也不会污染水环境。而且中草药对水产动物具有调节机体平衡与生理功能、提高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提高消化吸收、增强体质、促进生长的作用,此外还具有抗菌、抑制病毒等方面的作用。

为了能让更多的水产养殖从业者了解和学习属于我们国家独有的中草药知识,特此开展此一专栏,分别就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的特点、作用、及常用种类等作简要的介绍,以供参考。

一、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上的使用方法:

1、投喂法:

将新鲜的中草药洗净切碎,与饲料拌合后投喂;干的中草药切碎后煮汁,用药汁或连同药渣与饲料拌合喂;

2、泼洒法:

将中草药捣碎,用水浸泡后,连渣带汁全池泼洒;如果是干的中草药,必须切碎后,煮一段时间再使用;

3、糖化法:

把中草药和豆饼、玉米粉、稻草粉或麸皮混合在一起,经过发酵糖化后喂鱼,可改善中草药的适口性;

4、浸泡法:

将中草药捆扎成束,放在进水口或食场附近浸泡,利用泡出的药汁扩散到全池,防治病害;

二、中草药使用方法的利弊分析:

1、投喂法:此法适用于可进食的水产动物疾病治疗或预防,对病情严重已不能进食的水产动物效果不佳;

2、泼洒法:多用于预防或紧急治疗;此法用药量大,对水体体积和用药浓度应准备估算,并要泼洒均匀,一般需多次泼洒;

3、糖化法:多用于预防性使用,经发酵后中草药变得适口,较容易被水产动物吃到,但需要时间较长,不适宜紧急治疗时使用;

4、浸泡法:此法效果较好,但较费人工,且要操作熟练,适宜在苗种放养、转池和运输时使用;

三、水产养殖中常见的中草药:

1、马鞭草:

为马鞭草科多年生草本,又名铁马鞭、铁扫帚,全草入药。具清热解毒、破瘀活血、祛风行湿、通经活络之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卡他球菌、福氏痢疾杆菌都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马鞭草能治疗多种鱼类疾病,在草鱼的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出血病四大病并发症中,可单用或与金银花、大青叶、鱼腥草等同用煎汁泼洒或内服。在治疗甲鱼红脖子病、鳗鱼烂鳃病、赤点病和爱德华病时,可与筋骨草、车前草同用;

2、水菖蒲:

又名水剑草、石菖蒲、石蜈蚣、白菖蒲等,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茎。其根茎含有芳香挥发油1.5—3%,芳香油有油辛醇、细辛酸、甲基丁香酚和倍丰萜烯类,具有抑菌、抗真菌作用,可防治肠炎病、赤皮病、烂鳃病、水霉病等;

3、辣蓼:

其全草及根含挥发油,鞣质,黄酮类,蒽醌衍生物及蓼酸,可防治草鱼和青鱼的细菌性肠炎病;

4、苦楝:

又名苦莲子树,为楝科落叶乔木。根、茎、叶、果均可入药,含川楝素、生物碱、萘酚等,有杀虫、杀菌作用,用于防治寄生虫性鳃病,以及锚头鳋、中华鳋、毛细线虫、车轮虫、隐鞭虫等;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下期分享!

------------------------------------

更多精彩知识回顾:

■小身材,大智慧!

■水产养殖中的常见中草药介绍及图谱(一)

■水产养殖中的常见中草药介绍及图谱(二)

■水产养殖中的常见中草药介绍及图谱(三)

■新增“草本纤虫清”颗粒型!更方便省事,一件包邮到你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odaqingyea.com/ldqyyf/4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