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几级 http://www.bdfyy999.com/guanyuzhongke/zhongkejianjie/
我们家长有时会发现小朋友的眼皮肿起了个小疙瘩,最常见的是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麦粒肿,一种是霰粒肿,别看两者仅一字之差,实则治疗方法及预后均相差甚远。麦粒肿

西医称为睑腺炎,为细菌(葡萄球菌多见)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症,具有“红、肿、热、痛”的典型特征。

红:眼球、眼睑局部充血。

肿:眼睑肿胀。

热:发病部位的温度高于正常部位。

痛:自觉发病部位有痛感。

治疗:应用适合儿童使用的抗生素眼药水、眼膏,严重者需手术切开排脓。预后情况好。

霰粒肿

西医称为睑板腺囊肿,是由于睑板腺腺管堵塞,睑板腺分泌物潴留引起的慢性炎性肉芽肿。发病原因较多,如病毒、细菌、蠕形螨感染、维生素A缺乏、酒渣鼻、饮食营养过剩、生活环境卫生等。

霰粒肿病程发展缓慢,病初时多无明显自觉症状,常因发现眼睑局部包块而就诊。包块大小不等,质地软,与皮肤无粘连,触之不痛,可单发,也可双眼同时或先后多发。

霰粒肿部分病例具有一定的自愈性。发病初期,小的囊肿可自行或热敷后消散,较大的或多发、复发者需接受治疗。西医常用的治疗手法有:初期可热敷促进其自行吸收、点眼药水预防感染,肿块较大伴有自觉症状或形成肉芽肿时需手术治疗。本病预后一般,有部分患儿术后可复发。

中医认为霰粒肿“多由脾湿胃热,聚而生痰,湿痰阻滞经络,结于胞睑而成”,多责于痰湿或痰热,中药处方多以祛湿化痰散结或清热化痰散结为主。

笔者在京学习期间,有幸跟随北京医院眼科祁宝玉教授学习,祁老擅长纯中医疗法治疗小儿霰粒肿,运用中药内服、外敷中药及马应龙眼膏治疗小儿霰粒肿疗效显著,使得就诊患儿免受手术之苦,减少复发几率。

欢迎有需求的家长前来咨询就诊。

专家介绍:

张刚中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硕士,擅长治疗儿童呼吸及消化系统疾病,对儿童湿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的诊治有一定的心得体会。参与多项省部级基金课题研究。

-END-

请长按以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odaqingyea.com/ldqyyf/4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