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竟然吃这些重口味的东西年夜饭简直不
一年一度的年夜饭是中华民族每个家庭过年的标配和规定动作, 昨晚的年夜饭吃得还尽兴吗? 你们家都有啥拿手菜? 假如你穿越到古代,又能吃到什么样的年夜饭呢? 穿越有风险,吃货须谨慎! 古人食物,和你们想的不一样 有一个网络段子是这样的,某人穿越到先秦在馆子里有这样一段对话。“店家有什么吃的?”小二答:“粟米的窝窝饼,您蘸肉酱吃,我还可以给您上一份烫白菜。”“敢情你开的是麻辣烫店啊?”“瞧您说的,辣椒到明代才引进呢,我想开麻辣烫也开不成啊!”小小的段子,反应出现代人对于古代食物的不了解。那么古代有哪些食物?吃在嘴里都是啥感觉呢? ◎主食:面食与米饭的二重奏 古人的主食结构,主食主要分为饭、粥、面条、饼、馒头、包子、饺子等。饭的种类最多,吃法也最多,制作方法通常有煮、蒸。饭食种类有麦饭、粟饭、米饭、黍饭、高粱饭等。从饮食的炊制时的放料来看,可分为两种,一是单一谷物炊制而成,另一种为多种原料搭配合制而成,用石髓、大骨和米合煮成石髓饭、大骨饭、淅米饭、麦笋素羹饭等,相当于今天的什锦饭和八宝饭。 因为唐、宋等与周边民族的交流增多,饼渐渐成为饭桌上的主食。唐代赵璘在《因话录》中说,当时“世重饼啖”,这是多数唐朝人食饼的真实反映。 饼十分多样,用水煮称为“汤饼”,用笼蒸称为“蒸饼”,用火烤的称为“炉饼”。其中,“汤饼”有豚皮饼、细环饼、截饼、鸡鸭子饼、煮饼等;“蒸饼”有白饼、蝎饼等;“炉饼”有烧饼、胡饼、髓饼等。 白居易在《寄胡麻饼与杨万州》一诗中曾对胡麻饼赞美道:“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出新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短短四句诗,就把胡麻饼的风味特点及受欢迎程度生动地写了出来。 ◎调味:不能辜负的好滋味 怎么让面食与饭变得更加好吃,成了古人每天烹饪时候的一大问题。于是各种调味料应运而生。从史料记载来看,除盐之外,中国人最早使用的一种调味品是梅子。《尚书·商书·说命下》有这样的说法:“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这是商王武丁对贤臣傅说所说的话,意思是,如果我做汤羹,你就是少不了的盐和梅。《尚书》所记已为现代考古发掘证实,多座商墓出土物中都发现了梅核。 除了梅子以外,酱也是古代餐桌上西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所作儿童启蒙读物《急就篇》中,记述了当时饮食中常用的调味品:“葵韭葱薤蓼苏姜,芜荑盐豉醯酢酱。芸蒜荠芥茱萸香,老菁蘘荷冬日藏。” 酱并非秦汉时才有,与醋一样早就使用,但先秦时把酱称“醢”,醋叫“醯”。醢用肉为原料,即“肉酱”,所以《说文解字》在解“酱”字时称:“从肉,从酉。酒以和酱也。” 古人认为酱和醋的调味功能相当重要,宋人陶谷《清异录》中称:“酱,八珍主人也;醋,食总管也。”秦汉人饮食风尚因酱也发生了“重口味”的巨变。随着原料的丰富,酱的品种和口味也在进一步发展。如明代以后,辣椒进入中国,“辣椒酱”又成为一道流行美味。 江浙、四川等南方人做食品时最喜欢放糖,曹丕《与朝臣诏》中即有“蜀人作食,喜着饴蜜”的说法。这一饮食偏好,至今未改,如江南苏州、无锡、常州一带,菜肴以甜味为主,与齐鲁偏咸、淮扬偏淡、湖湘偏辣明显不一样。 通过这些调味料,我们能大致知道古代食物都是什么味道的,所以豆腐脑是咸口的还是甜口的大概是从古代一直争论到今天的“大”问题。 ◎品种:刨冰、火锅、烧烤古代也吃得到 古人的生活质量虽说没有现代高,但他们的饮食品种一点都不少,看来在古代当个“吃货”也是很幸福的一件事。 在《周礼?天官?凌人》中曾有这样的记载:“祭祀共(供)冰鉴。”可见,周代当时已有“冰鉴”的使用,相当于今天的“冰箱”。这种“冰鉴”其实是一个盒子似的东西,内部是空的。只要把冰放在里面,然后把食物再放在冰的中间,就可以对食物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了。不过,当时储冰技术有限,并不是普通百姓所能享用,只有皇宫贵族们才能享此殊荣。 冰成为普通百姓的消暑食物是在宋代,当时就曾有小贩们挑着“冰凌”在街头出售,与今天的“刨冰”有几份相似。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汴京街上有售“沙糖冰雪冷圆酪”。南宋临安市场上还有人卖“雪泡豆儿水”与“雪泡梅花酒”,刘松年的《茗阅赌市》中,就把当时小贩们出售冷饮的火爆场面画入画中。 古代一种青铜染炉非常流行,以至于在许多地方都有出土。这种染炉分为三个构造:主体为炭炉,下部是承接炭灰的盘体,上面放置一具活动的杯。考古界确实,这就是类似现代意义上的“小火锅”,并且随着这一美食的推广,“小火锅”也正在变成大火锅,甚至“鸳鸯火锅”。 当人们遇到节日了就聚到一起,除了搞些仪式,最重要的主题当然离不开吃。炒菜类的就不说了,说说烧烤吧。汉人嗜烤肉,在各类画像石上也看得明明白白。比如在山东诸城前凉台村发现的一处庖厨画像石上,就刻画了一幅跟现在相差无几的“撸串儿”场景:一人串肉;一人打着扇子,翻转肉串;其他两人跪立在炉前等着。 古代美食很美味,但也很“黑暗” 古人的家常菜是什么样子的,到底有多美味?翻看唐代笔记,我们能略知一二。 1.蟹毕罗 做法:这种食物的做法是,把赤蟹的膏黄和蟹肉填在壳中,浇上调料汁,再用面裹在外面。 点评:看上去和蟹黄蟹肉包子差不多,只是不知道连壳一块怎么吃,或者也可能是面在壳里?古人对其评价是“珍美可尚”。 2.团油饭 做法:这种食物是用煎瑗鱼、烤的鸡鹅、煮的猪羊、鸡蛋羹、饼灌肠、蒸脯菜、粉稵、蕉子、姜、桂皮、盐、豆汥等一起装起来,蒸或者炒。 点评:光看看食材,就知道是逆天的食物,但是看起来有点像大杂烩。 3.煲牛头 做法:把牛头烤掉毛洗干净,加上酒、豆豉、葱、姜等煮熟,切成片,抹上紫苏、花椒、橘酱等调料,然后用叫花鸡的做法做出来。 点评:这样煲出来的牛头什么味道呢?反正古人说了,比熊掌好吃。 4.奥猪肉 做法:把带皮猪肉切成五寸见方,炖熟,再放一升猪油、二升酒、三升盐,小火煮半天,然后把它放瓮里,吃的时候还要再用水煮。 点评:从这么考究的做法来看,我相信应该比红烧肉好吃。, 5.乌雌鸡羹 做法:它的做法是,把一只雌乌鸡煮到特别熟,细细切碎,加上豆豉汁、姜、花椒、葱、酱等,炖成羹吃。 点评:对羹痴迷的我,写到这里是止不住的口水直流啊。 6.浑羊歿忽 做法:这道菜的做法是把鹅收拾好,肚里塞上肉、糯米饭和作料,放在整个羊肚子里烤,烤熟后只吃里面的鹅,不吃羊。 点评:这算是一道奢侈菜了,恐怕只有土豪才能吃的起哦! 7.干鱼鲙 做法:鲜鱼一上岸,就将其切成鱼片,晒到极干,放在白瓷瓶里用泥封好。想吃的时候拿出干鲙用布裹上,放水里泡发。 点评:跟鲜鱼片一样可口,吃的时候拌着青叶,用五辣肉醋或虾醋蘇着吃。听说古人特别是唐朝人特爱吃生鱼片,河鱼海鱼都爱用这种方式吃。大概日本今天流行的生鱼片吃法,也是从我们唐朝祖宗那传过去的。 以上这些看上去还是比较美味的,下面这些就是名副其实的黑暗料理了。 看完以后,小编整个人都不好了,真不知道古人是怎么活过来的? 食堂的黑暗料理算什么?段位还差得远呢! 1.蜜唧 做法:给出生的、尚未开眼的幼鼠喂蜂蜜,等要开吃的时候,把它钉在木板上,吃的时候直接放嘴里生嚼。 点评:对,没看错,是生嚼。由于咀嚼的时候,小老鼠会发出唧唧声,因此取名“蜜唧”。 2.圣齑 做法:把一只小牛犊烹好,取其结肠中的细粪,拌上酱然后配牛肉吃。(嗯,理解对了,就是吃粪) 点评:让我吐会儿先 整体而言,古人的重口味食物,多了一层对动物的虐待成分,不由得让人想起了贝爷的简单生嚼生吞。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odaqingyea.com/ldqytx/328.html
- 上一篇文章: 看完这些植物中药名,有木有想换微信名呢
- 下一篇文章: 健康坊身边常见中草药图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