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YINHUABU

手工艺,从造物之初,

便带着匠人手抚掌摩的温度,一见如故。

亦怀着手艺人对生活的朴素热望,

与生活发生着热切而丰盛的联系。

承续的工匠精神、承载的生活文化,

并以此照亮当代人的心灵。

蓝底白花

蓝印花布始于汉晋时期,

兴盛于商业发达的唐宋时代,

它又称靛蓝花布,俗称药斑布、浇花布等。

是汉族民间传统的工艺印染品之一。

蓝印花布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历史,

最初,以蓝草为染料印染而成。

先是用石灰、豆粉合成灰浆烤蓝,

再经过全手工纺织、刻版、刮浆等多道工艺。

这样出来的靛蓝色泽浓艳,

亮丽而不妩媚。

靛蓝染色技艺历史悠久,

其染料是从蓼蓝等植物中提取。

战国时区荀子目睹靛蓝的染色过程,

即白布下缸染色取出氧化后,

由黄变绿、由绿变蓝,

经过多次反复染色氧化再变青的变化过程,

发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感慨。

在许多人的认知中,

桐乡蓝印花布带着泥土的芬芳,

似乎并不能登大雅之堂。

“可实际上,这是一个很好的传统元素,

但传统不能固化、一成不变,用诚意与变革,

它完全可以符合更多年轻人的口味。”

传统的蓝印花布的纹样,

经过了改良之后更显江南韵味。

我们在制版时,

通常是用柿漆将6张桑皮纸层叠相裱成1张厚的板子,

板子干了后画图案,

再用斜口小刀和圆孔小凿子,

把图样刻出或凿出来。

刻好后,板子上涂一层桐油,

既可加固,又起到印染时不易透水的作用。

紧接着,

就是把刻好的镂空花纹板覆在布料上,

准备好石灰和黄豆粉调好的染浆,

将染浆均匀地涂一层,再用刮刀轻轻刮动,

使染浆从镂空处渗入到布料上,

拿开板子后,

就可看到花纹已原样复印到布料上了。

就这样一段一段地印,

待整幅布料印完干透后,

浸到用一种叫“马兰”的植物做的靛青染缸里搅拌,

再取出漂清、刮去染浆。

这时,

一幅蓝底白花的蓝印花布便完成了。

蓝印花布不仅仅有蓝底白花,

还有白底蓝花,

白底蓝花给人的第一眼

那就是江南.

这不仅仅是用天然的植物靛蓝染料,

制作的蓝印花布,

更是用时间与工艺,

去造就蓝白相间充满江南特色的绚丽传统纹路。

在遥远不可及的年代里,

追求恰如此时的美好,

是蓝印花布上透出的朴素意味。

自然而然地把精致深藏于粗犷,

温热的情感和寄托,

才能逃过时间的湮没。

摸索生活的智慧,

最终滋生出在一个新时代生长的力量。

END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odaqingyea.com/ldqyry/9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