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传统文化的汉服复兴者

不为繁华易匠心,不舍初心得始终....一辈子静静的做一件事情,感觉时光都温柔了起来,时光静好却埋藏于一隅,愿倔强坚持的匠人不被纷繁的时代辜负,永不失其赤子之心...致敬所有守艺人!!!

穿汉服的主编——风尚君

◆◆◆◆◆

风尚君—今天跟大家一起探讨“草木染”,草木自有沉静安详的气质,正如岁月漂洗后的颜色,有一种宁静的、生活的味道,是色彩与时间,自然的结晶。喜欢散发出草木的清香。

草木染

在我过古代就已经掌握了一套非常熟练和成熟的染料、染色的技术。使用天然的植物染料给纺织品上色,如,天然植物、中药材、花卉、蔬菜、茶叶制成染料,为织物染色。草木染取法自然,无污染,染出的织物色泽纯净柔和,散发草木清香。称为“草木染”。亦称植物染,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已经应用矿物颜料做草木染,同时,也开始使用天然的植物染料。漫山遍野花果的根、茎、叶、皮都可以用温水浸渍来提取染液。

到了周代,植物染料在品种及数量上都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并设置了专门管理植物染料的官员负责收集染草,以供浸染衣物之用。秦汉时,染色已基本采用植物染料,形成独特的风格。东汉《说文解字》中有39种色彩名称,明代《天工开物》、《天水冰山录》则记载有57种色彩名称,到了清代的《雪宦绣谱》已出现各类色彩名称共计种。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青”即“蓝”,便是从植物染提炼而来。古时的许多文献都反映出了古代草木染植物与染色在当时丰富多彩的历史画面。

终朝采绿,不盈一匊,予发曲局,薄言归沐。

终朝采蓝,不盈一襜,五日为期,六日不詹。

--《诗经·小雅·采绿》

我国古代使用的主要植物染料有:红色类的茜草、红花、苏枋;黄色类的荩草、栀子、姜金和槐米;绿色类的冻绿(亦称中国绿);蓝色类的蓝草(靛蓝);黑色类的皂斗和乌桕等等,它们经由媒染、拼色和套染等技术,可变化出无穷的色彩。

草木染也称植物染色。由于天然染料分子结构各不相同,染色方法也有较大差异,对于蛋白质纤维、纤维素纤维而言,染色方法主要有无媒染,先染后媒,先媒后染,同媒染色等。最佳染色工艺应该依据染料性质来定。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著作《齐民要术》中有详细记载,先是“刈蓝倒竖于坑中,下水”,然后用木、石压住,使蓝草全部浸在水里,浸的时间是“热时一宿,冷时两宿”。将浸液过滤,按百分之一点五的比例加石灰水用木棍急速搅动,等沉淀以后“澄清泻去水”,“候如强粥”,则“蓝靛成矣”。用于染色时,只需在靛泥中加入石灰水,配成染液并使发酵,把靛蓝换原成靛白。靛白能溶解于碱性溶液中,从而使织物上色,经空气氧化,织物便可取得鲜明的蓝色。这种制靛蓝及染色工艺技术,已与现代合成靛蓝的染色机理几乎完全一致。

在当今简便的化学染料被普遍使用的时期,传统的“草木染”的方法并未被人忘记,说到草木染料,也许会使我们想到从古至今代代传承的染色技术。

颜色的来源

中药、木本植物、茶叶、草本植物、水果、蔬菜。中药和木本植物选材最多

红·茜草

茜草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植物染料,古时称茹蔗、地血,早在商周的时候就已经是主要的红色染料。丝绸经茜草染色后可以得到非常漂亮的红色,在历代文献中也有诸多记载。在出土的大量的丝织品文物中,茜草染色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西汉张褰开通丝绸之路,将被誉为“真红”的红花染料自西域传入我国之前,茜草是红色染料里的居首者。

唐朝风靡一时,连武则天都穿的石榴裙,据说是以红花、茜草、苏木等染成的大红色(真要感慨下唐朝人的风流,姑娘们个个肌肤丰腴,领口露一大片不说,裙子还这样光艳夺目)。

黄·栀子

栀子的果实是秦汉以前应用最广的黄色染料,用于染黄的物质为藏红花酸。

古代用酸性来控制栀子染黄的深浅,欲得深黄色,则增加染中醋的用量。用栀子浸液可以直接染织物成鲜艳的黄色,工艺简单,但栀子染黄耐日晒的能较差,因此自宋以后染黄又被槐花部分取代。

粉·苏木

苏木是苏木科苏木属的植物,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的作用。苏木内含有苏木红色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红色系染料。

黄·姜科

姜黄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黄的根茎,可提取黄色食用染料,所含姜黄素可作分析化学试剂。

紫·紫草

中国传统紫色染料基本只有紫草的根,制取复杂,其色素难溶于水,并且不甚稳定。宋以后紫色的染取技术逐渐提高和丰富化。

蓝·蓝草

荀子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指的就是靛青这种蓝色染料是从蓼蓝的植物中提取的。蓝草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使用地域最广的蓝色染料。中国古代造靛的蓝草有蓼蓝、菘蓝、木蓝等植物。

想象一下

你穿在身上的衣服

素雅的鲜艳

关于它的颜色都能说出些来头

来自哪一种美丽的植物

野外邂逅的不起眼的小草

手边吃剩的果皮……

人与自然

和谐而亲密至此

怎么看都是很美好的事情

(文字为古典新风尚编撰整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全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阅读原文,精致推荐“云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odaqingyea.com/ldqyry/7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