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色彩的由来植物染料
世界多姿多彩,我们穿着的服装也五彩斑斓,那么亲爱的你,可曾知道这些色彩是怎么来的呢?对,就是神奇的染料。所谓染料,就是能使纤维或其他物质着色的化合物。其分类如下。 这期我们就来谈一谈植物染料吧。植物染料源于植物的可食用或药用的花果茎叶等,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毒副作用,具有亲肤性好、色泽天然、质地膨松、清香宜人等优点,是制作高档衣物的最佳选择。尤其是在开发高附加值的绿色产品如保健内衣制品、婴幼儿服装用品和家纺产品等方面发展前景十分看好。下面让我们了解下都有哪些植物染料吧。 Number1:红色系 红花,染色鲜艳明丽,可直接在纤维上染色,故在红色染料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且作大红色染剂的原料只有红花饼,红色也曾是隋唐时期的流行色。另外古代也把红花素浸入淀粉中,可做成胭脂使用。 茜草,古称茹蔗、地血,早在商周的时候就已经是主要的红色染料。茜草是一种媒染染料,经套染后可以得到从浅红到深红等不同色调的红色。在出土的大量的丝织品文物中,茜草染色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苏木,其心材浸液可作红色染料,根还可提取红色染料,与靛蓝、槐花等其他植物染料搭配使用时,在铁、铝、铜、铅等不同媒染剂的作用下,可变为黄、红、紫、褐、绿、枣红、深红、肉红等颜色。 Number2:黄色系 黄檗,染色使用其树干,以高温热煮、明矾媒染即可,染色得到略带绿色感觉的沉稳黄色。黄檗富含小檗碱,适宜染丝绢、羊毛等动物纤维。南北朝时期用黄檗染丝很盛行。黄檗不仅染色方便,而且小檗碱具有杀虫防蠹的效果。在宋锦染色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姜黄,其色素可用于丝绸、皮革、纤维、棉以及羊毛织物等的染色。由于它的水溶性差,上染率低,一般采用媒染法及载体染色法提高其对织物的染色性,染色后的织物具有自然的色泽和香味。 栀子,是秦汉以前应用最广的黄色染料,染最高级别的服装就用栀子。古代用酸性来控制栀子染色的深浅,欲得深黄色,则增加染料中醋的用量。用栀子浸液可以直接将织物染成鲜艳的黄色,工艺简单。汉朝马王堆出土的染织品的黄色就是用栀子染色获得的。但用栀子染色其耐日晒的性能较差,因此自宋朝以后槐花取代了部分栀子。 槐花,不仅可以食用入药,还是传统的黄色染料。用于染色的是槐花的蕊,所以一般选择将开未开的槐花较好。 Number3:褐色系 莲,可使用莲子壳煮水,再以靑矾水作媒染剂来染色,染布为褐色,布有荷香。对随手可得的荷叶、莲蓬、莲子壳等进行工业化应用,不仅符合环保要求,而且取材相对容易。 薯榔,作染料用除了用来染衣服及纱线外,也大量地用来染棉麻编制的鱼网,这主要是因薯榔富含单宁酸及胶质,染色之后能加强纤维韧性,防止海水腐蚀鱼网纤维。另外,先民也用薯榔鞣制皮革,也曾有不小的产量。 Number4:绿色系 丝瓜,其叶子是一种比较能够出“色”的材料。容易着色,其颜色为黄绿色。 Number5:蓝色系 蓝草,种植并用以染色已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从蓝草中提制的靛,除了用作染料外,还有着辟毒除虫的药物作用。 蓼蓝,虽然叫“蓝”,但它的花色却是紫红色的,而叶子为绿色,一般作为染料采用的是它的叶。至今,苗、瑶、侗、布依等少数民族仍然在大量使用蓼蓝加工扎染、蜡染民族工艺品。 Number6:紫色系 紫草,花紫、根紫,可染紫色,作为染料使用已经有了非常悠久的历史。 紫苏,属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紫苏叶中含有丰富的花色苷,花色苷可赋予植物五彩缤纷的颜色。从紫苏叶中提取的花青素色素,对光、热较稳定,使用安全,是一种理想的天然染料。 Number7:黑色系 五倍子,是古代染色中染制黑色的主要植物之一,用它可染制深浅不一的黑灰色。棉麻面料使用五倍子染色时,可以得到几乎没有什么偏色的灰黑,在丝绸上染色时,会得到一种偏蓝紫色调的黑色,非常漂亮。 看到这些植物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呢?本文也仅仅介绍了一小部分植物染料。目前,相关企业正在对植物染料进行深入的研究。植物染料的使用顺应回归自然的需求,相信它会在未来纺织品的应用中占有一席之地。 来源:纺织科普博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odaqingyea.com/ldqyry/7303.html
- 上一篇文章: 又被抢空板蓝根对新冠病毒有效华人先别急
- 下一篇文章: 诗经middot小雅midd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