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课堂夏季常见肌肤病疖肿
夏季常见肌肤病——疖肿 按照现代医学的说法:疖,是一种急性化脓性单个毛囊及毛囊周围的感染,形成的红肿炎症;而疖病,则是其多发或反复发作的疖肿炎症症状。无论是疖还是疖病,其主要感染病菌源,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白色葡萄球菌。人体肌肤引发疖及疖病的因素有多种,如:皮肤擦伤导致的细菌侵入,并在体内繁殖积聚;内分泌失调导致的皮脂分泌过多,造成毛孔壅塞,诱使细菌积聚,也是引发疖及疖病的一个重要原因。除了以上外部细菌感染原因,还有一些慢性病服用的西药副作用,也可能成为疖病的引发原因。比如:贫血、慢性肾炎、营养不良、糖尿病之类的慢性疾病,及免疫缺陷的患者,如果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都非常容易发生疖病。单一的个体疖,如果各方面症状都表现得轻微,可不予药物治疗。如果接连发生,且有较严重的红肿疼痛,多日不见轻缓,应该酌情予以治疗。 01 西医对于疖病的治疗 对于全身症状明显的疖病,或者并发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的疖病,西医通常均采取静脉给予抗生素的治疗方法。除此以外,对于出现脓头的疖体,西医通常在其顶部点涂苯酚(石炭酸);对有波动感的疖体,通常是将其切开排脓,后作消炎处理。 02 中医对于疖病的辩证治疗 1,热毒蕴结型疖病 这类疖子,多因气实火盛引发。轻者疖肿只有1-2个,可散发全身,或簇集一处,或此愈彼起。 常见症状:伴发热,口渴,溲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数。病症诊断:感受热毒之邪。病理辩证:因热毒蕴于肌肤以致营卫不和,经络阻隔,气血凝滞,故引发疖肿;因热毒内蕴,故有发热、口渴、溲赤、便秘等。治疗法则:清热解毒。治疗方剂(银翘饮):银花、连翘各15克,薄荷、赤芍、生甘草各6克,黄芩9克辩证加减药味: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6克。 每天一剂,分二次饮 2、暑湿蕴结型疖病 这类疖子好发于夏秋季节,常发于头面、颈、背、臀部位,形状单个、多个或成片皆有。 表现症状:疖体红、热、胀、痛,抓破流脓水;伴心烦,胸闷,口苦咽干,便秘,溲赤等;舌质红,舌苔黄而腻,脉象滑数。诊断病因:肌肤外感暑湿热毒,内蕴热邪聚阻透发。病理辩证:外感暑湿热邪,蕴遏肌肤,或体内湿热聚阻,酿化热毒,使气机不得疏泄,积聚毒盛而生发。因其热邪壅郁胸腹,故而会引发心烦、胸闷、腹满、便秘、溲赤等症。治疗法则:清热化湿解毒。草药方剂(清暑解毒汤):败酱草六一散各15克,藿香佩兰大青叶赤芍各9克,黄连6克辩证加减药味:(1)热毒盛者,加黄芩、生山栀各9克(2)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6克 3、体虚毒恋疖肿 这类疖子可散发于全身各处,此愈彼起,不断发生,而且疖肿较大,易转变成有头疽 常见症状:疖肿颜色暗红,脓水稀少;常伴低热,烦躁口渴,或乏力肢软;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病因分析:正气虚损则卫外不固,病理辩证:正虚抗邪不力,感受邪毒,致皮肤气血相博,积聚酿化成疖肿;因正虚毒恋,气血数耗,故脓水稀少,迁延不愈;久耗阴血,故低热、烦躁、口渴,成阴虚内热之症;久耗气损,则可为肢软乏力气虚之象。治疗法则:扶正解毒。草药方剂(正气化毒散):生黄芪当归尾赤芍黄芩白术蜂房各9克,六一散草河车各15克,土茯苓白茅根各30克辩证加减药味:阴虚口渴者,加天冬、玄参、麦冬各9克每天一剂,分二三饮 提示:如患者有明显消渴症状(即糖尿病),应积极另行治疗其原发病。 03 疖的中西医结合的治疗 对于不适宜饮用中药汤药或者不适宜做西医切割排脓手术治疗的疖病患者,可以采取中西药结合内外兼治的方法,此类治疗通常用作个体疖肿,不论是初发时期的疖肿坚硬疼痛,还是疖肿日久内生脓液,都可用此类方法治疗,具体方法如下:先将疖肿表皮轻涂薄薄一层消炎药膏,如:‘’百多邦‘’或者红霉素软膏均可,然后再外涂上厚厚的一层‘’鱼石脂‘’软膏,之后用纱布或者‘’创可贴‘’贴敷包好,大约一个白天时间,到了晚上,就可以把纱布或者‘’创可贴‘’揭下来,清理干净疖体表面后,再按照以上方式,轻薄涂上一层百多邦或者是红霉素软膏,然后再糊抹上厚厚的‘’鱼石脂‘’软膏(鱼石脂软膏,是一种软坚拔毒软膏,也称为黑膏药)。如此几次下来,疖体的表面顶端就会破口,疖内的脓液便可以引流或轻挤排出,将脓液排挤干净后,进行适当消毒处理即可,这样疖病就会很快恢复了。治疗期间,可对照自身情况,按照说明书,对症选择服用以下中成药:黄连上清丸,蒲公英颗粒,牛黄消炎片,连翘败毒丸,化毒丸。 关于面部疖肿的特别提示:很多人常常在面部生发疖肿,用中医理论解释,大多是因为饮食失节,致使脏腑蕴结湿气热毒,在外受热邪因素干扰下,诱发体内邪毒透发熏蒸上窜,内外热邪火毒相博,就容易蕴结于头面肌肤,生发成疖肿。由于面部淋巴管和血管网丰富交织,并且多与颅内相通,火毒之邪容易深陷入颅,导致“疔毒走黄”的危险症候,故而面部疖肿的治疗必须安全妥善。尤其是疖肿发生在面部‘’三角区‘’(通常是指两侧口角至鼻根部连线所形成长三角区域),这个区域的面部,由于浅表静脉的静脉瓣发育不良,同时少而薄弱,相对封闭不全,容易导致局部的静脉回流障碍。因此,当三角区内皮肤出现疖肿感染的时候,静脉内就容易形成血栓,若血栓随血液逆流,扩散到眼上静脉,再经眶上而通向颅内,就导致了颅内感染。因此,面部三角区出现疖肿时,最好不要自己随意挤压,应及时采用药物对症治疗,参照以上所讲方式方法,或者寻找专业医生治疗。 最后提示: 夏季多发性疖病,如果体面积较大,内服药物同时,可配合外洗外治法:马齿苋50克,野菊花30克,生甘草10克,共同煎煮,用汤液擦洗患处。 完 本期主讲:苍松 编辑制作:晨阳 审核校对:黄启琼 1、本文内容为苍松医生实际诊疗经验及个人学习心得归纳整理,欢迎大家转载交流学习,但转载请注明出处。2、文中治疗方案可供读者做家庭治疗指导。鉴于某些疾病的复杂性及个人体质不同等因素,读者对文中涉及的药方和成药,不可盲目照搬套用,要认真阅读对照文中对疾病类型及症状的辨别和分析。3、如读者对文中内容及个人病症有疑虑,可直接添加苍松医生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odaqingyea.com/ldqyry/7247.html
- 上一篇文章: 治疗疱疹性皮肤病
- 下一篇文章: 免费领取执业药师背诵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