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激光多少钱一次 http://pf.39.net/bdfyy/zjdy/210911/9433995.html

病毒受理化因素作用后,失去感染性称为灭活。灭活的病毒仍能保留其他特性,如抗原性、红细胞吸附、血凝及细胞融合等。

一、物理因素

1.温度

大多数病毒耐冷不耐热,在0°C以下的温度,特别是在干冰温度和液态氮温度下,可长期保持其感染性。大多数病毒于50~60摄氏度、30分钟即被灭活。热对病毒的灭活作用,主要是使病毒衣壳蛋白变性和病毒包膜的糖蛋白刺突发生变化,阻止病毒吸附于宿主细胞。热也能破坏病毒复制所需的酶类,使病毒不能脱壳。

2.酸碱度

大多数病毒在pH5~9的范围内比较稳定,而在pH5.0以下或pH9.0以上迅速灭活,但不同病毒对pH的耐受能力有很大不同,如在pH3.0~5.0时肠道病毒稳定,鼻病毒很快被灭活。

3.射线和紫外线

γ线、X线和紫外线都能使病毒灭活。射线引起核苷酸链发生致死性断裂;紫外线是引起病毒的多核苷酸形成双聚体,抑制病毒核酸的复制,导致病毒失活。但有些病毒经紫外线灭活后,若再用可见光照射,因激活酶的原因,可使灭活的病毒复活,故不宜用紫外线来制备灭活病毒疫苗。

二、化学因素

病毒对化学因素的抵抗力一般较细菌强,可能是由于病毒缺乏酶类的原因。

1.脂溶剂:病毒的包膜含脂质成分,易被脂溶剂溶解。因此,包膜病毒进入人体消化道后,即被胆汁破坏。在脂溶剂中,乙醚对病毒包膜破坏作用最大,所以乙醚灭活试验可鉴别有包膜和无包膜病毒。

2.酚类:酚及其衍生物为蛋白变性剂,故可作为病毒的消毒剂。

3.盐类:有稳定病毒,抵抗热灭活的作用,可用于疫苗制备等技术中。如脊髓灰质炎疫苗必须冷冻保存,但通过添加盐类,病毒活性可以在室温下保持数周。

4.氧化剂、卤素及其化合物:病毒对这些化学物质都很敏感。

5.抗生素与中草药:现有的抗生素对病毒无抑制作用,但可以抑制待检标本中的细菌,有利于分离病毒。近年来研究证明,有些中草药如板蓝根、大青叶、大黄等对某些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优质医学资料整理创作平台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odaqingyea.com/ldqyzz/9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