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伴随着日本传统民族织物Boro的大热,与之相关的内容也逐渐步入人们的视野,并受到当下年轻人所追捧,其中,作为一种传统工艺,Indigo蓝染工艺的出现,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手工匠人的辛勤,也让我们看到了自然的朴素,以及当中所蕴含的文化气息。

色彩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馈赠,它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情感,因此,在长期的生活中,我们对色彩产生了兴趣,并培养出对于色彩的审美意识,每当看到与大自然先天色彩一样的颜色时,我们就会联想到与这些事物相关的感官体验。

久而久之,我们也为这些颜色定义了专属于它们的内在含义。亦如红色代表着热情,白色则象征着纯洁无瑕一般,在很多人的眼中,都会将蓝色视作忧郁和伤感的代表,而我们今天所要讲述的一抹蓝色,则蕴含着对于技艺的传承。

虽然,时下提起蓝染,人们首先想到的大多是工艺发展成熟、拥有众多蓝染名牌的日本,但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着关于这项技艺的记载,而日本的蓝染技艺也是在大唐时期从中国流传过去的。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出自于《荀子·劝学》,而这当中的两个“蓝”字,所指代的则分别是:“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本植物”和“经过蓝染工艺之后的蓝色”。仅仅寥寥数字便带出了中国的一种古老的印染工艺——蓝染。

与现在的化工染色不会变旧的特性不同,采用原始植物染色而成的蓝染制品,会因为岁月的流逝和着用的习惯被沉淀出不同的模样,而这也是蓝染独一无二的魅力所在。此次,《SIZE潮流生活》有幸邀请到专职于蓝染工艺的平台——植染时蓝,听他们为我们讲述那一抹蓝色的故事。

请和我们的读者打声招呼

大家好,我们是植染时蓝。

您是在什么契机下开始接触到“蓝染”方面的内容,并决定创立“植染时蓝“这个平台?

之前一直做化学印染,所以对于染色就有了一些认识和尝试。由于对环保的追求,决定开始植物染色的探索。蓝染是植物染色里很重要的一块,所以先从染蓝色开始。

建立这个平台,是希望推广和分享植物染色文化,将古老的植物染色与现代生活相融合,创造出实用且美的产品。我们期待打开植物染色的大门,让植物染色碰触到无限可能。

您觉得蓝染这项工艺最吸引您的地方是什么?

可以看见时间的痕迹。

在接触到这项传统工艺后,您有着怎样的收获?

收获了「与大自然的重新连接」。染色用到的染料来自大自然里的植物——蓼蓝;染上颜色的织物是来自大自然中的植物——棉花;染色后晾晒的过程里有来自大自然的风与阳光的洗礼......植物染色里,几乎每个步骤都有大自然的参与,只有在你真正开始「染」一块布的时候,才有了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您有没有比较喜欢的蓝染工艺的品牌?您喜欢他们的理由是?

日本的品牌Buaisou,这是由四个“大男孩儿”用对蓝染纯粹的热爱创立的。他们完好的沿袭了传统工艺的流程,从染料的制作到蓝染的制品都由自己独立完成。尤其是他们采用了“蒅”这个方法来制作染料,真正意义上做到了环保和物尽其用。他们对蓝染这件事纯真、简单和纯粹的态度是最打动人的。

在从事这项工作后,您肯定也会接触到很多不同的蓝染匠人,能否为我们分享下当中令您记忆深刻的事情?

“即使是没有在染布的染缸,里面的染液也是一直在发生变化的”,这是一位蓝染师傅告诉我的。「染」这件事,在布料放进染液之前就已经发生了。有经验的染色师傅,轻轻拨开染液的表面,就知道这口染缸今天能不能染好一块布。

您能否从专业的角度,为我们的读者介绍下“蓝染”这项工艺?

其实蓝染是一个「氧化还原」的过程。通过发酵产生的还原物质还原染料,布料在这样的染液中上色。将浸透过染液的布料出缸后进行自然的晾晒,让它充分与空气接触,进行氧化反应,你会发现一块刚从染缸里出世的布料会从黄绿色逐渐变成墨绿色,最后变成蓝色,这就是一块蓝染的布料了。

从蓝染的角度出发,您如何看待中国传统工艺的现状和发展?

近几年,能够明显地感受到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从业者也越来越多,这是非常好的。其中不乏一些极具活力的年轻团队,大家除了对传统工艺的继承之外,也开始用各自的方法表达着对蓝染的理解,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产品。长远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生活品质的提高,传统工艺如果能通过从业者的创作融入到大众生活中去,那么一定会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相比于一海之隔的日本而言,您觉得咱们对于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扬方面还有哪些不足?

其实对于双方来说,是各有所长、也各有不足。日本更擅长将本土传统工艺与品牌理念结合,融入文化和精神层面的表达与传播。这可能是我们需要去学习和探索的。

EditorText/Seven

Photo/植染时蓝

Design/Sam

剧集还是电影?后钢铁侠时代的超英系列该何去何从?

小学生都有「开学必备单品」?竟然还是来自外太空?

城市与自然,人生旅行家

HowieLee::SIZINGUP(点击原文链接收听)

青山周平::SIZINGUP

刘雯::SIZINGUP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odaqingyea.com/ldqyzz/8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