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足迹之诗词中的科学middot
由于科学的发展,我们今天可以想象无穷奇妙的东西,比诗人和梦想者的想象丰富、离奇千万倍……比如:诗人想象巨大的海龟驮着大象到海里旅行;而科学给了我们一幅图画——天宇中一个巨大的球在旋转,在它的表面,人们被神奇的引力吸住,并附着它在旋转。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 山中与幽人对酌唐·李白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译文 我们两人在盛开的山花丛中对饮,酒兴颇浓,一杯又一杯,真是乐开怀。我喝醉想要睡觉,您可自行离开,如果余兴未尽,明天早晨抱着琴再来。 醉酒的科学解释 贪杯的人很容易醉,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引起人醉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酒精以不同的浓度存在干各种酒中,酒精进人体后,少量随肺部呼出或经汗腺排出体外,多数时被肝脏中的乙醇脱氢酶分解为对人体有害的乙醛,乙醛很快又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分解为对人体无害的乙酸。而当人饮酒量超过体内乙醛脱氢酶所能接受的程度时,乙醛就不能被完全分解为乙酸,从而继续留在体内,引发醉酒的症状。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宋·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译文吃过梅子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的绿色映照在纱窗上。漫长的夏日,从午睡中醒来不知做什么好,只懒洋洋的看着儿童追逐空中飘飞的柳絮。 梅子为十么会酸 这首诗让我们思考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吃完梅子会觉得牙齿酸软呢?原来,梅子的pH值达1.5,属于高酸类水果。当我们咬下一口梅子梅肉中的汁水便会与我们的牙齿相接触。我们的牙齿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髓等组成,牙釉质包裹着牙本质和牙髓。当牙釉质有破损或者牙龈萎缩时,梅汁就会接触到牙本质。牙本质布满小管,小管内有无数的神经末梢,酸酸的梅汁沿着牙本质小管刺激神经,就会使我们的牙齿产生酸软的感觉。 一七令·茶唐·元稹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译文 此诗一开头,就点出了主题是茶。接着写了茶的本性,即味香和形美。第三句是倒装句,说茶深受“诗客”和“僧家”的爱慕,茶与诗,总是相得益彰的。第四句写的是烹茶,因为古代饮的是饼茶,所以先要用白玉雕成的碾把茶叶碾碎,再用红纱制成的茶罗把茶筛分。第五句写烹茶先要在铫中煎成“黄蕊色”,尔后盛载碗中浮饽沫。第六句谈到饮茶,不但夜晚要喝,而且早上也要饮。到结尾时,指出茶的妙处,不论古人或者今人,饮茶都会谈到精神饱满,特别是酒后饮茶有助醒酒。 喝茶能否解酒 喝茶固然可以提神,喝茶醒酒却是错误的认知。茶与酒精一样,都会对心脏产生刺激,若二者叠加,后果则更加严重。此外,茶中的茶碱还会刺激肾脏,加速排尿。由于酒精进入人体之后,多数会被肝脏中的乙醇脱氢酶分解为对人体有害的乙醛,这些乙醛还没来得完全分解就提前进入肾脏,增加了肾脏的负荷。因此,喝酒之后立刻喝茶(尤其是喝浓茶)是错误的。 水槛遣心二首唐·杜甫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译文 草堂远离喧闹的成都,庭院开阔宽敞,四周没有村落,放眼一望无边。碧澄江水,几乎淹没两岸;葱茏树木,黄昏盛开鲜花。细雨蒙蒙,鱼儿欢快地跃出水面;微风习习,燕子倾斜着掠过天空。城里拥挤着十万人家,熙熙攘攘;这里却只有两三灯火,清闲自在。 氧在水中的溶解度 鱼儿主要依靠水中的氧呼吸,而氧在水中的溶解度又与气温息息相关。通常,在即将下雨的时候,天气闷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也相应变低,因此鱼儿会钻出水面,以便呼吸更多的氧气。 采绿周·佚名终朝采绿,不盈一匊。予发曲局,薄言归沐。终朝采蓝,不盈一襜。五日为期,六日不詹。之子于狩,言韔其弓。之子于钓,言纶之绳。其钓维何?维鲂及鱮。维鲂及鱮,薄言观者。 译文 整天在外采荩草,采了一捧还不到。我的头发乱蓬蓬,赶快回家洗沐好。整天在外采蓼蓝,一衣兜也没采满。本来说好五天归,过了六天不回还。此人外出去狩猎,我就为他装弓箭。此人外出去垂钓,我就为他理好线。他所钓的是什么?鳊鱼鲢鱼真不错。鳊鱼鲢鱼真不错,竟然钓到这么多。 小雅-都人士之什-采绿(节目)亲子群星植物染料 正如天空的阴晴会影响我们的情绪一样,衣服的颜色也能让我们产生不同的心情。衣服之所以颜色各异,功劳主要来自染料。根据史料记载,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植物染料的国家,在古老的《诗经》里面,就有一首《采绿》,反映了古代妇女采集染料植物的风俗。 诗中所提到的“绿”和“蓝”就是用来制作植物染料的原料。“绿”指荩草,可以用来制作黄色染料;“蓝”则指蓼蓝,可以用来制作靛蓝色染料我们常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中的“青指靛青,也就是靛蓝,而“蓝”就是蓼蓝。 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石灰石的应用 人们将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石灰石从山中开采出来,对其进行高温煅烧,从而生成块状的生石灰(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被粉碎的生石灰与水混合之后,就会发生化学反应,变成可以用于粉刷墙壁的熟石灰(氢氧化钙)。而当熟石灰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结合时,就会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碳酸钙。于是一面更加坚硬、洁白的墙壁就出现了。 卖炭翁唐·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木炭的形成 木炭是一种古老的燃料,在古代,它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木炭是怎样形成的呢?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的名篇《卖炭翁》中给出了答案。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开头两句概括了制作木炭的工序:卖炭翁从山中砍来木柴,放在窑中烧制,这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不仅勾勒出卖炭翁的形象,也从侧面反映了制作木炭的艰辛。 南山田中行唐·李贺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云根苔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荒畦九月稻叉牙,蛰萤低飞陇径斜。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译文 秋风掠过,秋野明净,池塘积水深又清,草中虫儿唧唧鸣。长满苔藓的山石,浮起浓密的云气。挂着露珠的秋花,在娇滴滴地哭泣。九月,荒地里的稻子参差不齐,发着冷光的萤火虫在斜径上低飞。石缝里渗出的泉水滴入沙地,鬼火如墓中漆灯,花朵似的点缀着松林。 诡异的鬼火怎么解释 在乡下,常常会听人说起“鬼火”。它散发着冷冷的淡蓝色火光,飘浮在墓地周围的空气中,有时候随风而动,有时候跟在路人身后,步步跟随,把人得魂不附体、落荒而逃。 其实,“鬼火”只是磷化氢自燃所形成的现象,科学家将其称作“磷火”。磷火之所以出现在墓地,是因为人体中含有大量的磷,这些磷会在尸体腐烂的过程中与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磷化氢。磷化氢是一种易自燃气体,一般在38℃左右就会燃烧起来,从而形成磷火。由于磷火很轻,所以才会随着人走路时所带动的空气而移动。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译文 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她却在,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发光剂与发色剂的燃烧 你知道烟花绽放时为什么会呈现五彩缤纷的效果吗?其实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烟花中的光珠。光珠由发光剂和发色剂组成。发光剂一般是铝粉或镁粉,它们剧烈燃烧时会发出白炽的光芒。发色剂则是硝酸钠、硝酸银、硝酸钡、硫酸铜等各种金属盐类,这些金属盐类在燃烧时会发生焰色反应,产生各种颜色的光芒。 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 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遥望洞庭,山青水绿,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古代的空气质量 诗人之所以能在夜晚“遥望洞庭山水色”,主要得益于古代极佳的空气质量。今天,地球上的空 气污染极其严重,许多城市常常被雾霾所笼罩,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能见度都不高。追根究底,这些空气污染物主要来自汽车尾气以及工业生产、生活用煤等所排放的大量废气,这些气体中的有害成分主要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另外,人类对森林的破坏以及城市的扩张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空气污染。 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odaqingyea.com/ldqyzz/7653.html
- 上一篇文章: 内蒙古蒙药饮片炮制规范年版
- 下一篇文章: 党建工作圣历集团跟随湛山街道赴蓼兰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