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要注意那些 http://pf.39.net/bdfyy/zqbdf/200527/7925874.html

课题组程卓阳、郭睿、奚宇菲三位博士生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年6月9日上午8:40,课题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在中药学院C顺利进行。申请答辩的三名博士研究生分别为级天然药物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程卓阳、级中药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郭睿及级天然药物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奚宇菲。

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张培成教授、医院赵庆春教授、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华会明教授、高慧媛教授、李宁教授、孟大利教授组成本次答辩委员会。受疫情影响,本次答辩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张培成教授和赵庆春教授线上出席本次答辩。

答辩共由四部分组成,首先由答辩秘书刘庆博副教授介绍答辩人的基本情况,答辩人陈述学位论文的主要工作,答辩委员会就论文提出相关意见及建议,最后,答辩人对相关问题进行回答。

首先程卓阳博士生以《瑞香狼毒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为题进行阐述。瑞香狼毒为瑞香科狼毒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抗肿瘤、抗炎、抗菌、抗病毒等方面均表现出较好的活性。本课题利用多种色谱分离方法,从瑞香狼毒根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了87个化合物,综合利用波谱学方法结合量子化学计算,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包括二萜类、倍半萜类和木脂素类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23个。分离得到的二萜和双黄酮类化合物筛选了对人肝癌HepG2和Hep3B的细胞毒活性并建立了简单的构效关系。对分离得到的倍半萜类化合物进行了神经细胞保护活性测试并筛选了倍半萜及木脂素类化合物对LPS诱导的神经炎症的抑制活性。

接着郭睿博士生对《山楂和唐古特瑞香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行汇报。山楂为药食同源的传统中药,据报道其中的酚类物质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该课题利用多种色谱分离方法从山楂中分离得到93个单体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光谱数据分析结合量子化学计算ECD、NMR,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方法,鉴定了全部化合物的结构,新化合物80个。包括四对高度修饰的螺环己烯酮新颖骨架的新木脂素对映异构体,两对首次报道1的新颖的9-降新木脂素亚型骨架。此外,分离得到34对对映异构体,其中多类新木脂素的手性拆分为首次报道。对分离得到的木脂素对映异构体筛选了对HepG2、Hep3B的抑制活性。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肝癌细胞抑制活性。

唐古特瑞香为“祖师麻”的基源植物之一,研究表明其中同样有瑞香烷型二萜类成分。本课题对唐古特瑞香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离,导向追踪活性成分,分离得到85个单体类化合物,并鉴定了全部结构,其中25个为新化合物。对分离得到的二萜类成分进行体外抑制肝癌细胞的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其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

最后,奚宇菲博士生对《两种大青叶基源植物(菘蓝和蓼蓝)的化学成分及其神经保护活性研究》进行陈述。大青叶主治热毒发斑、丹毒、咽喉肿痛等症,市场上的习用品包括十字花科菘蓝的干燥叶及蓼科植物蓼蓝的干燥叶。本课题从两种大青叶习用品中分离得到个化合物,综合应用波谱学方法结合量子化学计算确定全部化合物结构,其中新化合物36个。菘蓝叶中生物碱类化合物多为外消旋混合物的形式存在,利用手性色谱的方法分离得到9对生物碱对映异构体并进行了神经细胞保护试验,部分化合物显示较好活性。此外,本课题对菘蓝叶和蓼蓝叶的化合物成分进行了对比,通过GNPS分子网络方法对两种大青叶基源植物相似性进行评价。

答辩委员首先对论文进行了充分肯定,认为三位同学论文选题新颖,研究思路明确,同时针对论文提出了修改意见及建议,同学对答辩专家们提出的问题一一作答,经过各位专家的精彩点评和悉心指正,让本次参与答辩的博士论文质量有了很大提高。最后,经过闭门表决,计票通过,答辩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三位同学的博士论文答辩并建议授予博士学位。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又到一年答辩季,课题组博士师姐们以优异的成绩顺利为博士生涯画上圆满的句点。毕业答辩顺利结束了,人生的路途还在继续,这场答辩是终点,也是起点。抹去离别的失落、伤感和不舍,留下对三位同学满满的祝福,愿各位博士毕业生们前程似锦,若再次相逢,期待亦如初见的少年模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odaqingyea.com/ldqyzz/7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