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作物栽培技术模式汇编十四
目录 五十三、小麦套种柴胡栽培技术模式 五十四、板蓝根大垄双行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五十五、防风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五十六、桔梗加密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五十三、小麦套种柴胡栽培技术模式(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 在冻融期播种小麦,小麦三叶期结合镇压播种柴胡,小麦收割后,柴胡继续生长,柴胡三年后起挖销售,第一年种植小麦,可增加农民种植药材的收入。 (二)配套技术要点 1.品种 北柴胡,又名竹叶柴胡,铁苗柴胡、蚂蚱腿、山根菜、黑柴胡、山柴胡。为伞形科植物,多年生草本,高45~70厘米,花期8~9月,果期9~10月。生于干燥的荒山坡、田野、路旁。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湖北、四川、山西、陕西、甘肃、西藏等地。舂秋挖取北柴胡的根部,去净茎叶、泥土,晒干。根呈圆锥形,主根顺直或稍弯曲,下部有侧生根,根头膨大,呈疙瘩状,长6~20厘米,直径0.6~1.5厘米,外皮灰褐色或灰棕色,有纵皱纹及支根痕,顶部有细毛或坚硬的残茎。质较坚韧,不易折断,断面木质纤维性,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辛。以根条粗长、皮细、支根少者为佳。功效与作用:疏散退热,舒肝,升阳。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官脱垂,脱肛。 2.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柴胡原野生,近几年来由于采挖造成药源不足,故将野生家种。选择沙壤土或腐殖质土的山坡地栽培,不宜选择黏土和易积水的地段种植。播前施足基肥,每公顷施腐熟农家肥千克左右,过磷酸钙75千克,均匀撒入翻耕25~30厘米,而后仔细耙平,作畔宽-厘米的平畦或30厘米宽的高垄备播种。 (2)播种:春季播种5月上旬进行,播前应浇透水,待水渗下,坡地稍平时按行距17-20厘米条播。沟深1.8厘米,均匀撒入种手,覆土0.7~1厘米,每公顷用种子22.5千克左右,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3)田间管理。柴胡幼苗期怕强光直射,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要经常锄草松土。在苗高3厘米时拔除过密的苗。苗高7厘米时结合松土除草,按7~10厘米株距定苗。苗长到17厘米高时,每公顷追施过磷酸钙千克,尿素75千克。在松土除草或追肥时,注意勿碰伤茎秆,以免影响产量。第一年新播的柴胡茎秆比较细弱,在雨季到来之前应中耕培土,以防止倒伏。无论直播或育苗定植的幼苗,生长第一年只生长基生叶,很少抽薹开花。第二年田间管理时,7~9月花期除留种外,植株及时打蕾。目前,野生的柴胡不易收到种子。在人工栽培的场地最好留有采种圃,注意繁殖收获种子,以利扩大种植面积。 (4)病虫害防治 锈病是真菌引起的,危害叶片,病叶背略呈隆起,后期破裂散出橙黄色的孢子。防治方法:采收后清园烧毁,发病初期喷宁南·氟菌唑可湿性粉剂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倍液,10天打1次,交替使用,连续2~3次。 根腐病主要危害柴胡的根部,腐烂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打扫田间卫生,燃烧病株,高畦种植,注意排水。土壤消毒,拔除病株。 斑枯病雨季发生,用1:1:波尔多液喷雾防治。 黄凤蝶属鳞翅目凤蝶科,在6~9月份发生危害。幼虫危害叶、花蕾,吃成缺刻或仅剩花梗。防治方法:人工捕杀或用90%敌百虫倍液,每隔5~7天喷1次,连续2~3次。 3.采收加工 播种后生长3年即可采挖。秋季植株开始枯萎时,春季新梢未长出前采收。采挖后除去残茎,抖去泥土,晒干或切断后再晒干,每公顷产1~千克。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4.产量与效益 柴胡苗株长到第二年每亩可采籽25千克,到第三年增加到30千克,每千克市场售价为元,可收入元,在第三年亩刨根系(干货)千克,每千克市场售价为85元,可收入元,种植小麦收入元,以上三项每亩总收入为17元。三年中每亩地的各项成本费用为土地流转元,柴胡籽种(每亩2.5千克,每千克元)元,除草剂元,人工与其他元,总费用为元,亩均纯收入元,年均纯利润约为元。 五十四、板蓝根大垄双行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 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功效,是我省种植面积较大,经济效益较高的中药材之一。 (二)配套技术要点 1.模式安排 5月初播种,10月上旬采收。 2.选地施肥 板蓝根系深根植物,选择土层深厚,疏松的土地,亩施腐熟农家肥0公斤。 3.品种 大蓝根:根平直粗壮、坚实。马蓝根:条长、粗细均匀。 4.栽培技术 (1)播种。采用80厘米大垄双行条播,播种前先将种子放在10%的盐水中,捞去浮在上面的菌核和瘪粒,然后捞出置于25℃的温水中浸泡24小时,进行闷种摧芽,待种子露白后播种,播后覆土压实,每亩播种2.5公斤。播后盖上一薄层稻草,防止日晒,每天早晚各喷水一次,保持苗床湿润,6~7天后即可出苗。 (2)出苗后管理。出苗后应立即除去覆盖物。苗高1.5~2厘米时进行间苗,去弱留强。苗高3~5厘米时,按3~4厘米见方留一株壮苗,并追施一次0.2%尿素。幼苗出土后浅锄,防止伤幼苗,经常保持土疏松无杂草。苗高7~8厘米时按株距6~10厘米定苗,去弱留壮缺苗补齐。 (3)病虫害防治。霜霉病:采取农业综合防治,夏防涝,通风透光,烧毁病株。发病初期用25%宁南·嘧菌酯悬浮剂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剂~倍液喷雾喷施,控制其蔓延。立枯病:需喷洒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倍液。菌核病:用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倍液防治。菜青虫、蚜虫:2.5%联苯菊酯微乳剂倍液喷雾防治。 5.采收储藏 在10月地上部枯萎后刨根,采挖时先在畦旁开挖60厘米深的沟,然后顺序向前刨挖,去净泥土,晒至7~8成干时,扎成小捆再晒至干透,即为药用“板蓝根”,以根长、直、粗壮、坚实、粉性足者为佳。板蓝根和大青叶一般贮藏在干燥通风处,适宜温度在28℃以下,相对湿度65%~75%,商品安全水分为11%~13%。及时销售,实现经济效益。 7.产量和效益分析 亩产量公斤,售价15元/公斤,亩产值元,亩效益0元,亩成本元,其中租地元、种子元、投入品及人工0元。 五十五、防风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 防风具有祛风解表,除湿止痛,疏肝解痉,杀虫止痒的功效。一般5月初播种,第二年9月末收获,生长年限2年。 (二)配套技术要点 1.品种 “小蒿子”防风:抗病、丰产。 2.主要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应选地势高、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地块种植。在黏土地种植的防风,根极短、分叉多、质量差。整地时需施足基肥,每亩用腐熟农家肥0~0公斤,过磷酸钙15~20公斤,深耕细耙,做成1.3~1.7米宽的平畦。 (2)播种。5月初播种,每亩用种量2公斤。防风种子容易萌发,在15~25℃均可萌发,新鲜种子发芽率在75%~80%,贮藏1年以上的种子发芽率显著降低,故生产上以新鲜种子做种为好,防风发芽的适宜温度为15℃。 (3)田间管理。间苗、定苗、补苗:当苗高5~6厘米、植株出现第一片真叶时,按株距6~7厘米间苗。待苗高10~12厘米时,按13~16厘米的株距定苗。间苗时,若发现缺苗,应及时补苗。中耕除草:6月份要进行多次除草。间苗时要除草1次。定苗时进行1次中耕,翌年中耕2~3次。当植株高30厘米左右时,先摘除老叶,后培土,以防其倒伏。入冬时结合清理田间杂草、老叶,再次培土。追肥:一般施肥2次。第一次于定苗后,每亩施尿素10~15公斤。第二次于8月份,每亩施过磷酸钙25公斤。排灌:在播种或栽种后到出苗前,应保持土壤湿润。防风抗旱能力强,不需浇灌。雨季要及时排水,以防积水烂根。 (4)病虫害防治。白粉病:该病多发生于夏、秋季,主要危害叶片。防治方法是:注意通风透光,增施磷、钾肥。发病时用50%甲基托布津~0倍液喷雾防治。根腐病:该病多发生于高温多雨季节,主要危害根部。防治方法:一是在发病初期,及时拔除病株,并撒石灰粉消毒病穴。二是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每亩用2%宁南霉素水剂60~毫升喷雾。三是在地势低洼处进行起垄种植。斑枯病:又名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摘除病叶,喷洒1:1:的波尔多液1~2次。收获后,清除病残组织,并将其集中烧毁。黄凤蝶:该虫危害多发生在6月份。幼虫主要咬食叶片和花蕾。防治方法:在害虫幼龄期喷施90%晶体敌百虫倍液,或进行人工捕杀。 5.采收储藏 秋季在9月下旬采收,用种子繁殖的防风,第二年就可收获。采收时须从畦一端开深沟,按顺序挖掘,根挖出后除去残留茎和泥土,按等级销售。储藏注意通风,防止霉烂。 6.产量和效益分析 亩产量-公斤,售价30-40元/公斤,亩产值0元,亩效益3元,亩成本1元,其中租地元、种子元、投入品及人工元,起收、烘干1元。 五十六、桔梗加密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 桔梗的功效为宣肺,祛痰,利咽,排脓。桔梗又是药食两用作物,5月初播种,第二年9月末收获,生长年限2年。 (二)配套技术要点 1.品种 桐桔梗:抗病、根充实耐储运。 2.主要栽培技术 (1)土地的选择。桔梗适宜生长在较疏松的土壤中,尤喜坡地和山地,以半阴半阳的地势为佳,平地栽培要有良好的排水条件,桔梗不宜连作。 (2)整地。桔梗有较长的肉质根,因此最好是垄上栽培。于早春(4月中下旬)撒上农家肥将地翻耕耙细整平(深翻30厘米)。做垄时,先在地上隔2米打上格线,开沟,然后将沟里的土向两边分撩,做成垄宽1.7米,沟宽30厘米左右的垄床,如遇干旱,可沿沟灌溉,以备播种。 (3)播种。桔梗播种在5月初左右,即在地温达到15℃以上时播种。播种前先在垄床上按行距20厘米开5厘米宽2厘米深的小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每亩用种约2公斤,随后立即覆盖腐熟的细粪土或腐质土,覆土深度约3厘米,一定要深浅一致。播种后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00倍液喷施防地下害虫以确保出苗率。 (4)施肥。桔梗在大田播种前可亩施腐熟农家肥~0公斤、磷钾复合肥4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为防治蛴螬可在翻倒农家肥时每吨施入1公斤甲敌粉与农家肥混合均匀在翻地前施入,后期追肥主要用尿素。 (5)田间管理。干播的种子需25天左右出苗,催芽播种的种子也需10天左右出苗。待小苗出土后,及时除去杂草,小苗过密要适时疏苗,密度适宜,可减少根部发杈,以每平方厘米10~12株为宜,间隔5厘米保留一株进行间苗(每亩6万株左右),并配合松土。后期也要适时进行除草。桔梗花期较长,消耗大量养分,影响根部生长,除留种田外要及时疏花疏果提高根的产量和质量。 (6)病虫防治。桔梗的虫害主要是地下害虫,如地老虎、蛴螬、金针虫等。若发生地老虎每亩可用溴氰菊酯40毫升进行防治,蛴螬可于翻犁时用人工清除,出苗后期可用辛硫磷稀释倍进行泼浇防治。桔梗的病害主要有腐烂病,即在根与外界的交界处发生腐烂,进而全株死亡。防治方法,可用抗枯灵进行喷洒。每支抗枯灵兑链霉素一支,加水20公斤,喷施0.5亩地。 3.采收储藏 桔梗收获时,可在割完地上植株后,将肉质根挖出,清除杂质并及时交售鲜货。鲜货要及时晒干或烘干,晒干时要经常翻动,晒至全干,防止霉烂。 4.产量和效益分析 亩产量-公斤,售价25元/公斤,亩产值-6元,亩效益-3元,亩成本-元,其中租地1元、种子90-元、投入品及人工1元。 识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odaqingyea.com/ldqyzz/4293.html
- 上一篇文章: 执业药师每日一练期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