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续黄庭坚读赏小札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等。他常被称为黄山谷。宋代诗人中,他与苏轼、陆游齐名;作为书法家,他与苏轼、米芾、蔡襄齐名为宋四大家。他被誉为“诗书画三绝”,与老师苏轼名声相类,被称为苏黄。和苏轼一样,他是宋诗代表人物,特别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初自觉的江西诗派,形成于12世纪上半叶,在南宋文学界拥有很大势力,而此派开山鼻祖正是黄山谷。他的子孙中有清代诗人黄景仁。 一 黄庭坚生涯坎坷。治平3年(年)23岁进士及第。他因与王安石的新法派意见对立,被派往河南、北京、江西、山东等地赴任。元丰8年(年),支持新法派的神宗去世后,旧法派夺取权力,黄庭坚回首都汴京活跃于校书郎、著作左郎、起居舍人等中央官职。34岁时结识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一起成为苏轼门下,被称为苏门四学士。在汴京他还和其他许多文人交友往还。 但是,绍圣元年(年)以后,新法派再次掌握实权,黄被左迁,贬谪于四川涪州(今重庆涪陵)、黔州(今重庆彭水)、戎州(今四川宜宾)等地。在崇宁2年(年)的谗言中,他更被流放到宜州(今广西),并在那里病逝。享年61岁。南宋度宗时为他恢复名誉,获赠谥号文节。 他虽赴任地方,更有亲近自然、耽溺诗书画的时间,未必不幸。他还皈依佛门,倾倒于老庄思想的自由精神。倒不如说这些是黄庭坚创新艺术开花结果的理想环境。 他在孝敬父母方面,作为二十四孝之一而闻名。 二 黄庭坚书法高超。他最擅长草书。从年轻时就喜欢,开始以周越为师,从越学习20多年,一直没有领悟古人用笔的妙处,被俗气所束缚,无法摆脱。黄庭坚痛苦尝试摆脱。 之后他受颜真卿、杨凝式、怀素等影响,又受润州焦山岸边六朝碑刻《瘗鹤铭》字体的启发,确立了自己圆润文字与连绵相系的独特草书体。他明显受到怀素的影响,但笔迹曲折优美,与怀素的节奏完全不同。 他的行书洗练而有力,有独特的创造书写。这些书法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成为北宋书法界的杰出存在,与苏轼齐名,评价很高。黄庭坚和苏轼、米芾、蔡襄(本是蔡京)素有宋四大家之称。 他的书法作品有《伏波神祠诗卷》《黄州寒食诗卷跋》《松风阁诗卷》《李白忆旧游诗卷》等。 《伏波神祠诗卷》是建中靖国元年(年)5月他在荆州用楷书相近的行书写刘禹锡的《经伏波神祠诗》一首,作为晚年杰作而闻名。这部大作每行3至5字、46行,有张孝祥和文征明等许多题跋。纸本33.6×.6厘米。 《黄州寒食诗卷跋》是元符三年(年)的书法,是他在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卷》后题跋的。苏轼的书法也是他会心之作,而这个题跋也是黄庭坚作品中特别出色的。行草体9行,无落款。内容评价苏轼书法:“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指杨凝式)、李西台(指李建中)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但是,相比之下,黄庭坚跋更是在尊敬的苏轼书法面前以堂堂气魄写下。从中可以看到他学习颜真卿和杨凝式书法的痕迹,且充满禅僧一样的精神。 《松风阁诗卷》是崇宁元年(年)流谪中的书法,作为晚年作品特别受重视。他用行书把自咏诗写成29行。在这首诗卷中,除了颜真卿之外,还可以看出兼具柳公权笔意之调,达到更加圆熟的境界。 《李白忆旧游诗卷》是绍圣元年(年)以后的书法,用草书写下李白的《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纸本37×39.2厘米。 三 黄庭坚擅长诗文,于杜甫诗和韩愈文造诣很深。受杜诗影响,早在黄庭坚之父黄庶《伐檀集》二卷中就有体现。黄庭坚正式确立以古人诗文为基础,再加上创意新作品的“换骨夺胎”一词而闻名的诗论,被认为是后世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 他的代表作《山谷诗集》中也对书法艺术发表了重要见解。他强调优秀传统的继承与个性的创造,用其作品进行实证。 病起荆江亭即事其一 翰墨场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维摩。近人积水无鸥鹭,时有归牛浮鼻过。 (志意译:我就像未熏染翰林院的马援老将,又似乎是因病无法拜谒释迦座下的维摩,虽然环境丰美却无雅士友朋,聊对无聊者打发这无益的时间。) 山谷和许多中国诗人一样,虽公开场合标榜儒家立场,但私下对老庄和佛教(禅学)思想常感兴趣和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odaqingyea.com/ldqytx/7263.html
- 上一篇文章: 学诗计划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