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效

疏风解表,清热利湿,活血解毒。

主治

用于感冒发热头痛,急性支气管炎,百日咳,疟疾,黄疸,痢疾,乳糜烂,疮疡肿毒,皮肤瘙痒,毒蛇咬伤,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

相关配伍

1、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水蜈蚣30g。水煎温服取汗。(《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2、治黄疸(传染性肝炎):水蜈蚣全草30g,茅莓根30g,臭牡丹根30g。水煎,糖调敷。(江西《草药手册》)

3、治乳糜尿:水蜈蚣(干根茎)、桂圆或黑枣各60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5天。(《浙南本草新编》)

4、治疮疡肿毒:水蜈蚣全草、芭蕉根各适量。捣烂敷患处。(江西《草药手册》)

5、治小儿口腔炎:水蜈蚣根茎30g。水煎,冲蜂蜜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药理作用

本品具有降血压、抗炎、解痉、抗癌及抑菌、杀灭疟原虫等作用。

现代应用

1、防治小儿百日咳。

2、治疗疟疾。

3、治疗乳糜尿。

4、治疗慢性气管炎。

水蜈蚣

十字草、三夹草、地杨梅、一粒珠、金钮草

多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生于沼泽地、水田边和潮湿空地。根茎横生,有明显的节,节上生须根。茎瘦长,秃净,三棱形,芳香。叶狭线形,长3~10厘米,宽1.5~3毫米,顶端渐尖,基部带紫色,夏季开花,三棱形,多数小穗聚生于茎顶成球形,下有叶状总苞片2~3片。小坚果椭圆形。全草入药,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辛,平。

疏风散表、清热利湿、止咳化痰、去瘀消肿。用于治疗:气滞腹痛、百日咳、风热感冒、荨麻疹、细菌性痢疾、跌打损伤、筋骨痛、咳嗽、痰中夹血。

百日咳。

药方组成:水蜈蚣30克,蜂蜜15克(或白糖10克)。

用法:将水蜈蚣煎水,去渣,加蜂蜜调服。每日1剂,连服数日。

风热感冒。

药方组成:鲜水蜈蚣30克,大青叶20克,蒲公英30克。

用法:水煎服。

细菌性痢疾。

药方组成:水蜈蚣60克,车前草30克,篇蓄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5天。

荨麻疹。

药方组成:水蜈蚣30克,千里光50克。

用法:取水蜈蚣30克,水煎服。留药渣再加千里光,煎水洗患处。

气滞腹痛。

药方组成:水蜈蚣鲜草30克。

用法:水煎服。

小儿口腔炎。

药方组成:水蜈蚣根茎30克,蜂蜜适量。

用法:水煎,加蜂蜜分次服之。

跌打损伤筋骨痈。

药方组成:水蜈蚣全草50克,土牛膝20克。

用法:水煎去渣,加酒少许服。

咳嗽,中夹血。

药方组成:水蜈蚣根30克。

用法:水煎去渣,加蜂蜜少许服。

推荐:更多民间中医健康资讯,长按手指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odaqingyea.com/ldqytx/7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