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一泡药茶50种药洒18种
治疗青春痘北京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210112/8582557.html 一、药茶50种 原料:枸杞10g、花茶3g、冰糖10g。用法:用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滋肾润肺,补肝明目。用途:肝肾阳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来源:传统药茶方。 原料:枸杞5g、生地3g、绿茶3g、冰糖10g。用法:用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滋肝补肾,养阴清热。用途:肝肾阴不足所致腰酸痛、口渴烦热、盗汗、潮热。来源:传统药茶方。 原料:枸杞5g、龙眼肉3g、绿茶3g、冰糖10g。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泡茶、糖饮用。功能:滋肾补心,安神。用途:阴血不足心悸、失眠、多梦。来源:《摄生秘剖》。 原料:枸杞5g、白芍3g、绿茶3g、冰糖10g。用法:用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养血柔肝。用途:肝肾精血不足之慢性肝炎、肝硬化衄血;阴虚阳亢之头晕目眩、心悸、不寐;更年期综合症。来源:传统药茶方。 原料:枸杞5g、龙胆草2g、绿茶3g、冰糖10g。用法:用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补肝养血,清热除湿。用途:急性传染性肝炎;转氨酶高。来源:传统药茶方。 原料:枸杞5g、五味子3g、龙胆草3g、虎杖3g、绿茶5g、冰糖10g。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滋阴养肝,解毒除湿;降转氨酶。用途:急性传染性肝炎;肝功失常转氨酶偏高。来源:传统药茶方。 原料:生地10g、绿茶3g。用法:用生地的煎煮液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滋阴养血,降血糖,升血压,利尿,抗菌,保肝。用途:阴虚发热、盗汗、口烦渴;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枯便秘;风湿性关节炎;传染性肝炎;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病。来源:传统药茶方。 原料:生地5g、麦冬3g、天冬3g、绿茶3g。用法:用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清热生津。用途:热病后伤津,口烦渴、汗出;消渴。来源:传统药茶方。 原料:生地5g、苍术3g、绿茶3g。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燥湿养阴,敛脾精。用途:慢性肾炎肾病已久,肾阴虚而湿邪阻滞不化,出现阴虚挟湿的症状,腰膝酸软、口渴咽干、盗汗、潮热、苔黄厚腻、水肿、蛋白尿;慢性湿疹。 原料:生地5g、蒲公英3g、绿茶3g。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凉血解毒,散结除痹。用途: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红肿热痛;痈疮肿毒。来源:传统药茶方。 原料:生地5g、豆卷3g、绿茶3g。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通达宣利,养阴解表。用途:湿热入营血而致身热、发红疹、烦燥不安;乳痈初起;胃热烦渴。来源:传统药茶方。 原料:当归10g、红茶3g。用法:用当归的煎煮液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可加糖。功能: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用途:月经不调、闭经;痛经;血虚头晕目眩、心悸、疲倦;冠心病心绞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虚便秘;跌打损伤;高血压病;慢性盆腔炎。来源:传统药茶方。 原料:当归5g、黄芪5g、大枣3枚、花茶3g。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养血补气。用途:气血虚弱,神倦、疲乏、咽干;月经不调、经量少;产后气血亏损;病久不愈气血枯竭;免疫功能低下;再障贫血;气虚低热。来源:传统药茶方。 原料:当归5g、白芍3g、花茶3g。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养血平肝。用途:肝硬化血虚有瘀者;痛经;湿热瘀阻之痢疾。来源:传统药茶方。 原料:当归5g、苏子3g、花茶3g。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和血,降气,消痰。用途:老年咳喘;慢性支气管炎。来源:传统药茶方。 原料:当归5g、羌活3g、花茶3g。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通血脉,散寒滞。用途:冠心病因风寒诱发而加剧心胸闷痛、上肢酸痛。来源:传统药茶方。 原料:当归5g、川楝子2g、花茶3g。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疏肝活血,调气止痛。用途:气滞血瘀少腹痛、筋脉拘挛;慢性肠炎。来源:传统药茶方。 原料:当归5g、柏子仁3g、花茶3g。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养血润燥。用途:老年便秘;血虚之闭经。来源:传统药茶方。 原料:当归5g、白芷3g、绿茶3g。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活血养血,化湿解毒。用途:气血虚寒之溃疡病、疮疡肿毒、癌肿。来源:传统药茶方。 原料:何首乌5g、红茶3g。用法:用ml水煎煮何首乌至水沸后5~10分钟,冲泡红茶饮用。冲饮至味淡。也可直接冲饮。功能:补肝益肾,养血祛风;降血脂,抗菌。用途:肝肾阴亏,发须早白、头晕、遗精、腰膝酸软;慢性肝炎;痈肿;瘰疬;痔疮。来源:传统药茶方。 原料:何首乌5g、防风3g、薄荷3g、绿茶3g。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泡薄荷、绿茶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补血,祛风,除湿,解毒。用途:遍身疮肿痒痛。来源:《外科精要》。 原料:何首乌5g、白芍3g、绿茶3g。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泡茶饮用。可不用茶。功能:益肝肾,养心血。用途:肝肾不足,心血亏损,虚烦不眠、心悸不宁、头晕耳鸣;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属肝肾阴虚者。来源:传统药茶方。 原料:白芍10g、绿茶3g。用法:用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抗菌。用途:胸胁疼痛;阴虚发热;月经不调;泻痢腹痛;崩漏。来源:传统药茶方。 原料:白芍5g、干姜3g、红茶3g。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温经止痛。用途:痛经;寒性胃腹疼痛。来源:传统药茶方。 原料:白芍5g、乌梅2枚、木瓜3g、绿茶3g。用法:用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敛肝养胃。用途:胃阴不足,纳差、无食欲、口渴、舌红少苔;萎缩性胃炎;慢性泻痢;妊娠呕吐日久伤津;甲亢。来源:传统药茶方。 原料:白芍5g、白薇3g、绿茶3g。用法:用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养阴血,清肝热。用途:高血压;阴虚血热之血尿、崩漏、经期发热、蛋白尿。来源:传统药茶方。 原料:白芍5g、钩藤3g、绿茶3g。用法:用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柔肝清热,平肝熄风。用途:肝阳偏亢之眩晕、高血压、目赤。来源:传统药茶方。 原料:五味子5g、绿茶3g。用法:用五味子的煎煮液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用途:肺虚喘咳、口干、自汗盗汗;梦遗滑精;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急性肠道感染;神经衰弱。来源:传统药茶方。 原料:五味子5g、人参3g、麦冬3g、花茶3g、冰糖10g。用法:用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用途:热伤元气,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口干作渴、汗出不止。来源:《千金方》。 原料:五味子5g、沙参3g、石斛3g、绿茶3g、冰糖10g。用法:用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养胃益津。用途:久痢伤津或热病后伤津。来源:传统药茶方。 原料:山茱萸5g、花茶3g。用法:用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抗菌。用途: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遗尿。来源:传统药茶方。 原料:天门冬10g、绿茶3g。用法:用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功能:滋阴润燥,清肺降火;抗菌,抗肿瘤。用途: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肺痈;咽喉肿痛;消渴;便秘;乳房肿瘤。来源:传统药茶方。 原料:天门冬5g、人参3g、生地3g、花茶3g。用法: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泡茶饮用,可加冰糖。功能:养阴益气,润肺止咳。用途:肺气虚阴咳嗽。来源:《儒门事亲》。 原料:天门冬5g、川贝母3g、茯苓3g、阿胶3g、杏仁3g、绿茶3g。用法:用前五味药的煎煮液泡绿茶饮用。功能:清肺祛痰。用途:肺热咳嗽咳血;吐血;肺癌;乳腺癌。来源:《本事方》。 原料:天门冬5g、板蓝根3g、绿茶3g。用法:用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功能:清热养阴,解毒。用途:热病发热、口烦渴;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口舌生疮。来源:传统药茶方。 原料:麦门冬5g、绿茶3g。用法:用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功能: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抗菌,降血糖。用途:肺燥干咳、咯血;肺痿;肺痈;消渴;虚劳烦热;热病伤津,咽干口燥、便秘。来源:传统药茶方。 原料:麦门冬5g、生地3g、绿茶3g。用法:用ml开水冲泡或用前二味药的煎煮液泡茶饮用。可加冰糖。功能:养阴清热。用途:热病烦渴、鼻出血;咽喉不利。来源:《济生方》。 原料:麦门冬5g、地骨皮3g、绿茶3g。用法:用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功能:养肺阴,清虚热。用途:骨蒸肺痿,四肢烦热、不能食、口干渴。来源:《圣济总录》。 原料:麦门冬5g、半夏3g、人参3g、粳米3g、甘草3g、绿茶5g。用法:用前五味药的煎煮液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养阴益气,利咽喉。用途:火逆上气,咽喉不利、干咳咯痰。来源:《金匮要略》。 原料:沙参10g、绿茶3g。用法:用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功能:养阴清肺,祛痰止咳;强心,抗真菌,降血压。用途:肺热燥咳;虚劳久咳;阴伤咽干喉痛。来源:传统药茶方。 原料:沙参5g、麦冬3g、玉竹3g、冬桑叶2g、甘草3g、绿茶3g。用法:用前四味药的煎煮液ml,泡甘草、绿茶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清肺润燥。用途:燥伤肺卫阴亏,发热咳嗽、口干渴。来源:传统药茶方。 原料:玉竹10g、绿茶3g。用法:用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功能:养阴润燥,除烦止渴。用途:热病伤阴,咳嗽烦渴、虚劳发热、消谷易机、小便频数,咽喉不利。来源:传统药茶方。 原料:玉竹5g、沙参3g、麦冬3g、生地3g、绿茶3g、冰糖10g。用法:用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益胃生津。用途:热病发汗后,当复其阴,以滋养耗伤之胃津;咽喉不利。来源:《温病条辨》。 原料:玉竹5g、薄荷3g、菊花3g、绿茶3g。用法:用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功能:养阴,疏表,明目。用途:外感热病后目赤痛、视物昏花。来源:《圣济总录》。 原料:石斛5g、绿茶3g。用法:用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功能:益胃生津,清热养阴。用途:热病伤津,口干烦渴;病后虚热。来源:传统药茶方。 原料:石斛5g、瓜蒌3g、绿茶3g。用法:用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功能:生津润肺,宣肺止咳。用途:肺燥咳嗽咯干痰;慢支炎。来源:传统药茶方。 原料:天花粉10g、绿茶3g。用法:用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功能:生津止渴,降火润燥,排脓消肿。用途:热病口渴;消渴;肺燥咳血;黄疸;痈疽肿毒。来源:传统药茶方。 原料:玄参10g、绿茶3g。用法:用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功能:滋阴降火,除烦,解毒。用途:热病烦渴、便秘;自汗盗汗;咽喉肿痛;痈肿;皮肤炎症。来源:传统药茶方。 原料:玄参5g、大青叶3g、绿茶3g。用法:用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功能:清热凉血,养阴解毒。用途:乳蛾肿痛;感冒发热;腮腺炎。来源:传统药茶方。 原料:芦根10g、绿茶3g。用法:用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功能:清热生津,除烦止呕。用途:热病烦渴;胃热呕吐泛酸;肺痈。来源:传统药茶方。 原料:芦根5g、麦门冬3g、绿茶3g。用法:用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冰糖。功能:养阴清热。用途:霍乱吐泻、口烦渴、小便黄;膀胱癌;咽喉不利。 二、药酒18种 补肾地黄酒 [配方]生地黄、牛蒡根各克,大豆克(炒香),白酒0毫升。 [制法]将前2味切片,与大豆一同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5—7天后,即可取用。 [功用]补肾通络。 [主治]老年人肾水不足、风热湿邪、塞滞经络、心烦、关节筋骨疼痛、日久不已者。 [用法]口服。每次服15~30毫升,日服3次,或不拘时,随量饮之,勿醉。 [附记]引自《寿亲养老新书》。 圆白补血酒 [配方]桂圆肉、制首乌、鸡血藤各克,米酒毫升。 [制法]将前3味捣碎或切片,置容器中,加入水酒,密封,浸泡10天后,过滤去渣,即成。在浸泡过程中,每天振摇l-2次,以促使有效成分的浸山。 [功用]养血补心、益肝肾。 [主治]血虚气弱所致的面色无华、头眩心悸、失眠、四肢乏力、须发早白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10—2O毫升,日服1-2次。 [附记]引自《药用果品》。 还童酒 [配方]熟地、生地、秦艽、麦冬各9克,川萆解、怀牛膝,苍术、陈皮、川续断、枸杞子、丹皮、木瓜各6克,小茴香、羌活、独活、乌药各3克,桂皮1.5克,白酒0毫升。 [制法]将前17味共制为粗末,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4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添精补髓、强筋壮骨、疏风活络、大补元气。 [主治]肝肾虚弱、腰膝酸痛、肢体麻木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15毫升,日服2次。 [附记]引自《药酒汇编》。 归圆仙酒 [配方]当归、桂圆各50克,白酒毫升。 [制法]将前2味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后即可取用。 [功用]养血活血。 [主治]血虚清注。 [用法]口服。不拘时,徐徐饮之。 [附记]引自《费氏食养三种》。 养生酒 [配方]当归身(酒洗)30克,桂圆肉克.枸杞子克,甘菊花30克,白酒浆0毫升,滴花烧酒毫升。 [制法]将前4味捣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烧酒和白酒浆,密封,浸泡1个月以上,便可饮用。 [功用]益精血、养肝肾、强身健体、养生防病。 [主治]血虚精亏、面色不华、头晕目眩、视物昏花。睡眠不安、心悸、健忘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10~20毫升,日服2次。 [附记]引自《惠直堂经验方》。无病之人饮用,具有“补益强身,养生防病”的作用。因而古人称该酒”润肌肤、驻颜色”。白酒浆系指初酿,其色未变之酒,滴烧酒系蒸馏酒,白酒亦可 延寿酒 [配方]桂圆肉克,桂花克,白糖克,上好烧酒毫升。 [制法]将上药及白糖同浸入酒内,酒坛封固,经年为佳。 [功用]益血气、祛痰化瘀、除口臭。 [主治]体质虚弱、血气亏虚诸症。 [用法]口服。不拘时,适量饮用。 [附记]引自《寿世保元》。本药酒一般人亦可饮用,有营养保健作用。 延寿酒 [配方]黄精、苍术各0克,天门冬克,松叶0克,枸杞手0克。 [制法]采用常法酿酒,将上药捣碎加入即可。 [功用]健脾胃、益精血、祛风湿、补肝肾。 [主治]脾弱、精血不足,兼感受风湿,而出现的食少体倦、头晕、目暗、筋骨不利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10毫升,日服2-3次。 [附记]引自《中藏经》。①《普济方》方中枸杞子用量减半,余同上,主治“疔百病”;②《中国药膳学》组方相同.但剂量、制法有异,即用“黄精、天门冬各30克、松叶15克,枸杞子20克,苍术12克.白酒0毫升,密封浸泡10—12天即可。主治体虚食少、乏力、脚软、眩晕等症。余同上;⑦本药酒还可用于治疗须发早白、视物昏花、风湿痹证、四肢麻木、腰膝酸软等证,效果亦佳:④无病之人,体质偏于气阴不足者,常服有“强身健体、养生益寿”之作用;⑤凡畏寒肢冷,下利水肿者忌服。 春寿酒 [配方]天门冬、麦门冬、莲子(3味会心)、生地黄,熟地黄,怀山药、红枣(去皮核)各30克,白酒0毫升。 [制法]将前7味捣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日。待药汁析出,即可饮用。 [功用]滋肾养心、安神益智。 [主治]心脾亏虚引起的精神萎顿、疲乏少力、怔忡、心悸,健忘、多梦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30毫升,日服2次。 [附记]引自《养生四要》。并谓:“本方常服,益明精而能延寿,强阳道而得多男,黑须发而不老,安神志以常清。” 补心酒 [配方]麦门冬60克,柏子仁、白茯苓、当归身、龙眼肉各30克,生地黄45克,低度白酒0毫升。 [制法]将前6味切碎或捣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后即可取用。 [功用]补血滋阴、宁心安神。 [主治]阴血不足.心神失养所致的心烦、心悸、睡眠不安、精神疲倦、健忘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30-50毫升,日服2次,或适量饮用。 [附记]引自《验方新编》。 四补酒 [配方]柏子仁、何首乌、肉苁蓉、牛膝各15克,白酒毫升。 [制法]将前4味捣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每日振摇1次,浸泡20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益气血、补五脏、悦颜色。 [主治]气血不足、面色不华、心慌气短等。 [用法]口服。每次取10~20毫升,日服2次。 [附记]引自《药酒汇编》。 人参七味酒 [配方]人参40克,龙眼肉20克,当归25克,酸枣仁10克,生地黄20克,远志15克,冰糖40克,白酒毫升。 [制法]将前6味共制为粗末,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4天后,去药袋;另将冰糖置锅中,加水运量,文火煮沸,色微黄之际,趁热过滤,倒入药酒中,搅匀,即成。 [功用]补气血、安心神。 [主治]气虚血亏之体倦乏力、面色不华、食欲不振、惊悸不安、失眠健忘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10~20毫升,每日早、晚各服1次。 [附记]引自《实用药酒方》。 仙茅益智酒 [配方]仙茅、怀山药各30克,益智仁20克,米酒(或白酒)0毫升。 [制法]将前3味共研为粉末,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0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补肾固涩、缩尿止遗。 [主治]肾虚遗尿。亦治老年人尿多、遗尿、五更泻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15-30毫升,日服2-3次,或不拘时,适量饮用。 [附记]引自《药酒汇编》。须坚持服用,效果始着。 山药酒 [配方]怀山药、山萸肉、五味子、灵芝各15克.白酒0毫升。 [制法]将前4味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个月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生津养阴、滋补肝肾。 [主治]肺肾阴亏之虚劳痰嗽、口干少津、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10毫升,日服2次。 [附记]引自《药酒汇编》。 延年百岁酒 [配方]大熟地、紫丹参、北黄芪各50克.当归身。川续断、枸杞子、龟板胶、鹿角胶各30克,北丽参(切片)15克,红花15克,黑豆(炒香)克,苏木10克,米双酒毫升。 [制法]将前5味研成粗粉,与余药(二胶先烊化)置容器中,加入米双酒,密封,浸泡1-3个月后即可取用。 [功用]补气活血、滋阴壮阳。 [主治]早衰、体弱或病后所致之气血阴雨候不足而证见头晕眼花。心悸气短、四肢乏力及腰膝酸软等。 [用法]口服。每次服10-15毫升,每日早、晚各服1次。 [附记]引自《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长生滋补酒 [配方]熟地(主药)、女贞子、党参、黄芪、王竹(4味为辅药)、陈皮(佐药),蜂蜜、蔗糖、白酒。 [制法]上药与蜂蜜、蔗糖、白酒制成药酒,每瓶毫升。 [功用]滋阴补血、益气增智。 [主治]面色萎黄、唇甲色淡、头日眩晕:心悸针伤、健忘少寐,神疲乏力、舌质淡山、脉细无力。 [用法]口服,每次服15—20毫升,日服2次。 [附记]引自《中国基本中成药》。病证属实、属热者忌服。 万寿药酒 [配方]红枣克,石菖蒲、川郁金、五加皮、陈皮、状神、牛膝、麦冬各30克,全当归60克,红花15克,烧酒12千克。 [制法]将前10味共制为粗末,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烧酒,密封,隔水加热半小时,取出放凉,理人士中数日以出火毒。取出开封即可取用。 [功用]养血宁心、健脾化湿、益肾柔肝。 [主治]心血不足、湿浊内阻、精神不振、神志不宁;或肝肾不足、筋骨乏力等。 [用法]口服。每次服20—40毫升或适量服,日服2次。 [附记]引自《百病中医药酒疗法》。 [17]清宫大补酒 [配方]鹿茸、杜仲、人参、白酒(或糯米、酒曲) [制法]本酒系采用清朝宫廷秘方,用传统工艺方法精制而成(浸泡法或酿酒法) [功用]滋肾壮阳、健脾和中。 [主治]疲乏神倦、食欲不振、失眠、头晕、目眩、耳鸣、腰酸、 健忘、性功能减退等一切脾肾虚拥之证。 [用法]口服。每次饭后服20毫升,日服2次。 [附记]中医院介绍。 助阳益寿酒 [配方]老条党参、熟地黄、枸杞子各20克,沙苑子、淫羊藿、公丁香各15克,远志肉10克,广沉香6克,荔子肉l0克.白酒lOOO毫升。 [制法]将前9昧共制为粗末,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置阴凉干燥处,经3昼夜后,稍打开口盖,再置文火上煮百沸,取下稍冷后,加盖,再放入冻水中拔出火毒,密封后置干燥处,经21天后开封,去掉药袋,即可饮用。 [功用]补肾壮阳、益寿延年。 [主治]肾虚阳痿、腰膝无力、头晕眼花、心悸、遗精、早泄、面色发白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空腹温服10-20毫升,每日早、晚各服1次。 [附记]引自《药酒汇编》。无明显症状,且体质偏阳虚者.常服之,有“益寿延年”之功 经方成品推荐: 推荐相关书籍: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更多独家的中医秘术,扫描保存下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odaqingyea.com/ldqytx/6600.html
- 上一篇文章: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禁忌黄芪的营养价值及正
- 下一篇文章: 孟姑集镇入社真划算,农民绽笑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