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植物染,还原最初的颜色
大热的延禧攻略近日已收官 70集的巨作,好评如潮 究其重点 是服道化的高度还原 更是从阿宝色到高级色的惊喜转变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网传延禧攻略用的是大洋彼岸的莫兰迪色 但很快被打脸 学国画的小伙伴们纷纷表示 这其实是正宗的中国传统色~ 看看这些古画的画风,是不是和《延禧攻略》剧照很接近? 中国传统色,就这样名声大噪起来。 中国传统色 天青、月白、苍绿、黛蓝、 绛紫、妃红、十样锦…… 当这些名字袅袅娜娜地袭来, 山水画墨就在眼前晕开。 更有不少色彩,是直接以植物来命名。 凤仙、肉桂、海松、木槿、丁香…… 那么,这些美到极致的中国色, 和植物是否真的有关系呢? 植物染色了解一下 植物染色是指利用大自然中自然生长的各种含有色素的植物提取色素来对被染物进行染色的一种方法。我国在周朝已有记载,多年来广为传承,在古老的年代里一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我国是最早使用天然染料染色的国家,在十九世纪末期从煤块提炼颜料成功之前,染料大部份都来自植物的根、树皮、叶、花、种子或木材。 而如果从颜色方面剖析的话,最经典的要数传统五色观,即青、赤、黄、白、黑,此五色,亦被称为本色、原色。 青 青色的染料,来自“蓝类”植物,即从蓝草中提取靛蓝染成。荀子《劝学篇》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是对蓝染工艺的精辟总结。 在传统五色中,青色属最低级,是平民衣服的颜色。但因为人数众多,所以青色的染料需求量大。能制靛的蓝草有好多种,古代最初用的是菘蓝,后来逐渐发现了蓼蓝、马蓝、吴蓝、木蓝、苋蓝等诸种可以制靛之蓝。 菘蓝 菘蓝,IsatisminimaBunge,又名茶蓝、板蓝根、大青叶,十字花科,菘蓝属,二年生草本植物,适应性较强,能耐寒,喜温暖怕水涝。 蓼蓝 蓼蓝,Persicariatinctoria(Aiton)H.Gross,蓼科,春蓼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蓼蓝的花虽是紫红色,但它的叶子中含有尿蓝母,这是一种吲哚酚与葡萄糖构成的配糖体——靛甙,尿蓝母本身不是蓝色,但是在碱性发酵液中会被糖化酶或碱剂分解,游离出无色的吲哚酚,进而在空气中氧化缩合为蓝色的沉淀——蓝淀(靛蓝染料),因此,古代常使用酒糟和石灰来发酵水解蓼蓝,制造蓝靛。 马蓝 板蓝,Baphicacanthuscusia(Nees)Bremek.别名马蓝,板蓝属,爵床科。生于山坡、路旁、草丛及林边潮湿处。草本,多年生一次性结实,茎直立或基部外倾。稍木质化,高约1米,通常成对分枝,幼嫩部分和花序均被锈色、鳞片状毛,叶柔软,纸质,椭圆形或卵形,花期11月。 土法靛染工艺在贞丰北盘江流域布依族地区尤其盛行,因布依族妇女喜青色,青裤子、青围腰、青挞肩、青袖口。姑娘出嫁少不了一床青被褥、老人寿衣少不了一件青上装。小孩的背带、男女老幼穿的布鞋帮也是青布做成。 用蓝靛染色的服饰不仅耐脏、耐晒、不易褪色,而且越经水洗越鲜艳,同时还具有药用价值,对于刺挂草割引起的皮肤伤痛以及虫咬烂疮等皮肤疾病,都可起到消炎止痒的作用。 赤 中国古代将原色的红称为赤色,而称橙红色为红色。中国染赤色最初是用赤铁矿粉末,后来有用朱砂。用它们染色,牢度较差。周代开始使用茜草,它的根含有茜素,以明矾为媒染剂可染出红色。 茜草 茜草,RubiacordifoliaL.茜草科多年生攀缘草本植物。长通常1.5-3.5米,根状茎和其街上的须根均为红色,茎干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紫红色,叶通常4片轮生,两面粗燥,基出脉3条,叶柄有倒生皮刺。别名红丝线、小活血、拈拈草、红根。生于山坡、路旁、溪边、山谷荫湿处、村落丛林边、林缘灌木丛中。 茜草为人类最早使用的红色染料之一,茜草所染不是红花那种鲜艳的正红,而是比较暗的土红,在印染界有专门的术语叫做Turkeyred(土耳其红)。 黄 黄色,早期主要用栀子。栀子的果实中含有“藏花酸”的黄色素,是一种直接染料,染成的黄色微泛红光。 南北朝以后,黄色染料又有地黄、槐树花、黄檗、姜黄、柘黄等。 栀子 栀子,GardeniajasminoidesEllis,茜草科,栀子属,别名:黄栀子、山栀、白蟾,用作染料的是栀子的果实。 栀子是秦汉以前应用最广的黄色染料,栀子的果实中含有酮物质栀子黄素,还有藏红花酸。《汉官仪》记有:“染园出栀、茜,供染御服。”说明当时染最高级的服装用栀子。 柘木 柘木,Cudraniatricuspidata(Carr.)Bur.又名黄金木,桑科植物。柘树在我国有着“南檀北柘”之称的名贵树种,是由灌木经过长期生长而形成乔木,生长极为缓慢的树种之一。它的边材是浅黄褐色,心材为浅红褐色,木材纹理非常细腻清晰,手感温润,独具天然之美。而柘黄取之于柘木。 用柘黄染出的织物在月光下呈泛红光的赭黄色,在烛光下呈现赭红色,其色彩很眩人眼目,所以自隋代以来便成为皇帝的服色。宋代以后皇帝专用的黄袍,既由此演变而来。 黑 黑色,古代染黑色的植物主要用栎实、橡实、五倍子、柿叶、冬青叶、栗壳、莲子壳、鼠尾叶、乌柏叶等。 五倍子 五倍子,RhuschinensisMill.,又名百虫仓、百药煎、棓子,漆树科,盐肤木属。五倍子为同翅目蚜虫科的角倍蚜或倍蛋蚜雌虫寄生于“盐肤木”及其同属其他植物的嫩叶或叶柄,刺伤而生成一种囊状聚生物虫瘿,经烘焙干燥后所得。五倍子含有丰富的可供染色用之鞣酸,是古代染色中染指黑色的主要植物之一,用它可染制深浅不一的黑灰色。 冬青叶 冬青叶,即地檀香,GaultheriaforrestiiDiels,杜鹃花科,白珠树属,种别名岩子果、老鸦果,常绿灌木;茎直立或常卧地。 中国自周朝开始采用,直至近代,才为硫化黑等染料所代替。掌握了染原色的方法后,再经过套染就可以得到不同的间色。 另外,五色中的原色白可用天然矿物绢云母涤染,但主要是通过漂白的方法取得。漂白生丝只要用强碱脱去丝胶即可。漂白麻,在古代则多用草木灰加石灰反复浸煮,后来,还发明了硫黄熏蒸漂白的方法。 从工艺上来说,植物染色不但可以得到各种鲜艳的高彩度色,更可以得到大量细腻的中间色,并且透过不同次数与不同色相的复染,可以染出更丰富隽永的色彩层次。而于我们 在追剧的同时 领略了中国传统审美 也知道了 原来柔和平静的美感不假外求 本民族的文化早就本自具足 撰文编辑丨欧鹭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odaqingyea.com/ldqytx/3472.html
- 上一篇文章: 张廷模中药学清热解毒药板蓝根大青叶
- 下一篇文章: 神经性耳聋湖南名中医旷惠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