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钱志亮

来源:钱志亮工作室(ID:qzlgzs)

奥运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很多家庭都守着电视机为我们国家的奥运健儿加油打气。

陪孩子看奥运会,是很好的教育时机,很多道理都可以在这个时候告诉孩子。

努力不放弃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奥运竞赛场上,那些熟悉或陌生的运动员们,为了熟练每一个动作,需要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枯燥的训练,紧随其后的还有训练带来的伤痛疾病。

拿跳水来说,走板、起跳、转体动作、压水花。

在观众看来是一气呵成的动作,但是对于跳水运动员来说,却都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

这是他们职业生涯的必经之路,只有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超越自己,取得成就。

他们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在我们身边,经常有一些小孩,学钢琴学到一半不想学了、看书没看几天就丢到一边、报了滑板班嫌麻烦又不想去......

孩子们的放弃往往来得很早很简单。

其实,学习最重要的是坚持。

学习任何一项技能,培养任何一样好习惯,都离不开长期的坚持,都要经过枯燥与煎熬的过程,否则不可能会有结果。

每个孩子都要学会去忍受得住枯燥,耐得住无聊,只有这样,才能沉下心,专注于自己眼前事情。

哲学电影《喜马拉雅》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当有两条路让你选择时,能够到达圣城的就是最难的那一条。”

默默努力、缓慢前行,这种永不言弃的精神会对孩子的一生带来帮助。

失败者也是英雄

今年的奥运会上,乒乓球混双“昕雯联播”组合痛失国球首金。

刘诗雯在颁奖后在接受采访时道歉,最后竟然落下泪来,让观众十分动容。

虽与冠军失之交臂,但银牌也值得祝贺,正如网友所说:银牌也是英雄。

竞赛场上,有胜利的狂欢就有失败后的落寞,这两种感情交织,正是体育竞技的魅力所在。

体育如人生,没有哪个人会是“常胜将军”。

站在赛场上的运动员经历了无数日夜的辛苦训练,也承受着我们难以想象的压力。

然而付出不一定就有完美的结果,“失败”与很多因素有关,有时候甚至还需要一点幸运。

只要每个人全力以赴,他们同样值得人们尊敬。

失败不仅是运动员无法无法避免的议题,也是孩子的。

有的孩子比赛输了、考试考砸了,内心就饱痛苦。

我们和孩子谈失败,实际上就是为了把这些东西变成孩子成长垫脚石,而不是拦路虎。

林语堂先生曾经翻译过一本书叫《靠自己成功》,里面有段话至今印象深刻:

有人问一小孩子:为什么你能学会溜冰?

小孩的回答是:“其方法就在每次跌跤后,立刻就爬起来!”

鼓励孩子拼搏去争得胜利与坦然接受失败的遗憾并不矛盾。

中国选手张雨霏在赛后发布会上说:

“哪怕拿不了第一,也不会让对手赢得轻松,一定要争一争,我可以输,但绝对不会认输。中国健儿很棒!”

这种不放弃的精神,正是我们需要传递给孩子的。

尊重别人,

就是尊重你自己

几天前,侯志慧以20公斤的总成绩,取得东京奥运会女子举重49公斤级冠军。

侯志慧拍摄金银铜牌得主的合影时,她主动邀请另外两人,一起站上领奖台最高处并肩合影。

这一细节也被网友评价为:“有格局”。

小事见格局,细节看人品。运动场上,不仅仅有竞争,也应该有尊重。

在9年的军运会上,中国选手周雨和孙铭阳对阵斯里兰卡选手。

与以往球桌上的凶猛扣杀不同,这是一场极其温柔的比赛:

那时的斯里兰卡还处于战后喘息之中,队员没有经过多少系统的训练,连简单的球都接不住,屡屡失误。

一盘五局三胜的混双比赛,仅用时0分钟不到的时间结束比赛。

尽管实力悬殊,但中国选手没有嘲讽,没有讥笑,选择了尊重对手,认真地完成了一场比赛。

有一句话说得好:“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后来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

孩子在体育中学到的不仅是有竞争,还有更深的道德层面的东西:

对手赢了,在场边鼓掌;对手输了,也不能嗤之以鼻。

学会尊重的孩子,才不会在同伴落后、出丑时肆意嘲笑。

比赛可以输,人品不能输,这才是体育该有的精神。

规则之下,才有

真正的公平和自由

运动场上是最讲究规则的,团队协作讲规则、公平比赛讲规则、裁判判定也讲究规则。

今年的东京奥运会,新增了两项规定,乒乓球远动员在比赛时不能对球吹气、不能摸桌。

这对平时习惯这个动作的运动员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有一回合,轮到许昕发球时,他习惯性地把球拿到嘴边。

刚准备要吹,突然想到新的规则,马上停下来,并慌忙回头看了一眼裁判。

这一幕,让人忍俊不禁。

我想要的未来,是看得到安全感

从小喜欢看书,漫画、小说、杂志、名著……无所不看,曲折的故事情节、有趣的人物形象,的确能满足一个小朋友无边无际的想象力。是的,我暂且把十岁之前的“阅读”称作“看书”,它不能算是真正的“阅读”。“爱书如命”的我,力求把每一本看过的书完好无损地保存,谁动了跟谁急,拒绝共享。这是一种完美主义情结,因此,小时候的我就是想不明白为什么有的人总能把书翻破,还喜欢在上面勾勾画画,简直就是暴殄天物!浑浑噩噩的,我就已加入了“高考大军”,每日都在纠结如何能拿更多分。作文,便成了我最头痛的问题。终于,在老师的“威逼利诱”下,我半强迫性地开始了“做阅读笔记”之旅。所读的书也从色彩缤纷的小说变为严肃文学和作文素材。强迫总是让人痛苦的,每日课业繁重,没时间阅读,更没时间写写画画。不过,青春期里懵懵懂懂的少男少女,大脑处在飞速发育的状态。发育的结果,便是在大脑中形成一套独立完整的思辨体系。而有了思辨性的结果就是,在阅读时,文字不再是平面的,它变立体了。既而阅读的激情会被点燃,你会在看到某一个词、一句话、一篇文章后开始浮想联翩,开始思考,开始质疑,以逐步达到认可。无论是文学性的文字还是理论性的叙述,都能打开你的思维,引导你进入一个更深微的世界,让你去判断,去吸收,去将自己的观点融入其中。那么这时,你便获取了初步的阅读技能。尽管不是专业作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odaqingyea.com/ldqyry/7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