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人问最可怕的是什么?也许很多人会回答“战争”。战争,可以让你国破家亡,可以让你骨肉分离,也可以让你朝不保夕。

战争,对谁而言,也许都是可怕的存在,对于生活在唐朝的人们也是如此。李白一首《子夜吴歌》道出古今人们向往和平的共同心声。

子夜吴歌?秋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热烈掌声有请我们今天的诗君—蓼蓝。

诗君说

诗人一下笔便写得有声有色:京城长安笼罩在一片月色之中,只听见捣衣声此伏彼起。中间两句接得自然,且含义丰富:秋风来自西边,引发捣衣人对远征西北的丈夫的思念;秋风提示天气转凉,得赶紧裁制冬装;而这秋风吹送捣衣声,弥漫整个长安城,这是何等的动人心魄!

最后两句直表思妇心声,足以见得和平美好的生活一直是劳动人民所希冀的。

唐代诗人写过不少边塞题材的诗作,这些作品交织着诗人对待战争的复杂心态。此诗盼望着“罢远征”,但前提是“平胡虏”,既反映平民百姓的呼声,又保持了“政治正确”。

诗宝

诗君,“子夜吴歌”是什么意思呢?

诗君

“子夜吴歌”是六朝乐府吴声歌曲,又称“子夜四时歌”、“子夜吴声四时歌”。李白承用此题,作《春歌》《夏歌》《秋歌》《冬歌》四首,我们今天选其《秋歌》来学习。

诗宝

原来这是六朝时的流行歌曲呀。此诗好在哪里?

诗君

王夫之在《唐诗评选》中说:“前四句是天壤间生成好句,被太白拾得。”妙手偶得,不仅因为李白的才气,也得力于《子夜吴歌》这种民歌体裁特有的自然明快的风格。最后两句,委婉地表达了厌战情绪,期盼着一家人团聚,过上平平安安的日子。

诗宝

嗯,改天我也来用“子夜吴歌”这种体裁作诗。

诗君

补充几句,“捣衣”意思是古时候裁制衣服前,先把织好的布帛铺在砧板上,用木棒敲得平整柔软。多由妇女在秋夜进行。玉关意思是玉门关,这里泛指边塞。

诗宝

谢谢诗君指点。

大师姐:子夜歌,乐府曲名,收于《乐府诗集》中。以五言为形式,以爱情为题材,后来延伸出多种变曲。我采用了这种形式,小试一下,算是习作吧。

子夜四时歌

柳外啼莺住,琴阑昼掩门。

郎心浑似絮,闲惹绣楼人。

芳草连亭远,芙蕖寂寞开。

欲留还薄怨:此去莫归来!

归雁三两行,所寄无所还。

新人剪旧烛,侬心夜夜寒。

冰姿锁深院,貂裘换罗纱。

玉栏飞雪满,犹似旧杨花。

班长:熟读用时一分钟,记诵用时一分钟。

三师兄:学院毕业典礼有感而发,作一首仿《子夜吴歌》。

子夜吴歌?夏别

山城聚群儒,同窗度四载。临别把酒欢,砚席情难再。笑傲奔东西,何日君再来。

子夜吴歌·春歌

李白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师友秀秀秀

今天要晒的是学诗二班诗友的作品。

赠十六班

Organic

长路望漫漫,把酒慰风尘。

何患无知己,日月伴星辰。

悠悠苍天远,萋萋草木深。

举杯邀天下,目极皆友人。

注:此诗为二零一四年高考后所写。

母亲节

闲云野鹤

久别高堂日盼归,

亲情事业两相违。

南园入梦生萱草,

手捧银屏珠泪飞。

预告

明天学的是《游子吟》,游子孟郊在漂泊流离中作出怎样的颂母之诗?

昨天忘打卡了?赶紧补打

学诗计划

《旅夜书怀》:是什么愁,让杜甫难以排解?

学诗计划

《赋得古原草送别》:一首习作,少年成名

学诗计划

《钓鱼湾》:钓翁之意不在鱼,在情人?

来源:新华网浙江频道原创出品

声音:孙越范雨婷黄浩博马江茗雪

设计:范玲

编辑:金娅倩谷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odaqingyea.com/ldqyzz/9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