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常中药使用大全二
目前,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发展十分迅速,由于颗粒饲料在水产养殖上的大量应用,新的养殖品种和养殖方法不断出现,养殖密度越来越高,鱼类的生长速度越来越快,鱼产量的大幅度提高,这一切为我国的水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与此同时,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如随着养殖密度的提高,水质的管理也越来越困难,鱼病的频繁发生,化学鱼药的大量使用又反过来影响水体自然的生态平衡,使养殖品种的体质和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一体化,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生态养殖和健康养殖也提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上来,而中草药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正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具有化学合成的药物无可比拟的优点。 为了能让更多的水产养殖从业者了解和学习属于我们国家独有的中草药知识,特此开展此一专栏,分别就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的特点、作用、及常用种类等作简要的介绍,以供参考。 一、中药的配伍原则:由于中药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因而在中药方剂的组合效应是其主要物色和优势所在。而水生动物属于变温动物,其体温随着水温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传统的中医药理论不完全适用于水生动物,在选药和组方中要有特别的考量。 中药的方剂不是药味的随意凑合,而是以治法或药性为依据,按主次协调关系组成的。按其主次功效分为“君、臣、佐、使”,一般来说,君药用量较大,其他药味用量较小。 中药配伍的一般原则:讲究按主药、辅药、矫正药、赋形药进行合理搭配。即主治药物要突出,辅治药物要选择合理,矫正药与赋形药要配合恰当,去除配方中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力求达到安全、有效、低投入、高生产效益。 二、中草药配伍的目的:1、增效:即使用相须、相使的药物,达到增效的作用:A、相须:指将两种性能相似的中草药相配合使用以增强疗效;B、相使:将性能功效有某些相同的中药配合使用时,一种起主要作用(即主药),另一种起辅助作用,辅药起提高主药的疗效; 2、减毒:即对一些有一定毒性及不良反应的药物,通过炮制及配伍相畏、相杀的药物;A、相畏:指将几种中药相配同用时,一种药物的毒理和不良反应,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抑制;B、相杀:指将几种中药配伍使用时,一种药物能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和不良反应;C、相反:指将两种中药相配同用时,会产生毒性或不良反应;D、相恶:指将某些中药配伍同用时,药物间相互牵制而减弱或消除药效,或一种药物能削弱另一种药物的功效; 3、各种配伍关系的应用:A、相须与相使能增强功效,为临床常用配伍;B、相畏和相杀能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C、相恶属削弱或抵消功效,避免使用;D、相反能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属禁忌; 综上所述,各种中草药间具有协同作用(相须、相使),颉颃作用(相畏、相恶、相杀)和相反作用(相反),这是将多种中草药配伍使用时应予特别注意的。 三、水产养殖中常见的中草药:1、五倍子:又名倍子,百药煎、百虫仓等,为漆科植物盐肤木的叶上的干燥虫瘿,由五倍子的蚜虫寄生而成。含大量鞣酸,能凝固蛋白质,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杀菌能力强,用于防治白头白嘴病、白皮病、赤皮病、烂鳃病、疥疮病等;也可用于水霉、鳃霉等引起的真菌性疾病; 2、板蓝根:别名靛青根、蓝靛根、大青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含有抗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的抑菌物质,其提取物对病毒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常用于防治水生动物的病毒性疾病、肠炎病、烂鳃病等; 3、穿心莲:又名春莲秋柳,一见喜,榄核莲、苦胆草、金香草、金耳钩、印度草,苦草等。内含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脱氧穿心莲内酯等,有解毒、消肿、抑菌及促进白细胞吞噬细菌等功能。可用于防治肠炎病; 4、大青叶:别名路边青、土地骨皮、山靛青、鸭公青,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叶片。大青叶主要含靛甙、大青叶素、β-固甾醇等,其水煎剂对革兰氏阳性或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作用。常与黄连、桅子、赤芍、金银花等同用,用于防治水产动物的疖疮病、腐皮病、烂鳃病等; 5、贯众:为水龙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多年生草本,主含绵马素、绵马酸等,所含绵马酸对绦虫有强烈毒性,有驱虫作用。可防治鱼类毛细线虫病、许氏绦虫病等; 6、苦参:为豆科落叶小灌木,根、叶入药,有燥湿、杀虫之功,能抗原虫,对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主治体内外寄生虫病,如鱼类中华鱼鳋、锚头鳋、车轮虫、指环虫、三代虫、孢子虫等,以及肠炎病、打印病、竖鳞病、毛霉病等细菌性疾病; 未完待续,静请期待下期分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odaqingyea.com/ldqyzz/9118.html
- 上一篇文章: 每日一药中药知识瓦松
- 下一篇文章: 每日一味中药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