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皮肤科医院 http://m.39.net/pf/a_4658077.html

前言

尖锐湿疣(CondylomaAcuminatum,CA)是由不同基因类型的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表皮生长性病变,发生在男性和女性的肛门生殖器区域,大多发生于8~50岁的中青年人。大约经过半个月至8个月,平均为3个月的潜伏期后发病,该病主要有着长期传染性、容易复发,甚至需反复长时间治疗,它极其影响夫妻感情和患者生活,该病的高复发性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90%的尖锐湿疣与HPV型和6型的感染有关。而HPV6、8、3、33和35等型可见于少部分尖锐湿疣患者,但更多与阴茎、肛门和阴唇等外生殖器的新生物有关。隐性HPV感染也较为常见,但经常伴有自限性。据估,超过50%的人群在其一生中至少感染过一次HPV,但持续的高危型HPV感染是发展为癌前病变及癌的高危因素。目前治疗CA主要手段是彻底去除表面疣体,提高自身免疫力已达到清除病毒的目的。虽然治疗方法较多,但复发率高仍然为临床治疗的难题。第一部分传统医学对尖锐湿疣的认识尖锐湿疣属于中医“千日疮”的范畴,又称“瘙疳”或“瘙瘊”,认为其发病与内因、外因均有关系,其发病机理多为气血失和,腠理不密,房事不洁,或间接接触秽浊之品,湿热淫毒侵入外阴皮肤黏膜,在局部搏结而疣体。由于湿毒为阴邪,其性粘滞,缠绵难去,且容易耗伤正气,导致正虚邪恋,故病情反复,难以治愈。病因病机:由于气血失和,凑理失密,加之房事不洁,感受湿热淫毒和秽虫之邪,毒人营血,复感外邪,内外相搏,内兼湿热,蕴伏血络,日久蕴结肌肤,湿热下注二阴,搏结于皮肤黏膜所致。包括房事不洁、接触外邪、正虚邪恋。《薛己医案》则认为本病“属肝胆少阳经,风热血燥,或怒动肝火,或肝客淫气所致。”《灵枢·经脉篇》谓“虚则生疣”,正气虚,不能鼓邪外出,邪气搏结于皮肤发为疣赘。临床分型:锐湿疣的中医证型分为肝经湿热、脾虚湿盛、气滞血瘀三种。证型出现的频率由高到底依次为:肝经湿热型患者、脾虚湿盛型、气滞血瘀型。主要以肝经湿热型患者和脾虚湿盛型患者为主,提示尖锐湿疣的患病与湿、热有密切关系。①肝经湿热证:疣体红色或灰色,表面潮湿,易于糜烂、渗液,或有恶臭味。伴口苦咽干,溲黄便结,男子包皮过长,女子白带增多。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②气滞血瘀证:疣体暗红或暗紫色,表面较硬,疗程长。常伴有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妇女月经闭止,痛经或经色紫暗有块,乳房胀痛等。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或沉涩。③脾虚湿盛证:湿疣反复发作,疣体色淡或灰暗色,表面湿润或有渗液,有腥臭味。伴纳少,神疲乏力,白带稀薄,小腹有下坠感,尿清长。舌质淡、苔白腻,脉濡数。治疗方法:.外治法:①常用单味鸦胆子或鸦胆子的复方制成油剂、糊剂、软膏直接点涂疣体使之枯萎脱落。②中药方外洗,应用一些具有凉血散结、软坚、祛湿、解毒、增强免疫功能的中药熏蒸、泡洗,例如:丹根、草龙胆、大贝母凉血散结,软坚;八角刺、节节结蕊草、沟子米清热、祛湿、解毒,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增强免疫功能;马苋菜、节骨草、野地骨、靛青根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病毒作用;香头草疏肝理气活血;胡豆莲、野地骨、靛青根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八角刺、鼠尾地榆清热除湿泻火解毒敛疮;野槐、矾石清热燥湿生肌收敛。.针灸:①疣体部位局部麻醉下用火针从疣体顶部直刺至疣体基底部,视疣体大小每个疣体~3次,直至脱落。②疣体部位局部麻醉后,将艾炷放在疣体上点燃任其烧尽,视疣体大小每次~3炷/d,至疣体脱落。③耳针疗法,每次~穴位,每日次,留针半小时。④自体疣体移植治疗:先对一侧的腹股沟区进行消毒,并于腹股沟管下端处实施局部麻醉后切开约0.5-0.8cm的皮肤,并取出浸泡在75%酒精中浸泡的疣体组织,生理盐水冲洗后,将其埋置在该处皮下脂肪中,并采用0号丝线对切口进行针缝合,7日后拆线。3.内服方案:方:王孙30g,吴术0g,涵归尾lOg,金铃子g,红根0g,回回米g,对节草g,沟子米0g,白余粮0g,百穿5g,蓝靛草5g,国老6g。方:对于重症、顽症患者,配以生沟子米60g,蓝靛草30g,涵归尾30g,左壳0g,红蒲根0g,文术0g,户卷0g,陵游5g,笔筒草5g。方3:王孙、冬术、瓜犀、地血、蓝草、蓝靛草、长命菜、白余粮、百穿之巢等,根据病情适当加减。方4:马蓟6g,贵老6g,吴术5g,白余g,中灵草5g,王孙5g。蓝靛草0g,蓝草5g,天鹅蛋5g。每日剂。方5:虾蟆9g,红蓝花9g,涵归尾g,胡穷9g,扯丝皮5g,蓝靛草0g,地血0g,红根5g。腰胁酸痛者加玄胡。对于尖锐湿疣的治疗,中医主张内外兼治,包括中药内服、外洗,中药药膏外涂,针灸治疗等。近年来,许多研究报道证实了中医治疗尖锐湿疣有很好的疗效,但多数报道是从临床观察的角度进行研究,虽有学者认识到了调节机体全身正气,扶正祛毒对该病的治疗有积极意义,但从现有的临床报道看似乎重视不够,大多是专病专方,清热解毒、祛湿散结、杀虫蚀疣类中药堆砌十分突出,很少有辨证论治及不同治法疗效的临床对比观察,因此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曹乃苏.尖锐湿疣中医证型与疗程关系的调查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05.

[]布爱洁尔.中医治疗尖锐湿疣的进展[J].新疆中医药,00,{4}(04):7-73.

[3]司富春,马青.中医治疗尖锐湿疣用药规律分析[J].中医学报,03,8(0):38-40.

[4]戴光敏.尖锐湿疣中医治疗近况[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00,{4}(0):8-8.

[5]高淑芳.中医对尖锐湿疣的诊断及治疗[J].内蒙古中医药,03,3(33):46-47.

第二部分现代医学对尖锐湿疣的认识尖锐湿疣由HPV感染外阴、生殖道引起,90%与HPV6和型感染有关,尖锐湿疣常常混合感染多种HPV型别。HPV6、8、3、33和35型偶见于尖锐湿疣,但更多与外生殖器(如:阴唇、阴茎和肛门)和宫颈的鳞状上皮新生物有关;HPV有00多型,其中大约40多种可以感染泌尿生殖道。大多数HPV感染为无症状,未被发现或亚临床感染。临床表现:)男性好发于包皮、龟头、冠状沟、系带、阴茎、尿道口、肛周和阴囊等,女性为大小阴唇、尿道口、阴道口、会阴、肛周、阴道壁、宫颈等,被动肛交者可发生于肛周、肛管和直肠,口交者可出现在口腔。)皮损初期表现为局部出现细小丘疹,针头至绿豆大小。逐渐增大或增多,向周围扩散、蔓延,发展为乳头状、鸡冠状、菜花状或团块状的赘生物。损害可为单发或多发。色泽可从粉红色至深红色(非角化性皮损)、灰白色(严重角化性皮损),乃至棕黑色(色素沉着性皮损)。少数病人因免疫功能低下或妊娠而发生大体积疣,可累及整个外阴、肛周以及臀沟,称巨大型尖锐湿疣。3)病人一般无自觉症状,少数病人可自觉痒感、异物感、压迫感或灼痛感,可因皮损脆性增加、摩擦而发生破溃、浸渍或糜烂,或有出血,或继发感染。女性病人可有阴道分泌物增多。损害可造成病人的心理负担,如焦虑感等。临床类型:①典型尖锐湿疣:皮损为柔软、粉红色、菜花状或乳头状赘生物,大小不等,表面呈花椰菜样凹凸不平,可带蒂。常见于潮湿且部分角化的上皮部位,如包皮内侧、尿道口、小阴唇、阴道口、阴道、宫颈、肛门,但也可见于腹股沟、会阴等部位;偶见于乳头、口腔,同性行为方式有关②丘疹状疣:皮损为圆形或半圆形丘疹状突起,非菜花状,直径-4mm,见于完全角化的上皮部位。③扁平状疣:皮损稍高出皮面,或呈斑丘疹状,表面可呈玛瑙纹蜡样光泽,有时可见微刺。可见于生殖器任何部位,易被忽略。④亚临床感染:暴露于HPV后,亚临床感染或潜伏感染可能是最常见的后果。亚临床感染的皮肤黏膜表面外观正常,如涂布5%醋酸溶液(醋酸白试验),可出现境界清楚的发白区域。⑤巨大型尖锐湿疣(Buschke-Lowenstein瘤):很少见,具有侵袭性,像疣一样生长,是一种疣状癌。该肿瘤由HPV-6引起,最常发生于未作包皮环切术的男性龟头或包皮,其次发生于肛周皮肤或外阴。尽管组织学表现看起来为良性,但可能侵袭较深,极少数情况可转移到区域淋巴结。所以尽管亦称尖锐湿疣,但本病表现的是肿瘤的生物学特征,治疗方法也不一样,临床诊断中要特别注意。醋酸白试验:用3%-5%醋酸溶液湿敷或涂布于待检的皮损处以及周围皮肤黏膜,在3-5分钟内,如见到均匀一致的变白区域为阳性反应。该试验并非HPV感染的特异性试验,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尚不清楚。局部有炎症、表皮增厚或外伤等时可出现假阳性。醋酸白试验阴性也不能排除HPV感染。临床上较典型的尖锐湿疣及HPV检查阳性的损害中,有7%-9%为醋酸白试验阴性。另一项调查表明,醋酸白试验典型和明显的HPV感染有6%与组织病理的结果一致。而不典型表现仅%一致。如以组织病理的结果为基础,醋酸白试验的敏感性为85%,特异性仅为%。如以核酸印迹法和原位杂交技术为基础,则敏感性为85%,特异性仅为%。治疗方案:、物理治疗:.冷冻:冷冻是治疗CA的常用方法之一,是使用棉签蘸取-96℃左右的液氮反复加压冷冻疣体,超低温冷冻可使疣体组织脱水,进一步使组织坏死、脱落,形成新生上皮组织。冷冻治疗妊娠期CA患者是安全有效的。.CO激光:CO激光是我国治疗CA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CO激光属于红外波段,作用于病变部位有切割、烧灼以及凝固的作用。研究显示,在细胞免疫提高的前提下再行CO激光治疗疣体,既能兼顾祛疣、降低复发率,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痛苦,临床值得推广。.3电离子:电离子治疗的方法是使用金属触头插入疣体附近或疣体内部,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电火花,或极高的电场强度使气体分子电离产生火焰,使疣体气化而消失。这种操作的优点是定位准确、有很好的止血作用,对肉眼可见的疣体有很明确的治疗效果,但因其难以彻底清除HPV亚临床感染和潜伏感染,故这种方法的复发率较高,临床治疗推荐联合其他药物或疗法同步治疗。.4微波:微波治疗是一种利用高频电磁波对病变部位进行干预的治疗方式,是一种非接触的加热方式,微波散发的热量可使湿疣组织中的一些病毒和蛋白质发生凝固,变性的蛋白质失活。采用微波对外阴和肛周CA患者进行治疗,可通过局部的烧灼发挥止血、抗炎的效果,种从而促进病灶局部及其周围组织的修复,使皮损部位完全消失,剟进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5光动力疗法(ALA-PDT疗法):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是以光、光敏剂和氧的相互作用为基础,通过光动力学反应选择性破坏病变组织的一种新的疾病治疗手段。ALA-PDT已成为腔道内(阴道、子宫颈、尿道、肛管)CA的一线治疗方法。、局部用药:.鬼臼毒素: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为CA疾病方面最有效的一线药物之一。鬼臼毒素酊作用于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进而来抑制HPV感染细胞的增殖和DNA的合成,同时通过产生IL-因子,促进巨噬细胞增殖,增强免疫功能作用,使HPV感染细胞发生坏死、脱落,进而达到治疗CA的作用。.咪喹莫特:咪喹莫特是咪唑喹啉胺类药物的一种,目前已被国外相关组织认定为CA的专用药。咪喹莫特是一种免疫增强剂,自身并没有直接的抗病毒功效,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诱导多种与免疫相关的细胞,进而产生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物质,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从而产生免疫应答,进而间接起到抗病毒的作用。.3干扰素:干扰素是常见抗病毒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与靶细胞受体结合,激活靶细胞分泌和释放大量抗病毒抗体。干扰素还对HPV的复制有阻断作用,该药物还可以提高巨噬细胞杀伤力,且可以增强NK细胞功能,实现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从而提高对HPV的杀伤。但因干扰素肌内注射不良反应较大,所以目前多为外用或局部注射使用。3、系统用药:3.卡介菌多糖核酸:卡介菌多糖核酸是从卡介菌提取获得的一种含有多糖、核酸等多种活性免疫原成分的免疫功能调节剂,其可调节机体的细胞免疫以及体液免疫,经过抗原的特异性刺激,Q促进了T淋巴细胞分化增殖,并释放大量免疫因子,卡介菌多糖核酸还可以诱导巨噬细胞及NK细胞产生内源性干扰素,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免疫功能的提高促进了体内病毒的清除。3.胸腺五肽:胸腺五肽可以促进机体分泌干扰素,诱导和促使T细胞分化及成熟,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使CD4/CD8趋于正常,还可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提高自然杀伤细胞的活力。另外,在机体中胸腺五肽还可通过提高cAMP水平,促进T细胞分化,并与T细胞特异受体结合,使细胞内GMP水平升高,从而诱发一系列胞内反应,起到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3.3甘露聚糖肽:甘露聚糖肽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免疫增强剂,具有诱生干扰素和白介素等作用,能激活NK细胞、巨噬细胞,同时还具有调节T、B淋巴细胞亚群的作用。另外,甘露聚糖肽可促使病毒DNA/RNA断裂,抑制DNA复制及病毒蛋白质的合成,从而促使其凋亡。甘露聚糖肽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同时,又能作用于病毒使其凋亡;既治疗了尖锐湿疣的临床症状,又可预防其复发。至今为止还没有清除HPV感染的特效药。该病的治疗主要以祛除局部疣体,减少复发为原则,此外,还需尽可能地去除皮损周围存在的亚临床感染。该病一旦确诊需要立即启动治疗。患者的配偶和性伴侣必须检查和治疗,尤其需注意的是,治疗中应禁止性行为。目前证据表明,现有手段中仍无脱颖而出的治疗方法,仍无哪种方法适合所有患者,复发率较高仍然是目前患者和医生面临的一个大挑战。参考文献:[]尖锐湿疣临床诊疗与防治指南(一)[J].中国艾滋病性病,05,(0):7-74.[]马深,尹方方,汪明.尖锐湿疣治疗进展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00,0(5):04-,06.[3]邵雪杰,谷朝霞.尖锐湿疣的最新治疗进展[J].牡丹江医学院报,09,40(04):0-03.[4]贾妍.尖锐湿疣的西医治疗进展[J].特别健康,00(9):4.[5]何远静.尖锐湿疣的诊疗与防治[J].养生保健指南,00(9):84.第三部分关于尖锐湿疣的系统医学分析.外来病原物质侵入人体(外邪)尖锐湿疣是我国最常见的性病之一,它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后所致的以局部疣状病变为特征的性病。该病主要有着长期传染性、容易复发;人乳头瘤病毒是属于乳多空病毒科的乳头瘤空泡病毒A属,为球形DNA病毒,它能使人体皮肤黏膜的鳞状上皮增殖,通常表现为寻常疣、尖锐湿疣等症状。人乳头瘤病毒是全球范围内一种常见的病毒,它有00多种类型,其中有4种有极高概率引起癌症。人乳头瘤病毒是环状双链无包膜的DNA病毒,大约8Kb,直径约50-55nm,依据其保守序列L区不同有很多基因分型,已经被人们发现的有00多种,HPV根据致病力大小,分低危、高危型。高危型有6、8等,主要导致高度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发生。低危型有6、等,主要引起生殖道、肛门周围皮肤等生殖器疣类疾病和低度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引起尖锐湿疣的HPV型别:主要是HPV6、;其次是HPV6、8、30、4、43、44、45、5、54、55、70等型别。其感染后经过周至8个月不等的潜伏期后可以发展成尖锐湿疣,其典型病理改变为角化过度、角化不全,表皮棘层增厚,真皮浅层血管增生、扩张,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棘层上方和颗粒层出现空泡化细胞等。尖锐湿疣之所以出现这种改变和异常的细胞凋亡存在密切关系,已有研究证实尖锐湿疣凋亡信号Fas、bcl-、Ki-67有表达异常;低危害性的HPV一般仅引起增生性疾病,不会引起恶性癌变;而高危害型HPV特别是持续感染的高危害型HPV可以与宿主细胞进行DNA整合,导致感染部位出现恶性癌变,对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参考文献:[]许慧芳,杜秋燕,刘样满,陈俊杰,王润龙.HPV分型及梅毒与尖锐湿疣复发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性科学,07,6(0):60-63.[]王海飞.尖锐湿疣HPV感染分型及凋亡相关蛋白研究[D].承德医学院,06.[3]杨梅.人乳头瘤病毒知多少[J].健康必读,00():47.[4]马灵.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诊疗方法[N].医师报,0-05-7(C0).[5]黄丹,王紫薇,鞠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诊疗新动向[J].中国临床新医学,0,4(3):45-50.[6]刘晗,柯吴坚,杨立刚.05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肛门生殖器疣治疗指南[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05,(5):40-44..人体组织数量发生变化(阴虚)暂未发现相关变化。3.人体组织数量发生变化(阴盛)典型尖锐湿疣:皮损为柔软、粉红色、菜花状或乳头状赘生物,大小不等,表面呈花椰菜样凹凸不平,可带蒂;扁平状疣:皮损稍高出皮面,或呈斑丘疹状,表面可呈玛瑙纹蜡样光泽,有时可见微刺。可见于生殖器任何部位,易被忽略。巨大型尖锐湿疣(Buschke-Lowenstein瘤):很少见,具有侵袭性,像疣一样生长,是一种疣状癌。因此在尖锐湿疣病变过程中存在局部组织的增生表现。参考文献:[]胡秀.尖锐湿疣的病理特点及临床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06,6(90):93.[]尖锐湿疣临床诊疗与防治指南(一)[J].中国艾滋病性病,05,(0):7-74.[3]马深,尹方方,汪明.尖锐湿疣治疗进展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00,0(5):04-,06.4.人体功能发挥发生变化(阳虚)尖锐湿疣是HPV病毒所致的以局部疣状病变为特征的疾病,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改变;首先有外国研究学者发现,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尖锐湿疣患者中,雌二醇、孕酮的激素水平越高,越容易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并呈依赖性表达,其结果显示,尖锐湿疣患者血清中雌二醇、孕酮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高,而睾酮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同时观察到,复发组患者雌二醇、孕酮的水平在就诊初期明显高于未复发组。说明雌二醇、孕酮与尖锐湿疣有相关性。临床上也发现雌二醇、孕酮水平越高的患者,临床症状越明显,皮损数量也越多,越容易复发。再者有研究表明,尖锐湿疣病情反复发作次数越多,CD4+降低的情况越明显,而CD8+会过度反应,从而抑制淋巴细胞活化,导致免疫能力降低,机体免疫状态在HPV感染所致疾病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机体局部免疫状态的降低是尖锐湿疣复发的机制之一。在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艾滋病等患者中,HPV易持续感染及尖锐湿疣等疾病多发,说明尖锐湿疣发病及HPV难以清除的原因就在于机体不能建立有效的免疫应答反应,方培炫在其研究中发现MyD88(髓样分化因子88)、IRK(白介素-受体相关激酶)、TRAF(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TRAF6(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ASK(细胞凋亡信号调节激酶)等的表达变化说明其相关的TLRs(TOLL样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在低危型HPV致尖锐湿疣的免疫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能影响到下游的JNK信号通路,TLRs的信号传导通路可能在尖锐湿疣的免疫发病机制中是一条重要的蛋白通道。目前有研宄表明,几种致癌病毒可以整合在宿主基因组内,容易被宿主表观遗传机制修饰,并且有时可以利用机制调节其自身的病毒基因表达。其中一种便是人乳头瘤病毒。甲基化作为HPV病毒周期中的重要机制发挥作用。细胞DNA甲基化状态的改变受HPV感染、病毒的基因型、病毒DNA的物理状态及致癌风险的影响;钟秋平的研究结果显示survivin外显子的CpG岛在组织中发生了去甲基化,而在正常组织为甲基化状态。survivin外显子去甲基化和survivinmRNA在CA的阳性表达相关,在CA组织中mRNA阴性表达的均为外显子甲基化。外国研究学者发现,在口腔癌中,survivin表达阴性的组织有83%发生了甲基化,并且survivin外显子的去甲基化和survivin阳性表达相关。据此可以推测,survivin外显子的去甲基化导致survivin在CA的高表达,进而参与的发生发展甚至癌变;然而吴丹丹在其研究中发现DNA甲基化水平在尖锐湿疣患者和正常对照中并无差异,可能DNA甲基化并未参与尖锐湿疣的发生。一个很大的可能是,HPV6和HPV,作为一种低致癌性HPV,其对宿主细胞周期和DNA甲基化系统的干扰较低,其患者的相应酶体系亦保持正常,使得自身未被甲基化。因此对于尖锐湿疣的表观遗传学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找到遗传学方面的改变的相关证据,有利于根本上解决尖锐湿疣的反复发作。参考文献:[]蒋正强,李美芳,王挺.女性尖锐湿疣患者性激素水平状况探讨[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0,9(3):59-60.[]方培炫.低危型HPV所致尖锐湿疣中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等的表达及意义[D].南方医科大学,0.[3]吴国琼,李天资.尖锐湿疣57例免疫分子水平变化的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0):53-54.[4]严旭,周永勤,黄友敏.尖锐湿疣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和抵抗素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00,04(6):74-75.[5]张华.TLR4和MyD88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D].郑州大学,08.[6]刘源.Toll样受体、4在尖锐湿疣患者皮损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D].遵义医学院,.[7]吴丹丹.DNA甲基化在尖锐湿疣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研究[D].云南大学,07.[8]钟秋平.尖锐湿疣组织survivin基因外显子甲基化的研究[D].中南大学,.[9]梁思,刘跃华,王宝玺,左亚刚.EVER基因甲基化在尖锐湿疣发病中的作用[J].中国性科学,03,(0):45-46+5.5.人体功能发挥发生变化(阳亢)暂未发现相关变化。6.血液交换功能发生减弱(血瘀)CA的诊断分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临床诊断的患者均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常在皮肤黏膜部位出现多发性乳头瘤样或疣状损害,在生殖器温度较低且干燥部位的损害常表现为小而扁平状,而在温热、湿润部位者常呈丝状或乳突瘤状,初发时为少数微小淡红色丘疹,渐增大及增多,表面凹凸不平,湿润而柔软#呈大小不等的乳头样,部分可融合成大团块呈菜花样突起,红色或污灰色,其根部常有蒂,易发生糜烂、渗液,触之易出血,宫颈CA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部分有白带增多、带血、接触性出血及宫颈肥大、充血、糜烂等慢性宫颈炎的表现。在血液流变学上,尖锐湿疣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显示高粘血症:全血粘度、低切还原粘度和纤维蛋白原均显者高于正常对照组,这可能由于在炎症产物作用下血细胞的聚集性增强,同时易激活纤维蛋白原,使其在血浆中形成网状结构,并且能在红细胞之间起桥梁作用,这样引起全血粘度增高,血液流变学异常可导致血液循环与微循环的障碍,引起组织缺血、缺氧、代谢和功能失调等一系列严重后果,患者的高粘血症,影响了患者患处局部的血循环和微循环,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加重,符合一般炎症反应所表现的血液流变学改变的特点。因此该病的发病过程存在血液交换障碍。参考文献:[]张峥嵘,姜敏敏,熊振虹.阴道镜检查在外阴尖锐湿疣合并宫颈尖锐湿疣中的诊断价值[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4}(0):53-55.[]叶加健.男性尖锐湿疣患者血液流变学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4}(08):9.[3]李章,高镇松.男性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及血液流变学特点[J].中华中西医杂志,,5():-.[4]李敏.VEGF、HIF-α和MMP-9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D].河南:郑州大学,.7.气体交换功能发生减弱(气滞)缺氧诱导因子-(HIF-)是在缺氧条件下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的一种转录因子,参与机体对缺氧的反应,而缺氧是HIF-表达最主要的调节因素。HIF-α是HIF-的功能亚基,其蛋白质水平和活性决定HIF-的活性,具有调控细胞氧平衡和诱导缺氧基因表达的功能。HIF-α在缺氧状态下通过影响其他因子的表达保护组织细胞减少损害,其中最重要的因子是VEGF,HIF-α能活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的转录和上调VEGF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血管生成,增加组织氧供,共同参与组织对缺氧的适应;研究发现,HIF-α和VEGF在CA组和正常对照组中均有表达,但CA组中HIF-α和VEGF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HIF-α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二者的高表达促进了CA的发生和发展。推测在CA的快速生长过程中造成局部组织的相对缺氧状态,HIF-α基因被激活并导致HIF-活性增加,从而诱导VEGF的过度表达。研究显示CA组的微血管密度(MVD)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随着MVD的升高HIF-α和VEGF的表达均增加;HIF-α和VEGF的表达与CA组织MVD均呈正相关,表明两者在CA血管形成的过程发挥重要作用。HIF-α可能通过调控VEGF的表达促进CA的血管生成以适应局部缺氧的微环境,满足CA生长代谢的需要。参考文献:[]顾霞,赵敏,王平义,等.低氧诱导因子α与低氧相关疾病信号通路的关系[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0,5(8):84-89.[]肖汉龙,陶娟,王育珏,刘辉峰,安湘杰,涂亚庭.缺氧诱导因子-α和环氧合酶-在尖锐湿疣中的表达[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0,8(0):-69.0[3]李敏.VEGF、HIF-α和MMP-9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D].郑州大学,.[4]肖汉龙,陶娟,王育珏,刘辉峰,安湘杰,涂亚庭.尖锐湿疣组织中HIF-α,VEGF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0,6(08):77-79.[5]华夏,张谊芝.尖锐湿疣和鲍恩样丘疹病皮损中人乳头瘤病毒的检测与缺氧诱导因子-α和survivin的表达[J].临床皮肤科杂志,0,40(05):78-80.8.体液交换功能发生减弱(湿阻)CA的体液交换障碍主要表现在局部及微观层面:在CA的组织学检查中可以看到表皮呈乳头瘤样增生,棘细胞层高度肥厚,棘细胞层中上层和颗粒层细胞可见明显的空泡形成,核浓缩深染,核周有透亮的晕(凹空细胞),真皮乳头血管扩张,并见较多淋巴细胞浸润;组织细胞在受HPV病毒感染后,上皮细胞发生增殖、分化,造成局部组织一个相对缺氧的环境,造成局部组织的微循环障碍,进而引发周围组织细胞的水肿、变形;临床则表现为初发时为少数微小淡红色丘疹,渐增大及增多,表面凹凸不平,湿润而柔软,呈大小不等的乳头样,部分可融合成大团块呈菜花样突起,红色或污灰色,其根部常有蒂,易发生糜烂、渗液,皮损裂隙中常有混浊的浆液或脓性分泌物,散发恶臭;因此CA的发病中存在着局部的体液交换障碍。参考文献:[]张峥嵘,姜敏敏,熊振虹.阴道镜检查在外阴尖锐湿疣合并宫颈尖锐湿疣中的诊断价值[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4}(0):53-55.[]胡秀.尖锐湿疣的病理特点及临床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06,6(90):93.[3]杨庆春.尖锐湿疣的病理改变与组织学图像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4}(04):-3+4.[4]李连宏,王华新,孙雷,石宇,郑仁恕,吕申,唐建武,郑明男.尖锐湿疣临床病理诊断的探讨——附50例病理诊断结果[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4}(04):6-8.9.食物交换功能发生减弱(肠滞)肠道菌群作为人体微生态环境的一个部分,对维持身体健康、保障人体正常生命活动起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参与了多种生殖系统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肠道菌群对女性的阴道微生态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健康的肠道菌群被视为机体健康的确切原因,肠道菌群构成的改变和菌群不平衡与健康状况的改变密切相关;当阴道微生态失衡或外源性病原体入侵时,可导致疾病发生。外国研究学者研究发现,HPV感染组阴道乳酸杆菌百分比(均值47%)显著低于HPV未感染组(均值77%);在异卵双生的孪生体中,阴道微生物群惰性乳酸杆菌的大量减少与HPV感染显著相关;HPV感染与多种阴道微生物密切相关,特别是纤毛菌,可视为HPV感染的微生物标记。横断面研究显示,与HPV阴性组相比,HR-HPV阳性组阴道菌群的多样性和组成更为复杂;HR-HPV阳性组的阴道乳酸杆菌属减少,加德纳菌属含量增加。另有meta分析结果提示,HPV感染与细菌性阴道病相关,同时,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的阴道菌群变化也主要表现为加德纳菌属大量增殖。除加德纳菌属含量增加外,普氏菌属、奇异菌属、厌氧球菌属、拟杆菌属、不动杆菌属等厌氧菌属也在感染组中富集。厌氧菌的过度生长,抑制了产HO乳酸杆菌的生长,减少了HO及乳酸等代谢产物的产生,降低了阴道局部抗感染能力。参考文献:[]江楠,马瑞红,夏天等.肠道菌群与生殖系统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00,40():-05.[]邓燕杰,肖冰冰,瘳秦平.中国妇产微生态学研究进展概述[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09,3(0):60-63.[3]潘敏,沈国松.阴道微生态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0,{4}(03):37-38.[4]关怀,管滔,管金珠,郭艳杰,刘晓峰.微生态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J].人民军医,09,6(0):86-89.第四部分系统医学对尖锐湿疣坐标比例的分析经过上述对尖锐湿疣的系统医学分析可以得到关于尖锐湿疣的各坐标的关系:阳虚(炎症因子的刺激、表观遗传学的改变)+外邪(HPV感染)+血瘀(微循环的血液障碍、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气滞(微循环缺氧、缺氧诱导因子的活化)+湿阻(局部水循环障碍)+肠滞(肠道菌群、阴道微生物环境改变)+阴盛(局部组织增生)。第五部分系统医学对于尖锐湿疣的治疗原则根据系统医学对系统性硬化病的分析图谱,我们可以得出针对该病的治疗原则:.增强人体功能发挥(温阳);.祛除外来病原物质(祛邪);3.增强血液交换功能(活血);4.增强气体交换功能(理气);5.增强体液交换功能(祛湿);6.增强肠道交换功能(通肠);7.消除人体多余组织(消阴);.增强人体功能发挥(温阳)推荐的温阳补益类药物,包括黄芪、羌活、防风、甘草、干姜、细辛、人参、桂枝、麻黄、附子、党参、白术、荆芥、肉桂、升麻、徐长卿等等。药理实验研究证明,大多数温阳类药物具有不仅有提高机体功能的作用,还具有抗炎等其他作用,如黄芪具有抗菌、抗炎、抗抑郁、镇痛、抗癌、抗氧化、增强免疫力、促生长等药理作用;羌活具有消炎、镇痛、解热、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抑菌、促进脑部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促进肠道蠕动及改善肠胃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炙甘草具有调节免疫、抗炎、抗抑郁、抗癌、抗心衰、抗心律失常等药理作用。鬼臼毒素、咪喹莫特、干扰素、卡介菌多糖核酸、胸腺五肽、甘露聚糖肽。参考文献:[]朱伟.回阳固元方扶正作用对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细胞凋亡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06.[]余逸南,余炅,陈虹洁等.扶正抗疣汤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临床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7(3):33-34.[3]王智.从免疫功能的变化探讨扶正解毒方法治疗女性尖锐湿疣的机理[D].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4]姜立伟,邓延玉,肖春芳,易倩,孙之中.贞芪扶正胶囊佐治对气阴不足型尖锐湿疣疗效及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影响[J].中国性科学,09,8(04):37-40.[5]尖锐湿疣临床诊疗与防治指南(一)[J].中国艾滋病性病,05,(0):7-74.[6]马深,尹方方,汪明.尖锐湿疣治疗进展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00,0(5):04-,06..祛除外来病原物质(祛邪)能够祛除外来病原物质的常用药物有:黄芩、黄连、菊花、大青叶、大黄、夏枯草、金银花、连翘、板蓝根、蒲公英、贯众、虎杖、射干、淡竹叶、紫花地丁、败酱草、芦根、桑叶、青蒿、马鞭草、牛蒡子、鱼腥草等。莫西沙星、克林霉素、阿维A胶囊、更昔洛韦等。参考文献:[]齐玲.解毒消疣饮内服联合复方硝矾方外洗降低尖锐湿疣复发率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09.[]冉雪梦,孙选,薛辉.清热解毒方治疗女性复发性尖锐湿疣的临床研究[J/OL].中医临床研究,{3},{4}{5}:-3[0-07-].[3]朱杰,陈君.凉血败毒方熏蒸坐浴联合激光手术治疗肛周尖锐湿疣43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00,7(03):-.[4]孙五星.阿维A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多发性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06,7(06):-07.[5]贾淑青,方锐华,莫金雪.莫西沙星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合并尖锐湿疣的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临床观察[J].中国性科学,08,7(06):40-43.[6]吴迅.更昔洛韦静脉滴注联合尿道电切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J].中国性科学,,7(0):3-4.3.增强血液交换功能(活血)推荐的活血化瘀类药物,包括川芎、鸡血藤、当归、桃仁、红花、丹参、王不留行、赤芍、葛根、白茅根、牡丹皮等等。中医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及药理研究发现活血化瘀类药有明显改善微循环作用,例如川芎具有扩张血管、解除血管痉挛、抗血小板聚集;当归具有解痉镇痛、抗炎抗肿瘤抗氧化、神经保护、调节血脂、阻止血小板凝聚,延长血凝时间,预防血栓形成,降低血液黏滞性、抗氧化、消除自由基的作用;鸡血藤是一种活血、补血、通络的传统中药,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其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炎抗氧化抗血栓、促进造血、降血脂、肝损伤的保护、镇静、催眠等作用。针对尖锐湿疣现代医学暂无相关药物推荐。参考文献:[]任俊杰,刘丽.活血祛疣汤联合他咪喹莫特软膏在尖锐湿疣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性功能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09,8(04):0-.[]胡萍,蔡勤华,杨文,徐佳,温洁,王针织,李娟,杨莉,顾青.消疣汤治疗尖锐湿疣及对复发率的影响[J].陕西中医,0,33(0):56-57.4.增强气体交换功能(理气)推荐的行气类药物,例如柴胡、陈皮、枳壳、藿香、紫菀、款冬花、厚朴、枳实、桔梗、青皮、木香、苏叶、苏子、香附、郁金、草果、豆蔻、槟榔、砂仁、莱菔子、香橼、佛手、薄荷、荔枝核、玫瑰花等等。香附行气活血,为“气中血药”,还能祛疣。针对尖锐湿疣现代医学暂无推荐用药。参考文献:[]卜璋于,吴黎明,俞小虹,刘珏,邓琳.柴胡解毒汤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和机制探讨[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09,4(06):68-.[]杨建胜.自制蚀疣糊与香附合欢汤治疗尖锐湿疣4例[J].皮肤病与性病,00,{4}(03):48-49.5.增强体液交换功能(祛湿)推荐的祛痰或祛湿类药物,包括半夏、茯苓、苍术、泽泻、薏苡仁、葶苈子、佩兰、桑白皮、大腹皮等。针对尖锐湿疣现代医学暂无相关祛湿类药物推荐。参考文献:[]顾明明.加味土茯苓汤熏洗治疗外阴尖锐湿疣97例[J].中国医学创新,0,9(6):3-3.[]司富春,马青.中医治疗尖锐湿疣用药规律分析[J].中医学报,03,8(0):38-40.6.增强肠道交换功能(通肠)推荐药物有:番泻叶、芦荟、大黄、芒硝、芦荟、火麻仁等。现代动物药理实验表明,肠道菌群紊乱大鼠在给予适当剂量的大黄后,加快游离菌群的排出,抑制细菌移位,进而调整生理性细菌、条件致病菌、病原菌等菌群数量,改善肠道菌群紊乱。针对尖锐湿疣菌群失调可予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亦或是粪菌移植对症治疗。参考文献:[]王芝敏,姚智全,李智芬.三黄膏为主治疗女性尖锐湿疣34例[J].陕西中医,00,{4}(06):.[]瞿慧琴,张柏岳,段智璇,田维毅.,口服大黄与肠道菌群的相互影响[J].亚太传统医药,07,3(3):39-40.7.消除人体多余组织(消阴)现代药理学对清热解毒类中药和以毒攻毒类中药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发现这两类中药均有非常明确的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白花蛇舌草作为一种常用的抗肿瘤中药,在临床上应用较广,作用效果明显且毒副作用较小。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与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增强免疫作用,调节相应的蛋白表达水平和调控影响多种肿瘤信号通路等方面有关。推荐药物:白花蛇舌草、夏枯草、黄药子、山慈菇、蜈蚣、全蝎等等。现代生物医学对于典型的巨大的尖锐湿疣时可以手术治疗,小型的以激光、冰冻、光动力等治疗为主。参考文献:[]朱仁山.去疣汤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36例[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00,0(0):50-5.[]江光明.疣毒净制剂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临床与机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00.[3]吴茂烟,吴小义,李春红.二氧化碳激光联合干扰素局部注射治疗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0,34(3):5-6.[4]胡亚民.高频电刀手术切除联合干扰素治疗女性生殖器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00,3(6):55-56.第六部分系统医学对尖锐湿疣的治疗.系统医学治疗尖锐湿疣的图谱依据系统医学对尖锐湿疣的分析得到的诊断图谱如下:根据诊断图谱得到的治疗图谱如下:针对消阴治疗,若疣状赘生物较大,典型时可予消阴处理,包括用药或手术治疗;若未见明显疣状赘生物,或局部组织增生不明显时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清除病毒对症治疗为主,可暂缓祛疣治疗。.传统医学对尖锐湿疣治疗拆方分析.柴胡解毒汤:柴胡5g、黄芩0g、茵陈蒿5g、土茯苓g、风尾草0g、紫河车5g、半夏5g、土鳖虫g、茜草0g、苍术0g、海螵蛸0g、叶下珠0g黄芩0g、茵陈蒿5g、风尾草0g、叶下珠0g-紫河车5g--土鳖虫g、茜草0g、海螵蛸0g柴胡5g半夏5g、土茯苓g、苍术0g-治疗组病例和复发率和复发次数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组病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口服柴胡解毒汤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的CA病例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百分率升高,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降低;CA病例外周血清IL-、IL-、IFN-γ增多,IL-0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从图谱可知,该治疗方案缺少温阳和通肠两个坐标,降低了机体抗炎效果。参考文献:[]卜璋于,吴黎明,俞小虹等.柴胡解毒汤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和机制探讨[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09,4(6):68-..清热解毒方:金银花30g、木贼草30g、板蓝根30g、土茯苓30g、大青叶30g、紫草30g、薏苡仁30g、白花蛇舌草30g、虎杖30g,连翘5g、黄柏5g、苦参5g、当归5g、赤芍5g、莪术5g,生甘草0g金银花30g、木贼草30g、板蓝根30g、大青叶30g、白花蛇舌草30g、连翘5g、黄柏5g---生甘草0g紫草30g、虎杖30g,当归5g、赤芍5g、莪术5g-薏苡仁30g、苦参5g-观察组经过首次CO激光治疗并外用中药后,47例治愈未复发,对于复发患者再次CO激光治疗并外用中药后,治愈5例,无效例;对照组单用CO激光治疗,治愈3例,再次治疗后,治愈例,无效8例。两组复发率比较,观察组为(.9%,/53),对照组为(5.4%,8/5),观察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从图谱可知,上述方案缺少理气和通肠两个坐标,温阳效果明显不足,抗炎效果欠佳。参考文献:[]冉雪梦,孙选,薛辉.清热解毒方治疗女性复发性尖锐湿疣的临床研究[J/OL].中医临床研究,{3},{4}{5}:-3[0-07-].3.现代医学对尖锐湿疣治疗的拆方二氧化碳激光联合干扰素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b,皮下注射,3d/次-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b----二氧化碳激光+干扰素,对照组治疗方案单用二氧化碳激光;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75%;T细胞亚群和调节性T细胞变化对比:治疗前,组CD4+、CD8+、CD4+/CD8+比值以及Th/Th比值和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CD4+、CD8+低于对照组,观察组CD4+/CD8+比值以及Th/Th比值和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情况对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9%;该治疗方案缺失了祛邪、理气、活血、祛湿、通肠等多个坐标,仅仅是解决了疣状赘生物的表现,深层次的局部组织的微循环障碍仍然未能得到有效改善,炎症因子仍然持续存在。4.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的拆方分析活血祛疣汤联合咪喹莫特软膏治疗:活血去疣汤的组方有:升麻5g、煅龙骨5g、红花g、凌霄花g、煅牡蛎5g、板蓝根5g、白芷g、大青叶30g、薏苡仁30g、白花蛇舌草5g,5%的咪喹莫特乳膏涂抹患处板蓝根5g、大青叶30g、白花蛇舌草5g-煅龙骨5g、煅牡蛎5g升麻5g、5%的咪喹莫特乳膏红花g、凌霄花g、白芷g-薏苡仁30g-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用咪喹莫特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功能评分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图谱可知,该方案的治疗搭配较为合理,但是仍缺少理气和通肠两个坐标,抗炎治疗的效果便降低了。参考文献:[]任俊杰,刘丽.活血祛疣汤联合他咪喹莫特软膏在尖锐湿疣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性功能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09,8(4):0-.5.系统医学推荐用药方案对于尖锐湿疣个体小时:白花蛇舌草35g黄柏8g皂角刺57g、荜茇8g、徐长卿8g、秦艽8g、甘草4g川芎8g、三棱8g、莪术8g柴胡8g、枳实8g土茯苓35g制大黄4g对于尖锐湿疣体积较大者:板蓝根8g、黄芩8g黄芪57g、制附子8g(先煎小时)、桂枝8g、干姜8g、甘草4g川芎8g、三棱8g、莪术8g柴胡8g、枳实8g土茯苓35g制大黄4g激光手术/手术切除系统医学用药方案完全按照疾病诊断分析用药,完全覆盖疾病本身的病理变化,从根本上解决了该病发病过程的伴随症状及病理改变。第七部分结语目前CA在我国仍然是多发的性传播疾病。该病主要有着长期传染性、容易复发,甚至需反复长时间治疗,它极其影响夫妻感情和患者生活,该病的高复发性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一般来说,物理治疗仍是主流治疗方法,针对治疗后复发率高,我们可以联合局部药物的治疗;特殊人群如孕产妇,要选用安全性较高的药物;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要联合系统药物治疗;易感人群,及时接种疫苗。当前治疗手段虽多样化,但都有相对局限性,现有的许多临床用药方案和临床数据都支持中医药在该病的治疗中起到的作用,中药组方的多靶点、多效应可以很好的提高人体免疫力,抗击相关病毒造成的炎症反应和病理变化,同时中药中的抗病毒、抗肿瘤等成分能很好的抑制病毒甚至排出体外,减小疣体体积,缩小病变范围。因此运用系统医学能很好的看清疾病的本质变化,针对性的、合理性的使用相关药物,精准有效的实施治疗,提高患者的获益度。

绿洲系统医学研究所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odaqingyea.com/ldqyzz/7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