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蓝染植物
板蓝资料 板蓝(Baphicacanthuscusia)来自于爵床科,板蓝属,别名马蓝。Baphicacanthus,baphe染色法,指植物体可提取蓝色染料。 草本,多年生一次性结实,叶柔软,纸质,穗状花序直立,产广东、海南、香港、台湾、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福建、浙江。 常生于潮湿地方。孟加拉国、印度东北部、缅甸、喜马拉雅等地至中南半岛均有分布。 本种的叶含蓝靛染料,在合成染料发明以前,我国中部、南部和西南部都栽培利用。因适应性强,现在上述地区多已还归野生。 根、叶入药,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效,可预防流脑、流感,治中暑、腮腺炎、肿毒、毒蛇咬伤、菌痢、急性肠炎、咽喉炎、口腔炎、扁桃体炎、肝炎、丹毒。 纳:根、叶治扁桃腺炎,痈肿疖毒,淋巴疖炎,喉炎,菌痢,胆囊炎,腮腺炎,口腔炎,头晕,头痛,发热,咳嗽,跌打,疮疖,疼痛《滇药录》。 大青叶,蓝靛叶,马蓝:叶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感冒,肺炎,急性肝炎,热病发斑,疔疮肿毒,蛇咬伤。 皇慢:用于清热解毒,消炎杀虫《傣医药》。 家靛叶:全株治疗头晕头痛,发热、咳嗽《版纳傣药》。 根用于头晕头痛,发热咳嗽《傣药录》。 加欧你:根、叶治热毒引起的脓肿,治腮腺炎。 窝额:根、叶主治热经,快经,哑经引起的发烧,大汗,腮腺炎,各种热毒所致脓肿《苗药集》。 开头 文中的板蓝是在昆明金殿的一个小温室里面遇见的,我们常吃的板蓝根颗粒是十字花科菘蓝的根。提取蓝靛的植物较多,我们来看他们之间的关系。 错乱发生 从作物本身的特性分析,蓼蓝、菘蓝对环境适应性很强,一些地区也会同时培植两种蓝染植物。 地方口语中多用“大蓝”、“小蓝”、“大青”、“小青”等进行分别,这在实际操作中或许并不容易出现混淆,但一旦将地方习用名载入书籍,各种错乱便随之发生。 板蓝根的药用成分与染蓝时能为织物上色的有效物质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蓝草往往同时也是中药,所以对蓝草的具体品种进行辨识很早便成为医药领域需要解决的疑难。 板蓝根 “苏恭以马蓝为木蓝,苏颂以菘蓝为马蓝,宗奭以蓝实为大叶蓝之实,皆非也”。 一般说来,中药板蓝根指的是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根茎,但爵床科植物板蓝的根在南方很多地区的俗名也是板蓝根; 虽然多种药典都指明“大青叶”为菘蓝的干燥叶,不过作为地方习用药的大青叶却各不相同,不仅蓼蓝、马蓝、木蓝榜上有名,包括蓼科的土大黄、马鞭草科的大青等多种植物的叶子也会被当作大青叶使用。 蓝草别名 山蓝,爵床科,又名马蓝,板蓝。 菘蓝,十字花科,又名茶蓝。 木蓝,豆科,又名吴蓝、冬蓝。 蓼蓝,蓼科。 制靛植物 一般说来,染色用的蓝靛是由吲哚酚氧化而来,因此凡是浸出液中含有游离吲哚酚、吲哚甙的植物,理论上均可用以制靛。 “自然界中含有吲哚甙的植物远非五种,它们分布在以下科、属的多个不同的种之中:十字花科的菘蓝、草大青、甘蓝;豆科的木蓝、野百合; 蓼科的蓼蓝、杠板归;爵床科的马蓝;马鞭草科的路边青;远志科的远志;兰科的鹤顶兰和虾脊兰。 常见蓝染植物 中国目前比较容易见到的蓝染植物实际只有4种,现分列如下:蓼蓝,蓼科蓼属。蓼蓝生命力旺盛、适应性强,从温带到亚热带广有分布。 蓼蓝人工驯化的历史很长,一般说来,它也是中国最早被记录的蓝染植物,《诗经》中反复咏叹的“蓝”据信所指便是蓼蓝。 菘蓝,十字花科菘蓝属。菘蓝外形类似白菜和油菜。它目前更为人熟知的身份是药物,常用中药材大青叶和板蓝根分别是菘蓝的叶片和根茎。 北方地区目前种植仍多,但主要用于制药。菘蓝比较适合温带地区种植,它生长期短,生产效率高,所以能在全国大面积推广。菘蓝同时也是欧洲传统上最主要的蓝染植物。 木蓝,豆科木蓝属。木蓝是一种开粉紫色花朵的小灌木,因为枝干呈木质化,所以以木蓝名之。因为花、叶和果实都跟同属豆科的槐树有类似之处,又称槐蓝。 台湾地区曾引种木蓝,制成蓝靛后出口大陆。黎族人民过去经常采集野生木蓝为棉织物上色,当地民间一般称之为假蓝靛。 但目前看来,除海南外,用木蓝制靛在中国其他地区似乎都不常见。 板蓝,爵床科板蓝属。板蓝性喜潮湿,多生于亚热带地区的林边地带,主要分布在印度东部、东南亚、中国西南到东南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在中国大陆,很多介绍传统蓝染植物的论文中都会提到爵床科的马蓝,但是按照最权威的《中国植物志》的记载,只有板蓝属的板蓝才含有靛蓝成分,它和马蓝虽然有很近的亲缘关系,但仍然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属。 目前绝大多数介绍蓝染植物的论文和书籍仍把板蓝记作马蓝,这可算是相关研究中广泛存在的问题。 制靛工艺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曾记载:“南人掘地作坑,以蓝浸水一宿,入石灰,搅至千下,澄去水,则青黑色。亦可干收,用染青碧”。 即便是在南方地区最炎热的夏天,只浸泡一晚的时间便能制靛,除了含水量最高且很容易水解的菘蓝之外,其他品种几乎都不可能,这种制蓝法所用的蓝染植物应该只能是菘蓝。 一般说来,蓼蓝和菘蓝对气候要求并不苛刻,很多地区都可培植,但其叶片的结构和成分的差异决定在浸泡时间上有很大的差别。 北京蓝靛厂地区曾流传如下说法:“明永乐年间,这里地洼水清,宫内派力役在此种植大片的蓼蓝、山蓝和菘蓝草,草出后,将其叶子铺在板上,渍之以水,使起酵发热,待至干燥,上下搅和,又渍水发酵,如是多次,至酵全息,则成暗青黑色,谓之蓝靛。该地因加工蓝草制作颜料,故称靛园厂、打靛厂和蓝靛厂。” 这条记载收录了3种蓝染植物,蓼蓝和菘蓝确实是北方地区最常种植的蓝染植物,而山蓝所指可能并非板蓝而是木蓝。 因为积温不足,北方地区种植爵床科的板蓝应该有不小的难度,而木蓝属植物在北京和河北是有自然分布的。 结尾 板蓝的介绍就到这里啦,我们来梳理一下,《本草纲目》中的菘蓝、板蓝、大叶冬蓝所指的都是现在的菘蓝。 而《天工开物》中的菘蓝指的却是现在的板蓝,两本经典文献把现在称为菘蓝的植物都记作马蓝。 虽然很多文献都记载蓝草有5种,但蓝染植物沿用至今的只有蓼蓝、木蓝、菘蓝、板蓝4种。 简单地说,木蓝是一种叶子“如槐”的小灌木。蓼蓝同样特征明显。菘蓝的特点是“叶如苦荬”或“叶如白菘”。 这三种作物一般都用种子繁殖,用扦插法繁殖的蓝草只有板蓝一种。 植物本身的组织结构及有效成分的差异,决定了不同种类的蓝草要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 菘蓝所需浸泡时间最短,板蓝枝叶内丰富的汁液也很容易析出,在国际上一般认为是最优秀的蓝染植物。木蓝浸泡打靛的时间则要相应延长。 种植和利用历史最为久远的蓼蓝,除了南通等地偶有栽培外,目前已经很难在民间见到。 丝绸与棉布两类织物的上色差别很大,丝绸很容易着色,而要为棉布上色往往需要在碱性染液中长时间多次浸染。 服装材质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染料植物的选择和使用方法的演变。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白癜风要注意什么北京看白癜风最正规医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odaqingyea.com/ldqyzz/3023.html
- 上一篇文章: 每日一练中药
- 下一篇文章: 眼睑异常可以看出你全身疾病亦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