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03-

沉迷潋滟春色

Springisdreamseason

总有一片故土让我们眷恋,总有一种荣耀使我们扬帆。华冠杯“我爱蓼兰·我有话说”有奖征文比赛活动开启以来,如春风拂过一池春水,激起层层涟漪。活动开展以来,征文雪片般飞来,内容精彩纷呈。或抒发浓浓的乡愁依依,或缠绵于一草一木的心灵感动,或记录投身家乡创业的激情,或目睹小镇岁月如歌的驰骋,或倾情书写诗与远方的憧憬……大美蓼兰,我们一起携手远行!为平度“会客厅”展现蓼兰锦绣和风景!今天分享的是文章《我心中的蓼兰》,隔山隔水隔不断乡情,时长时短阻不住乡恋。

Hello,Spring

Springiswhenyoufeellikewhistlingevenwithashoefullofslush.——DougLarson

春色潋滟,陶醉于你

  蓼兰是我的家乡,生我养我的地方。家谱记载,洪武年间,始祖自山西洪洞县石家林迁至泽山之阳,胶水之左,为今平度马家沟一带,到我这代已历二十世六百年,而自平度城西再迁蓼兰也已十世有三百多年了。三百年前兄弟二人到蓼兰,至今蓼兰石姓后人也不过二三十户人家,可见世事艰辛。而我之后,已经见到重孙辈,可谓前途似锦。

  生于年的我,与蓼兰息息相关,生生相依。蓼兰的欢乐是我的欢乐,蓼兰的痛苦是我的痛苦。童年无忧无虑,爬树跳崖,六十年代初的饥饿,文革时期的乱相,都一一印在脑海里。

  年1月,我高中毕业回乡参加集体生产。初任柴油机手,为了学习挂带,手掌被搓去一片肉皮。寒夜中蹲在草棚里看着“突突”呜叫的柴油机带动着水泵抽出清亮的井水,缓缓流向麦田,心里泛起一阵喜悦。后任棉花技术员,从两片子叶开始到棉桃开裂前,每天背一个喷雾器,防治蚜虫红蜘蛛棉蛉虫,早饭中餐都是吃在地头。印象最深的是参加农田水利建设,从西吴家到东吴家大洪沟,现河两岸红旗飘飘,人山人海,自冬至春无论风雪,都在挖沟修路平整地面,一把新铁锨用不到春耕已磨去过半,留下一手老茧。蓼兰的沟沟路路,都见证了那个时代的奋斗。我有幸参与了那场改天换地的运动,想到曾为改变蓼兰的面貌流淌过汗水,心里就泛起一阵甜蜜。时世沧桑,时光已过去快五十年了,仍忘不了那段岁月。再后来,我任了近五年民办教师,于年10月考入山东大学,离开了亲爱的家乡蓼兰,年7月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工作。在我远离故乡时,是亲人师长予我力量,是家乡亲情给我鼓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珍惜生活,努力工作,对得起生我养我的蓼兰,是我的信念。即使现在已经退休了,我仍   回想离乡的几十年,无论走到哪里,永远不能忘记的是蓼兰,无论何时,梦萦魂绕的是蓼兰。我惦记着蓼兰的父老乡亲,挂念着那一方水土。那里是我永远的爱,那里是我终生的情。

  隔山隔水隔不断乡情,时长时短阻不住乡恋。蓼兰,永远拔不出的根,永远割不断的念。愿蓼兰永远田肥水美,人欢马叫,充满希望,幸福安康!

作者简介

石京学,年生,蓼兰镇幸福村人。年考入山东大学,年毕业分配到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历任书记员,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助理检察员,副处长,助理研究员,处长,副厅长,研究员,中国检察官协会专职副秘书长。

小编提醒您,华冠杯“我爱蓼兰·我有话说”有奖征文活动正在火爆进行中,欢迎大家积极参与投稿。详情请戳:华冠杯“我爱蓼兰·我有话说”有奖征文比赛来了,大奖等你拿!记得划到文末点击

分享给大家伙哦

发出蓼兰好声音,传播蓼兰正能量

猜您喜欢

●春风不及你的美—蓼兰

●靶向攻坚,蓼兰迎来春暖花开

●情系蓼兰为畜牧富民添彩

●蓼兰赋

幸福蓼兰服务万家

策划:张丽敏、荆新远、高源、段存旭

图文来源:党政办

文字:石京学

编辑排版:杨会芳

投稿邮箱:liaolanweixin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odaqingyea.com/ldqyyf/7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