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说中药板蓝根原来这么多年,都吃错了
治疗白癜风有效方法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690626.html 眼前的“蓝”不是“蓝”, 你说的“草”是什么“草”? 《荀子·劝学》中有名言“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可是,“青”怎么能取于“蓝”呢? “青”就是“青色”,古时候叫“靛青”,现在也叫“靛蓝”,是一种蓝中带紫的颜色。 而“蓝”却不是“蓝色”,而是指可用作染料的草本植物,统称为“蓝草”。《说文解字》中说:“蓝,染青草也。”《诗经》中也有“终朝采蓝,不盈一担”的诗句,说明春秋时人们就已经采集蓝草用于染色。 《本草纲目》中记载:“蓝凡五种,各有主治,蓼蓝叶如蓼,菘蓝叶如白菘,马蓝叶如苦荬,俗中所谓板蓝者,吴蓝长茎如蒿而花白色,木蓝长茎如决明。谓其茎叶皆深青,故名。” ▲蓼蓝、吴蓝、菘蓝、马蓝、木蓝 其实,自然界中能用于染色的蓝草远不止上述5种,还有大青、路边青、甘蓝、野百合、杠板归、远志、鹤顶兰、虾脊兰等。 不管是哪种蓝草,其植株本身都与其他植物并无二致,即使是撕开它们的叶片,渗出来的汁液也是透明的,那么,“蓝”究竟从何而来? 其实,这些植物都含有同一种化学物质——靛苷,一种可溶于水的无色透明化合物,所以我们从蓝草的汁液中也看不到任何“蓝”的痕迹。 蓝草经过水浸、暴晒后,就会慢慢腐烂发酵。等到蓝草液从黄绿色变成蓝黑色时,再兑入一定量的石灰水,就会生成深蓝色的沉淀物。这些沉淀物被称为“靛蓝”。 蓝草染色的技术,简称“蓝染”。闻名内外的工艺品“蓝印花布”就是通过蓝染制成的。这项古老的技艺,因为无法量产、不能省时省力制作,在十八世纪时便渐渐被化学染所取代。 ▲蓼蓝、吴蓝、菘蓝 板蓝根也分“南北” 再说回板蓝根。板蓝根,不是“一种名叫‘板蓝根’的植物”,而是指“植物‘板蓝’的根”。 ▲板蓝根 上文中提到,“马蓝”就是俗称的“板蓝”。但是查阅资料你会发现,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可“马蓝”和“菘蓝”分明是两种植物,所以板蓝根到底是谁的根?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间里,“板蓝根”这种药材的原材料,都处于混乱之中,毕竟所有的蓝草都叫“蓝”。直到年,《中国药典》才首次为“马蓝”增加“南板蓝根”条,这才将两种植物区分开。 ▲马蓝 南板蓝根来自“板蓝”,小名“马蓝”,一种爵床科植物,喜暖湿气候,只能生活在南方,所以才叫“南板蓝根”。板蓝曾经在中国南方地区以及缅甸、泰国、印度等地广泛种植,但现在,国内的种植区域已经退缩到西南的零星区域了。 插个题外话,这个“马蓝”跟我们熟知的“马兰头”并不是一回事,马兰头是菊科植物,基本只做野菜用。 ▲菘蓝 与此同时,在我国的广大土地上还生活着一种蓝草——菘蓝(sōnglán)。菘蓝是十字花科植物,由于大量种植,现已成为“板蓝根颗粒/冲剂”的主要原料。菘蓝适应性很强,可在各种环境下种植,只是为了与“南板蓝根”相区别,才俗称为“北板蓝根”。 再拓展一下,“菘蓝”名字取自“白菘”,“菘”是古代对白菜类蔬菜的统称,大白菜、油白菜等都叫“菘”。其中,菘蓝与油白菜尤其相似,“油白菜”又叫“油菜”,就是春天必赏的“油菜花”。 ▲菘蓝还是油菜花?你能分清吗? 另外,蓝草中最早入药的并不是根部,而是“蓝实”,特指“蓼蓝(liǎolán)的果实”。蓼蓝也是一种染料植物,更多的被用于染料的制作,而非入药。 ▲蓼蓝 其次入药的是茎叶,中药学中称为“大青叶”,通常会被磨碎成粉末状或制成团块使用,称为“青黛”。如果制成染料,就是第一部分所提到的“靛蓝”。 ▲大青叶、青黛、靛蓝 最后是因为染料的不足,才用根作替代品,才有了“板蓝根”这一千古名药。 家中常备板蓝根,非典新冠都不怕! “板蓝根颗粒”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功能,临床上常用于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等病症。 由于疗效可靠,一些人便把板蓝根当成了家常便饭,有点头痛脑热就来两包,遇到感冒流行期更是“预防为主”,一吃就是个把月。什么非典、H1N1、H7N9、登革热、埃博拉,只要板蓝根在手,统统不在话下!直到新冠肺炎出现,其“老大哥”的地位才被双黄连动摇。 但板蓝根对这些流感病毒真的有用吗? 首先,板蓝根是清热解毒药,确有抑制病毒、改善免疫力的作用,但这仅针对于“风热感冒”,即高热、面赤、头痛、鼻流黄涕、咽红肿痛、烦躁口渴、咽喉肿痛、舌苔黄等症。而生活中多以“风寒感冒”为主,板蓝根并不对症。 其次,板蓝根性寒,长期服用不仅不能预防流感,还可能损伤脾胃。儿童、年老体弱者、糖尿病患者、过敏体质者、孕期及哺乳期女性尤其要慎用。 至于非典、新冠等病毒,目前并没有足够的临床实践证明板蓝根对其确有预防或治疗的功效,绝对称不上“万能灵药”。 要说预防病毒最有效的方法,还是从根本上阻断传染源:勤洗手、通风,避开人多的场合;规律作息、适度锻炼,保证合理均衡的饮食;如果有条件,及时接种疫苗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本平台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odaqingyea.com/ldqyyf/4730.html
- 上一篇文章: 这是一味治流感的名药
- 下一篇文章: 每天认识一味中药大青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