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吃过喝过,但你看见了也不怎么敢吃
秋天是蓼科植物的天下。 红蓼、杠板归是明星,前者红艳艳,形如狗尾巴,高大招摇;后者是妖艳的冷色调,肆虐生长。蓼蓝是传统染蓝植物,常成片生长,花开时候淡粉红星星点点一大片。 辣蓼长在水边,又叫水蓼,开花低调一些,是过去美食中调辣的食材之一,在东北的餐桌,偶尔也能见到的辣味蔬菜。辣蓼也是制作酒曲的重要一味。 在蓼家族中,火炭母的花真的很不出彩 还有火炭母,真正无处不在的杂草,果实长的难看了些,像煤渣,相貌无法让人垂涎,却真的可以采来吃,只不过要趁早吃,在日出之前,果实被露水浸润,看起来有些水灵吃起来有些脆,太阳出来后,果实会逐渐干瘪,就没那么好吃了。 它的果实也是难看,含水多的时候,看着还有点水灵 没想到吃起来还可以 黄河以北的群众可能没有见过火炭母,更不大可能吃过火炭母的果实,因为火炭母的生长北不过黄河。但是无论哪条大江的南北群众,应该都是吃过火炭母。火炭母的茎叶入药入菜,特别是入了一款饮料,就是王老吉(或加多宝),于是大部分人都逃不掉,没喝过的人很少。 在广东传统的凉茶里,火炭母是配方里很常见的一味药草,主要就是清热解毒(大部分入凉茶的药草都是此类功效),味道有些酸。对了,杠板归的叶子吃起来也是酸酸的,看杠板归那文下的留言。 留心看一下它的叶子,叶面有人字形暗紫色斑纹 这个标志不是用来识别火炭母的,很多蓼有这个特征 不仅入药,在广东人的餐桌上,火炭母也偶有出现,比如有一味汤叫“猪横脷煲火炭母”,广东人煲这个汤喝是为了祛湿。猪横脷就是猪脾脏,在植物星球,这就不展开了。还有“火炭母猪红汤”,也是清热利湿,猪红就是猪血。反正火炭母可以煲各种大荤,这里的火炭母可不是干草,是要用新鲜的火炭母蔬菜。 也有些山区群众,用盐水浸泡腌制火炭母的嫩茎叶,作为凉拌菜吃,我是铁定没吃过,必定是酸咸口感,想想就牙疼。 往更南的地方旅游的人,可能还吃过另一种蓼草,味道很重,比香菜、薄荷还重,叫香蓼。 香蓼的分布倒是南北都有,但入菜却在南方,很南的南方,我在广东也没见过有人吃,但东南亚的美食中用的就很多,越南的沙拉里都有,有些越南春卷,咬开来就一股浓郁的香菜味,用的就是香蓼。据说云南也有人吃,也是当香草用的。 记住这个形和斑纹的叶子 去柬、老、越以及泰北旅行的时候 在餐桌上越南薄荷、越南香菜或是柬埔寨薄荷 一般指的是香蓼 最后还想问问,水蓼或辣蓼做的蔬菜有几人吃过,特别是东北地区的群众。这样算下来,蓼草还真是南北通吃。 香格里拉哈巴庄园第一批嘎啦苹果上架 正宗江山猕猴桃,好吃,让你忘掉新西兰的奇异 可以在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抓紧购买 李葉飛打个赏吧,大过节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odaqingyea.com/ldqytx/8709.html
- 上一篇文章: 任吃唔嬲之吴川年例处处年例处处热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