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最佳方法 http://pf.39.net/bdfyy/bdfal/160316/4790111.html

金银花,中药名。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LonicerajaponicaThunb.、红腺忍冬L.hypoglaucaMiq.、山银花L.confucaDC.或毛花柱忍冬L.dasystylaRehd.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主治痈肿疔疮,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热毒血痢。

功能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主治

1、痈肿疔疮:本品甘寒,清热解毒,散痈消肿,为治一切内痈外痈之要药。

2、外感风热,温病初起:本品甘寒,芳香疏散,善散肺经热邪,透热达表。

3、热毒血痢:本品甘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效。

4、尚可用治咽喉肿痛、小儿热疮及痱子。

5、西医诊为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属于风热表证者,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急慢性肠炎等属于热毒内盛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6-15g。疏散风热、清泄里热以生品为佳;炒炭宜用于热毒血痢;露剂多用于暑热烦渴。

禁忌

中药配伍禁忌:与蒲公英同时煎煮其溶液可产生浑浊,故不宜配制复方注射液。

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脓清者忌用。

化学成分

本品含有挥发油、木犀草素、肌醇、黄酮类、肌醇、皂苷、鞣质等。分离出的绿原酸和异绿原酸是本品抗菌的主要成分。

药理作用

本品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钩端螺旋体、流感病毒及致病霉菌等多种病原微生物亦有抑制作用;金银花煎剂能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有明显的抗炎及解热作用。本品有一定降低胆固醇作用。其水及酒浸液对肉瘤及艾氏腹水瘤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此外大量口服对实验性胃溃疡有预防作用。对中枢神经有一定的兴奋作用。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一切风湿气,及诸肿毒、痈疽疥癖、杨梅诸恶疮。散热解毒。”

2、《本草拾遗》:“主热毒、血痢、水痢,浓煎服之。”

临床应用

1、治痈疮初起,红肿热痛者,可单用本品煎服,并用药渣外敷患处,亦可与皂角刺、穿山甲、白芷配伍,如仙方活命饮(《妇人良方》);用治疔疮肿毒,坚硬根深者,常与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同用,如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用治肠痈腹痛者,常与当归、地榆、黄芩配伍,如清肠饮(《辨证录?);用治肺痈咳吐脓血者,常与鱼腥草、芦根、桃仁等同用,以清肺排脓。

2、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身热头痛,咽痛口渴,常与连翘、薄荷、牛蒡子等同用,如银翘散(《温病条辨》;本品善清心、胃热毒,有透营转气之功,治热入营血,舌绛神昏,心烦少寐,配伍水牛角、生地、黄连等药,如清营汤(《温病条辨》);治暑温,发热烦渴,头痛无汗,与香薷、厚朴、连翘同用,如新加香薷饮(《温病条辨》)。

3、治热毒痢疾,下利脓血,单用浓煎口服即可奏效;亦可与黄芩、黄连、白头翁等药同用,以增强止痢效果。

相关配伍

1、金银花配连翘:二者均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金银花气味芳香,既可清风温之热,又可解血中之毒,偏于透上身之热;连翘轻清而浮,善清心而去上焦诸热,散结消肿而治疮,偏于透达全身躯壳之热。二药相须为用,清热解毒之力倍增,既能透热解表,又能清解里热毒邪,还能疏通气血,宣导十二经脉气滞血凝,以达消肿散结止痛之功效。适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表里俱热者;四时感冒证属于风热者;疮疡、痈疖,有红肿热痛属于阳证者;风热为患,上炎所致头痛、咽喉肿痛、目赤流泪及风热痒疹等。

2、金银花配黄芪:金银花长于清热解毒;黄芪善于补气、托疮生肌。二者相须为用,共奏解毒消肿、托疮生肌的作用。适用于气虚之人患有痈肿。

3、金银花配大青叶:二者均有清热解毒之功,金银花既可清风温之热,又可解血中之毒;大青叶能泻火凉血,善清营血中之热毒。二者配用,相辅相成,清热解毒作用明显增强。适用于疮疡肿毒之发热及败血症等。

鉴别用药

生银花、银花炭与金银花露:生银花最为常用,甘寒而芳香疏散,既能清热解毒,又能疏散风热,善治一切痈肿疔疮阳证、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等。银花炭为生品炒炭而成,其寒凉之性略减,而有一定的收敛作用,主入胃与大肠经,以凉血止痢为主,多用于热毒血痢、便脓血者。金银花露即生品加水蒸馏而成,有清热解暑、清利头目的作用,可用于暑热烦渴、咽喉肿痛,以及小儿热疮、痱子等。

相关药品

银黄颗粒(口服液、片、注射液)、双黄连口服液(颗粒、片、糖浆、合剂、胶囊)、小儿解表颗粒、清热解毒口服液、银花感冒冲剂。

相关方剂

银翘散(《温病条辨》)、清营汤(《温病条辨》)、仙方活命饮(《妇人良方》)、托里解毒汤(《验方新编》)、四妙勇安汤(《验方新编》)。

药膳食疗

金银花酒:

1、功效:清热解毒。主治疮肿、肺痈、肠痈。

2、原材料:金银花50克,甘草10克,白酒0.15升。

3、做法:以上2味药剂用水1升,煎取毫升,再入白酒毫升,上火略煎后,分为3份。

4、用法:早、午、晚各服1份

来源: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END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odaqingyea.com/ldqytx/7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