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无常易流感,板蓝利咽可舒缓
这是浙林药圃的第7篇文章 俗话说「二月乱穿衣」,说的是清明节前后,春姑娘的脾气常常难以琢磨,忽尔冷漠忽尔热情,人们不得不因此而经常添减衣物。今年也如此,清明前一天春风和煦,甚至艳阳灼人,第二天却清明时节雨哗哗,气温断崖式地下降,没有及时添加衣物,或者体质较弱的人群往往容易“中招”。因此,你会发现,最近校园里感冒的人还真不少,教室里经常是听取咳声一片。 就中医而言,清明属春季,春季天气干燥,人们容易肝火旺盛,细菌滋生能力增强,导致人体抵抗力差,容易生病,适当多穿衣物有利于抵抗外邪的入侵,故有「春捂」之说。 从现代医学上来看,春季是感冒的高发季节,也是流感的高发季。于感冒而言,防重于治。今天浙林药圃就给大家介绍一种对感冒有良好的的防治作用的中药-----板蓝根。 名之由来 板蓝根本名“蓝”,收录在我国第一本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其后被广泛应用,历史上有扁鹊善用“蓝”之记载。但是因为当时传播媒介的匮乏,主要靠手抄,到了明朝,由于年代久远,古代的医书已经有了不少疏漏和错误,板蓝根的作用也被大大忽略了。李时珍对此痛心疾首,遂下决心遍访名山大川,跋山涉水寻找板蓝根的踪迹,研究板蓝根的疗效,并在其著作《本草纲目》中首次以板蓝根作为其药名。书中记载,“蓝凡五种,蓼蓝叶如蓼,菘蓝叶如白松,马兰叶如苦荬,即廓亚所谓大叶冬蓝,俗中所谓板蓝者”。意指:蓼蓝的叶子像水芹菜的叶子,菘蓝的叶子像白菜的叶子,马蓝的叶子像苦菜的叶子,马蓝就是古书《廓亚》中记载的大叶冬兰,而这个大叶冬兰的根也就是现在俗称的板蓝根。该书的出版,重新确立了板蓝根在中药界的重要地位。 《本草便读》有言:“板蓝根即靛青根,其功用性味与靛青叶同,能入肝胃血分,不过清热、解毒、辟疫、杀虫四者而已。但叶主散,根主降,此又同中之异耳。” 板蓝之源 板蓝根,又名大蓝根、大青根。板蓝根可分为北板蓝根和南板蓝根,北板蓝根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根;南板蓝根为爵床科植物马蓝的根茎及根。二者药性、功效、应用基本相同,不过《中国药典》将菘蓝的根定为板蓝根的正品。 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indigoticaFort.的干燥根。主产于河北、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常生于山地林缘较潮湿的地方。野生或栽培。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可切片,生用。 巧辨板蓝 板蓝根作为药材虽很常见,耳熟能详,但其原植物并不常见,很多人不识板蓝真面目,药圃的板蓝常常被很多同学误认成青菜或油菜,一度让药用植物学老师很无语。事实上,只要一比较就能很好的分辨。 ▼板蓝根叶 ▼油菜花 ▼菘蓝花 ▼左边油菜花果实 右边菘蓝果实 板蓝根呈圆柱形,稍扭曲,长10~20cm,直径0.5~1cm。表面淡灰黄色或淡棕黄色,有纵皱纹及支根痕,皮孔横长。根头略膨大,可见暗绿色或暗棕色轮状排列的叶柄残基和密集的疣状突起。体实,质略软,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气微,味微甜后苦涩。 功效主治 说起板蓝根的功效,几乎是妇孺皆知。君记否,年的非典及的禽流感,在广州、江苏等地一度使板蓝根、金银花等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价格涨到原来的10多倍,依然一药难求。拜流感所赐,板蓝根一度在社会上掀起了一种新流行文体——「板蓝根体」: 1、清明时节雨纷纷,全民服用板蓝根。 2、十年生死两茫茫,板蓝根,自难忘。 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如一包板蓝根。 4、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有板蓝根。 5、岑夫子,丹丘生,板蓝根,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再冲一杯板蓝根。 这些诗歌背后的原因不言而喻。 那么,板蓝根防治流感有没有依据呢? 中药学教材对板蓝根的功效是这样描述的: 清热解毒用于各种热毒病证以及风热表证。对于发热、延后较甚者尤为适宜。 凉血利咽用于心胃火炽盛之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治大头瘟疫,头面红肿咽喉不利。 可见板蓝根在抗病毒、退热、消疣、利咽等方面确实能发挥很好的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证实了其抗菌抗病毒作用、抗钩端螺旋体作用、解毒、提高免疫功能、抗肿瘤作用、抗氧化作用等作用。但是,是不是板蓝根可以包治“百冒”呢? 中医学把感冒分为风寒型感冒和风热型感冒两大类,又由于季节、外邪的不同,而又有挟湿、挟暑、挟燥之异,而板蓝根就主要用于因热所致的感冒。由于其清热解毒作用强,如果用其治疗风寒感冒,不但无效,还可能会损伤身体。长时间大剂量服用板蓝根,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遇到感冒流行期,板蓝根虽然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但绝对不能作为解毒的万能药! 使用注意 1、用法用量:煎服,9~15g。 2、本品苦寒,归心、胃经,体虚而无实火热毒者忌服,脾胃虚寒者慎用。 3、不良反应:有报道板蓝根口服可引起消化系统症状,或引起溶血反应;其注射液致过敏反应,如引起荨麻疹、多形性红斑、过敏性皮炎、多发性肉芽肿以及过敏性休克等,应引起注意。大量服用板蓝根有伤阳败胃等副作用。 板蓝药膳 板蓝根不仅可以作为药物用于治疗疾病,也可以制成药膳。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药膳: 01 板蓝根(10g)、猪碾(g)、黄芪(5g)、红枣(5颗)、姜(2片):猪蹍洗净,切块,氽水捞起;板蓝根、黄芪洗净;红枣洗净,拍扁去核;煮沸清水,倒入炖盅,放入所有材料,隔水炖两个小时,下盐和米酒调味即可食用。 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可增强人体抵抗力,对抗外来病菌的侵袭。但板蓝根性寒,用猪肉合炖,可稍中和药性,但寒性体质者不宜多喝,易损伤阳气。 02 板蓝根煮汤:在板蓝根苗长到15~20cm的时候,可以将板蓝根连叶带根洗净,做法同煮白菜一样放点油、盐、味精即可,稍有苦味。 板蓝根8g,猪腱60g,姜1片,蜜枣半粒:清洗猪腱(即猪前小腿的肉),切成大片。用水冲洗一下板蓝根片,然后把所有材料放入炖盅内,猛火炖3小时,保温至饮用时再加入食盐调味。具有祛湿作用。 03 素炒板蓝根:先放点油,放点辣椒,大蒜,葱,再把切好的板蓝根放入炒即可。 后记 除菘蓝根做板蓝根用外,菘蓝的叶片(大青叶)也可入药,既善解心胃二经实火,又入血分而能凉血消斑,气血两清;又能解瘟疫时毒,有解毒利咽、凉血消肿之效。脾胃虚寒者慎用。大青叶在国外又做食用,俄罗斯提取天然色素做蓝色食品染料,无公害。 而青黛为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cusia(Nees)Bremek.、寥科植物寥蓝PolygonumtinctoriumAit.或十字花科植物薇蓝IsatisindigoticaFort.的叶或莲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团块或颗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用于温毒发斑,血热吐顧,胸痛咳血,口疮,痄腮,喉痹,小儿惊痫。 参考资料: 1、高学敏.《中药学》:中国医药出版社,年5月 2、王绪前.《中药谚语集成》:人民卫生出版社,9年12月 3、高开平.《这个食疗本草》:化学工业出版社,6年1月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年版 5、百度百科等网络资料 下期,我们将推出“药用玫瑰”,敬请期待! 我们会定期推送有关浙林药圃的相关信息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odaqingyea.com/ldqyry/1912.html
- 上一篇文章: 市领导廖奇志率团赴浙沪开展招商引资活动
- 下一篇文章: 卵巢囊肿会引起不孕明明白白向你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