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可以治愈吗 http://www.bdfyy999.com

今天这篇文章,我想和大家聊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这个病,说起来还有一点特点。

如果在发病初期没有从根本上去除病灶,其治疗结果将是症状虽然消除,但疼痛仍继续折磨着病人。

中老年人患此病后遗神经痛的时间相对较长。

尤其是额部、季肋、腰、腹臀部、大腿处等部位发病,经治疗后遗神经痛较为常见。

大部分疼痛可长达1-2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表现在原来病发的部位,骨蒸、骨热或锥刺样疼痛,有时疼痛让人难以忍受。

中医上没有带状疱疹这个说法,因好发于胸腰部或下肢,故中医称其为“缠腰火龙”“蛇串疮”“串腰龙”“蜘蛛疮”“窜蛇龙”“火丹疮等。

引起这个病症的主要病因,多是因为肝胆火盛。

之前有一位患者,姓陈,女,42岁。

来看诊前15天,患者腰背部出现局部红肿、灼热且出现水泡样疱疹,自认为是病毒感染并服用阿昔洛韦片等抗病毒药物3天,虽然红肿部位不再扩大,但疼痛尚未减轻。

后经人介绍又用马齿苋叶、生石膏、鱼腥草叶三者混合捣汁液擦洗红肿部位且继续服用阿昔洛韦片,病情缓解,但仍然口干、大便干结、小便短赤。

经检查,患者腰背部仍灼热、苔黄质红、脉滑数。

辨证:毒热未清,气血凝滞,经络阻隔。

诊断:带状疱疹遗留神经痛。

治疗:疏风清热,泻火解毒,散结化瘀。

服药7剂后,上述症状除红肿灼热外,其余症状皆消失。患者诉说胃肠道不舒服,加生白术,炒白术,白芍续服5剂后,热痛感消失,治愈,至今不再复发。

此患者发病后,内服加外用药物后病情基本治愈。

虽然症状较轻,但因治疗方法和服用药物仅针对病症,并非因治疗而导致病毒遗留。

根据其病症及病程分析可知肤色灼热红肿且出现水泡样疱疹是由于体内热毒得不到及时清除的原因,只有清热、疏风解毒同时进行才可使皮肤得到安宁。

故以生地黄、炒黄柏、生黄苓、紫花地丁、大青叶清热解毒;以蝉蜕、牛蒡子、桑叶、蒲公英、紫花地丁疏风散热消肿之施;

蝉蜕、僵蚕、钩藤、南沙参予以清肺益气、息风止痉、化瘀散结、透疹止痒。

诸药协同互用,最终致使带状疱疹遗留神经痛症状减轻相对较快。

再来看一则病例:

杨先生,男,50岁。患者半年多来常起带状疱疹,近1个月较为严重,以左右胸季肋部、腰腹部较为明显,并形成1条形似豆粒大小的疱疹,在当地卫生院住院治疗,疼痛有增无减,难以忍受。

查体:患处触之灼热、发痒、抓破后流黄水,之后成脓状,小便正常,大便干结,口苦口干、舌质正常,中心苔黄且腻,脉弦细数。

辨证:温湿内蕴,肝火挟湿上犯。

诊断: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

治疗:疏肝散热,清热解毒,散结排脓。

服药10剂后,局部疱疹已干燥结痂、脱屑,疼痛明显减轻,肤色接近正常,触之已无灼热感,上方去炮甲珠石膏,继续服药7剂后(每2日服1剂),

复诊时初诊症状全部消失,皮肤颜色正常,无不适状况,治愈。

这个患者带状疱疹初起迁延病程,未能及时诊断疾病而致使热毒蕴集,以致加重病人的痛苦。

因而取柴胡、生地黄、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银花、板蓝根来清热解毒抗病毒;

白芍、牛蒡子、荆芥、石膏以疏风解表、散热、透疹解毒;

以炮甲珠活血通络、排脓而使清热毒解痛止,肤色得以完全治愈,至今不再复发。

总得来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因情志内伤以致肝胆火盛;或因脾湿郁久,温热内蕴,外受毒邪而诱发。

毒邪化火与肝火、湿热郁结,阻滞经络,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故症状见灼热疼痛;毒热蕴于血分则发红斑,湿热凝聚不得疏泄则起水泡。

因此肝胆热盛,脾湿内蕴为本病的实质,皮肤发生水泡,剧烈刺痛为本病症状的主要特征。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遗留神经痛,既要辨证施治,又要合理加减药物,才能真正发挥中医治疗的优势。

再者本病后期以气虚血淤,脉络不通为主,“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以致疼痛激烈,病程迁延。

所以在辨证施治上,清热利湿解毒以治其因,化淤通络理气以治其果。

在分析病症时要权衡湿热之中是湿重还是热重;毒热之中热重还是毒重,抓住各个阶段的发展变化,以便及时了解此阶段所表现出来的是热解而湿未清或湿化而毒热未解等一系列病情的变化。

这将对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一定的帮助。

当然,以上两个案例均为个例,我举这两个例子,只是想说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医是有解决办法的,这里为大家仅提供参考思路,如果想借鉴,建议大家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参考。

好了,今天就说这么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odaqingyea.com/ldqyry/12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