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品质

有特色

有担当

有影响

精彩人生

精细管理

精致校园

感恩伟大祖国,歌颂新的时代。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长郡中学建校周年、长郡教育集团成立18周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长郡优秀传统,长郡教育集团举办了集团“郡祁杯”第二届教职工诗文大赛,长沙市麓山滨江实验学校金彩霞老师的《十年,一杯咖啡的距离》荣获一等奖,《奶奶的蓝布衫》荣获二等奖。

获奖名单

大家快跟紧小编的步伐,

来欣赏一下金彩霞老师的两篇美文吧!

美文悦读

长沙市麓山滨江实验学校金彩霞老师

简介:一个从土家山寨走出来的姑娘,从小教私塾的爷爷就给我编织了一个文学梦,喜欢那些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的古诗文朗诵,也喜欢爷爷撰写的散文小楷。工作之余,喜欢用心记录生活里的点点滴滴,用一颗最纯真的心体味生命里的每一个小确幸,我想生活不仅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以为师者,不仅仅是一个教书匠,还应告诉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与终身学习的可贵品质。余生,做一个有温度的教育者,成为一个有情怀的数学老师。

十年,一杯咖啡的距离

1.牧羊人的传说,咖啡的起源

当我们家最小的一位成员,俊羲哥也爱上了焦糖玛奇朵的时候,我就萌发了想写一些我与咖啡的文字。

一颗成熟的咖啡豆滑落枝头,经历一个奇妙的魔幻之旅,演变成一杯冒着袅袅白雾的热咖啡。未曾提笔,丝丝咖啡的醇香就扑鼻而来,一抹思绪,滑落指尖,一杯卡布奇诺的前世今生缓缓开启。

有关咖啡的传说总是这个星球上最浪漫的故事之一,咖啡的传说流传的版本精彩纷呈,而我固执的只喜欢那个牧羊人创造的神奇。

公元10世纪前后,在非洲埃塞俄比亚的Kaffa地区,牧羊人卡尔迪(Kalde)有一天看到了一个奇怪的景象。他的山羊突然疯狂地,开舞会似地喧闹起来。不明其就的卡尔迪经过多方观察后,发现山羊是食用了山坡下的一种野生灌木果实后,就会变得异常兴奋,好奇的卡尔迪忍不住也采摘这种果实亲自品尝,发现自己浑身是劲,心情也会非常愉快,他把这一现象告诉附近的伊斯兰教僧侣,僧侣们食用后驱走了长久祷告中的睡意。因为伊斯兰教徒是不准饮酒的,于是乎,他们便成了这种饮料传播的活土,这种饮料就是后来的咖啡。从那以后,神奇的咖啡便开始广为流传。

2.世界上最贵的极品咖啡——蓝山coffee

我喜欢咖啡源于一段美丽的文字抑或说是一段美丽的景象。在牙买加的高纬度地区,有一座受加勒比海四面环抱的蓝山,每当天气晴朗的日子,太阳直射在蔚蓝的海面上,山峰上反射出海水璀璨的蓝色光芒,整个山脉沉浸在一片蔚蓝之中,着实让人震撼和向往之。蓝山上生长着一种独特的植物,结满了丰硕的果实,这就是传说中极品蓝山咖啡豆的发源地,我也记住了蓝山咖啡。

独特的光照以及高海拔的优势,让这里的咖啡豆烘培出来的咖啡,酸、甘、醇与苦味非常平衡,口味浓郁香醇,喝起来丝柔润滑,拥有及其完美的口感得以名声大噪,只是价格昂贵难以走入寻常百姓家,我也只能仰望之。

偶尔为了满足自己的些许浮华虚伪,在街角的咖啡店也会奢华地点上一杯极品蓝山,我知道精致的骨瓷杯里一颗地道的蓝山咖啡豆也没有,可一份千研万磨的香醇,慎重地斟在洁白的骨瓷杯里,就不妨碍一个美丽午后时光的开启。

3.一杯卡布奇诺的十年情怀......

记不起从什么时候开始,咖啡成了我最忠实的伴侣,它填满了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浓郁的咖啡醇香让我浅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当我一次又一次吮吸咖啡的香醇,笔下的文字也如涓涓细流在心间流淌,我想生活需要一种态度,需要一份都市的生活情怀。

窗外一缕春风,满树绽放的梨花纷纷滑落,我似乎听见了梨花飘落的声音。不经意地脑海里忆起苏轼的《东栏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一杯咖啡,一树梨花,一缕思绪留下些许文字,似乎从来都是无用,它带不来丰衣足食,也带不来功名利禄,可我依然喜欢在一杯卡布奇诺的醇香里,将这些飘落的梨花,镶嵌在岁月的隙缝里,来年穿越时空的隧道,一定可以找寻到旧日的痕迹,我想,这就足够了吧。

4.好的咖啡应该放在热的杯子里

这些年来,喜欢品尝不同咖啡馆的各色咖啡,欣赏一个优秀的咖啡师烘培出来的不同风味口感的咖啡饮品。咖啡盛放在精致的骨瓷杯里,贪婪地吮吸咖啡的香气,入口的丝滑轻柔温润周身的每一个细胞。

午后的阳光总是藏不住她的影子,城墙上斑驳的光阴记载了我与卡布奇诺的故事,一不小心我与咖啡谈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恋爱。

近来读张晓风的《初心》。文中一个有关咖啡的小片段,再度触动我内心的柔软。作家行走在古罗马的街巷,街角咖啡店浓郁的咖啡香气飘散开来,忍不住走进一家家咖啡馆。这是一杯连杯子都带有温度的咖啡,晓风惊讶于咖啡杯的温度,问侍者。侍者转身,微微一躬,说:“女士,好咖啡总是放在热杯子里的!”他的表情既不兴奋,也不矜持,甚至于连广告的意味的夸大也没有,只是淡淡的在说一件天经地义的事而已。

好咖啡就是应该放在热杯子里的,凉的杯子会吸走咖啡的温度,咖啡香气就会被侵蚀一些了。原来一杯上好的咖啡是需要如此娇宠,谁也不愿意轻易亵慢自己,我些许懂了。

5.生活与生存,往往只隔一杯咖啡的距离

行文如此,竟失去了章法,寥寥数语在众生眼里或许太过矫情。只是活到如今岁数,我已经多了些通透与豁达,也学会了感恩。

行走于山水间,感恩投眼而来的翠色。慢跑在街角公园,感恩附耳而至的清风。混迹在烟火俗世,感恩生命中所有的遇见。我仅一俗人,我只是简单的把我遇见的,经历的小小事,用我的方式好好地、狠狠地记录下来,变成文字,也许终究一天能对我们的人生有所启悟。

香海的房舍有些年岁了,窗外的鸟鸣声,隐约传来几声清脆,我揉揉有些酸胀的眼球,伸伸慵懒的四肢,缓缓敲击出诗人米沃什的《礼物》,权当文章结尾吧。“如此幸福的一天。雾一早就散了,我在花园里干活。蜂鸟停在忍冬花上。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拥有。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我曾遭受的任何恶祸,我都忘了。认为我曾是同样的人并不使我难为情。在我身上我没感到痛苦。当挺起身来,我看见蓝色的海和帆。”

奶奶的蓝布衫

一些话语总能产生共鸣,一些词藻也总能直击人灵魂深处,今日无端地被“终朝采蓝”四字击中,无须探究理由,整个下午沉醉在这抹蓝造就的时光。

有关终朝采蓝一词,据说最早源于《诗经》:终朝采绿,不盈一匊。予发曲局,薄言归沐。终朝采蓝,不盈一襜。五日为期,六日不詹。之子于狩,言韔其弓。之子于钓,言纶之绳。其钓维何?维鲂及鱮。维鲂及鱮,薄言观者。

这样的文言八股领悟精髓,还真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自问找不到如此高深的文化底蕴,于是也不想探其究竟,一个美丽的传说抑或一个唯美的故事诠释符合俺的口味。

“终朝采蓝”,据说是一个先秦的女子,在蓼蓝采收的季节,一整天都在田间采摘,日落时分,采的叶子装满胸前的围兜,遥望村口,外出狩猎的丈夫还没有归来,她有些心不在焉,屡屡在田野间张望,满满的牵挂愁绪满怀,竟无人诉说,只能将这无穷的愁思,倾诉给这一望无际的蓼蓝,蓼蓝带着女子的思绪,浸染着女子的灵魂。一望无际的蓝定格了人类最贴己的颜色,千百年来,人们传唱“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我想一定带有这女子动人的情愫。

奶奶是旧社会出生的女人,古时候的女人都是要裹足的,以三寸金莲为美,小时候隔壁奶奶就是三寸金莲,每逢太阳好的冬日,隔壁奶奶裹着发白的对襟衣衫,解开一层又一层包在小脚上的白布,那双有些狰狞的小脚终见天日。每当这时候,我都喜欢躲在门缝里远远的张望,总也不敢凑上前去一瞧究竟。

小时候也总是好奇,奶奶是怎样逃脱旧社会的束缚,奶奶的一双大脚勤劳了一生,记忆中奶奶总是一身蓝色素布对襟衣衫,双排盘扣,领口的刺绣小花透着别致。

盛夏时节,天空中繁星点点,奶奶手握大蒲扇,和我差不多年岁的孩童聚集在院子里,听奶奶讲远古时候的故事,那时候的日子真的很干净,干净得灵魂似乎都会拧出水来。

那时候日子也很苦,奶奶的蓝布衫被河旁的皂角树洗的泛白。小时候,泥巴是童年最好的玩具,三五个儿时的小伙伴踢毽子、玩沙包、打陀螺、跳皮筋,太多童年的记忆。记忆里一双黑乎乎的小手,冒着一对白眼珠的大花脸,慈祥的奶奶总会捉住我的衣襟,挑起几个鲜嫩的皂角果子,将我的小手小脸蛋清洗干净,奶奶也会调皮的挠痒孙女的胳肢窝,那些跌落在岁月深处清脆的铜铃般的笑声,穿过岁月的城墙,依稀还能听到些许声响,无数次这些场景闪现在脑海,那些干净的日子一如奶奶的蓝布衫,洁净清苦却让人无限回味。

奶奶是一个好强的女人,凝聚力也不错。村子里总可以听见奶奶洪亮的声音,每年的清明谷雨时分,奶奶一声吆喝,村子里的女人们,戴起斗笠,穿上蓝布衫,背着小背篓上山采茶,山水鸟鸣涧,透着朴素、寂静,活脱脱就是一副从诗经里走出来的画面。“春山烟雨树蒙蒙,村女笑声云雾中,芊芊十指择来巧,试品明前头道鲜。”奶奶也许从没想到,多年以后孙女记忆里的风景如此清晰。

“翻手为苍凉,覆手为繁华”,奔波在路上,见惯了灯红酒绿,绿肥红瘦。“终朝采蓝”抑或奶奶的蓝布衫都跌落在岁月的尘埃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我们渐渐失去了心灵最深处的简单和纯粹。

如今我们需要的色泽无需织染,映入眼帘的颜色不仅仅是奶奶的蓝布襟和印花蓝铺盖,那个先秦的女人终究也无法穿越时光的隧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场景残存在记忆里也慢慢消散开去。

也许老天垂青我的这些不舍吧,与友人在乌镇旅行,幸得遇见曾寻觅已久的老染坊,虽然老作坊荒废已久,再也无法还原当年的盛世场景,也无法织染从前的蓝,真的不再重要了。你看一口口染缸一字排开,高高晾晒的蓝色印花布,微风拂过,缓缓地诉说只属于她的光阴故事。

伫立在巷子深处,思绪借着风的力量穿越时空,绕过古旧的城墙黛瓦,一个扎着蓝头巾,身着蓝布衫的姑娘,在时光的渡口,微笑向暖,明媚如歌,风华绝代。青史留名也许仍然是一个谜,可故旧的光阴,干净的灵魂,总会斑驳在岁月的老墙上,洒满周身的蓝也一定会熠熠生辉......

图文:金彩霞

编辑:彭兰沣

编审:姜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odaqingyea.com/ldqypz/7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