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这些药物可能会引起胰腺炎
作者:高丽丽 来源: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 好端端的,怎么就胰腺炎了? 病例摘要 患者男性,26岁,2型糖尿病,因胰岛素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效果欠佳而加用利拉鲁肽(0.6mg/d),4d后利拉鲁肽剂量加倍同时加用恩格列净(10mg口服、1次/d)。 次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和腹痛症状伴血淀粉酶和脂肪酶升高(峰值分别为U/L和26U/L)。 诊断为急性胰腺炎,遂停用所有降血糖药物,给予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小剂量胰岛素持续输注,同时给予兰索拉唑、生长抑素等对症治疗。3天后患者症状缓解,血淀粉酶和脂肪酶恢复正常。 10天后,改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早24U、晚16U)餐前皮下注射,二甲双胍0.5g口服、3次/天,血糖得以控制,未再出现胰腺炎症状。考虑患者的胰腺炎可能与利拉鲁肽联合恩格列净治疗有关。 那么,有哪些药物可引起胰腺炎?临床使用需注意些什么呢?胰腺炎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疾病,可分为急性胰腺炎(AP)和慢性胰腺炎(CP),胆道系统疾病、大量与长期饮酒等可引起胰腺炎,同时药物也可引起胰腺炎。药物性胰腺炎(DIP)是因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或机体特异质反应引起的超敏反应导致的胰腺损伤,是由药物不良反应所致,如抗菌药物、降糖药物、降压药物、抗病毒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利尿剂、抗心律失常药物、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免疫抑制剂、降脂药物、抗甲状腺药物、抗癫痫药物等。DIP常表现为急性胰腺炎,极少表现为慢性胰腺炎,可能与胰胆管收缩、细胞毒性、过敏反应、代谢效应(有毒的代谢产物累积)等有关,一般认为大多数是因特异质反应(如硫唑嘌呤、6-巯基嘌呤、甲硝唑等)或/和直接的毒性作用(呋塞米、糖皮质激素、磺胺类药物等)所致,与药物剂量无关,高危者为儿童、老年人、女性、HIV感染、炎症性肠病、免疫抑制剂治疗等。表1:与胰腺炎相关的药物 预防措施:首先识别引起DIP的相关药物及DIP的高危人群,使用明确引起DIP的药物需谨慎,对既往发生过DIP者,避免使用引起DIP的药物及同类的药物。临床处理:若是考虑药物引起的胰腺炎,病情允许情况下,可暂停使用;如不能停用,优先选择其他类别的药物代替,否则选择同类别的其他药物。停服可疑药物后如症状缓解,则为DIP,再次使用需谨慎,仅在收益大于风险并考虑风险可能为重症胰腺炎,方能使用。如再次使用药物后,胰腺炎再次发作,即为明确引起胰腺炎的药物,应停用,后续进行胰腺炎的治疗。参考文献: [1]章开等.利拉鲁肽与恩格列净联用致急性胰腺炎[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2(10):- [2]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年)[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5(12): [3]消化系统常见病慢性胰腺炎中医诊疗指南(基层医生版)[J].中华中医药杂志,,34(12): [4]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广州)[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35(11):- [5]急性胰腺炎基层诊疗指南(年)[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18(9):- [6]GLP-1受体激动剂临床应用专家指导意见[J].中国糖尿病杂志,,26(5):- [7]陈新谦等.陈新谦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8]母义明等.临床药物治疗学-内分泌代谢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71-73 [9]钱家鸣等.药物性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J].临床肝胆病杂志,,30(8):- [10]祝荫等.重视急性胰腺炎病因的诊治[J].中华消化杂志,,39(1):68-70 [11]王淑君等.药源性胰腺炎研究进展[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16(6):- [12]何文华等.药物性胰腺炎[J].临床内科杂志,,29(2):79-81 [13]陆再英等.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4]张大真等.药物性胰腺炎[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征稿欢迎投稿!小编邮箱:gcpliveqq.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odaqingyea.com/ldqygj/8228.html
- 上一篇文章: 交通事故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