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李烟,湖南长沙人,定居无锡。服装设计师,业余作者,潜心写文字,认真设计美丽旗袍,喜欢旗袍的朋友请加

这大概就是慢生活。当我踏进妙蓉家的那刻,看见飘荡在院子里的靛蓝染色布,映衬在天空下,是我喜欢的颜色。屋子里到处都摆着摘来的花朵,有粉嫩的樱花,有绿白的绣球……朴拙的竹篮子里有满满一筐橙色的桔子,好像都吃不完,却看看都是觉得好的。

清澈的女子,憨厚的男子,过家家一般用各种植物做染料,染出蓝色、淡绿、粉色花朵的布。不为钱奔波的生活才会真正的安逸,因为有些东西不是钱能够买得到的。因为安逸,所以骨子里会散发出清澈,那味道全体现在眼神里。很多人都羡慕慢生活,却自己慢不下来,那是因为欲望在牵扯。

靛蓝,是一种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还原染料,从爵床科植物马蓝的叶中提取,或豆科的野青树,蓼科蓼蓝,十字花科菘蓝,(因为提取植物不同,所以有马蓝、木蓝、山蓝等区别)。战国时期荀况的千古名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源于当时的染蓝技术。这里的“青”是指青色,“蓝”则指制取靛蓝的蓝草。在秦汉以前,靛蓝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了。

“终朝采蓝,不盈一襜。五日为期,六日不詹。”这是《诗·小雅·采绿》中的诗句。诗中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农人们在田野里采蓝,劳作了一个早晨,采得的蓝叶甚至还装不满系在身上的围兜,可见采蓝实在是一个很辛苦的活计。丈夫出门采蓝去了,约定5天后回家,但已经6天过去了,还不见丈夫的身影。农妇倚门远眺,心中充满了思念、抱怨、担忧。

有机染料深蓝色用蓼蓝以及菘蓝、木蓝、马蓝等含有吲哚酸成分的植物叶子发酵制成也有人工合成的(古籍中曰:凡蓝五种、皆可为靛——宋应星.《天工开物》)。用来染布颜色经久不退。通称蓝靛,有的地区叫靛青。   

最早记录制靛方法的《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中介绍:刈蓝倒竖于坑中,下水,以木石镇压,令没。热时一宿、冷时再宿,漉去荄,内汁于瓮中。率十石瓮,著石灰一斗五升,急抨之,一食顷止。澄清,泻去水。别作小坑,贮蓝淀著坑中。候如强粥,还出瓮中盛之,蓝淀成矣。

一般认为此方法就是后世沿用的发酵水解法,但笔者认为不然。因为仅靠热时一宿、冷时再宿的时间,而又不加入任何菌种和营养剂,这种发酵作用是极不充分的,难以完成复杂的生物化学酶解过程。因此,此法正如前所述,只能用于菘蓝而不能用于蓼蓝:浸一至二宿的目的不在于发酵而在于将菘蓝甙从植物的组织细胞中溶出来,然后靠石灰的碱性来水解酯键,游离出吲羟,氧化成靛蓝。

对于含有靛甙的蓼蓝,此种碱性水解方法并不奏效,因而曾有蓼蓝不堪为淀之说。到了将近一千年之后的明代,才有了凡蓝五种,皆可为淀的一致说法。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对制靛的描述是:凡造淀,叶与茎多者入窖,少者入桶与缸。水浸七日,其汁自来。每水浆一石,下石灰五升。搅冲数十下,淀信即结。水性定时,淀沉于底。与《齐民要术》所述方法比较,可以发现水浸时间和石灰用量均增加了。

一见如故,如是旧人,欢喜不胜。因为那抹蓝,感谢妙蓉。

特朗普一家个个都那么优秀,离不开几点:坚韧不拔的意志,锲而不舍的坚持,晚睡早起的勤奋。

害怕吃苦或没有吃过苦的人都不可能获取成功,甚至是遭遇一点点打击都会一蹶不振。特朗普的儿子进军华盛顿赚了又亏,亏了又赚,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站起来,跟他一起在华盛顿闯荡遭遇失败的人早已经销声匿迹。挫折让人新生,除非他没办法再继续,小特朗普正因为这种吃苦耐劳锲而不舍的精神而取得巨大成功。

今天早上看了特朗普一家的故事,我觉得除了对自生要求应该更加严格,对于孩子的教育我应该更严厉,要不断培养他们吃苦的精神和跌倒马上爬起来的自愈能力,树立目标紧盯目标直到达成。失败是不可怕的,可怕的永远是失败了爬不起来。

这个周末去接墨子,我将因为他一周的进步告诉他:儿子,你将会是一个奇迹。然后继续带领他卖货,争取这个学期教会他除学费外自己赚生活开支。下学期我将教会他如何找一群人帮他卖货,老板就是这样一步步练成的,而我需要不停穿插培训他顽强的意志。

严格的母亲也许在一定程度上不那么讨孩子喜欢,可是以后他一定会领悟遇见机智严格的母亲是他一生的财富。

李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odaqingyea.com/ldqygj/7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