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锡祺医案三
五、兼火益气、清热解毒法治愈心肌炎一例 徐某,女,32岁。 初诊∶年11月4日。 主诉及病史∶年4月高热后出现胸闷,气短,脉来间歇,经某院作心电图检查∶心肌损害。 诊断∶心肌炎。住院治疗月余,未见明显好转。 诊查;目前胸闷,气短,早搏频繁,精神不振。脉沉细、结代,苔薄黄。 治法∶治拟养心益气,清热解毒。 处方;丹参12g麦冬9g五味子6g太子参12g郁金9g香附9g降香6g银花9g大青叶15g蒲公英15g龙齿15g淮小麦30g炙草6g红枣7枚 二诊∶11月11日。药后精神好转,胸闷已轻。脉细数,苔薄。再拟原法加减。 处方∶当归9g赤白芍各9g景天三七30g麦冬9g太子参12g降香6g郁金9g龙齿15g蒲公英15g地丁草15g牡蛎30g淮小麦30g炙草6g红枣7枚 连续服药月余,自觉症状明显好转,胸闷气短已平,精神亦振。心电图复查;明显改善。建议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动静结合,巩固疗效。 本病例经过系统检查,诊断明确。中医辨证为心气、心阴不足。采用生脉散合甘麦大枣汤加味治疗。方中不用党参,以防益气太过,有助火之弊;丹参养血,活血,祛瘀;龙齿、牡蛎重镇安神;五味子敛心阴。 患者系高热后热病,可能与其细菌或病毒感染有关,同时患者舌苔薄黄,中药辨证为余热未清。故投以蒲公英、大青叶、地丁草、银花等以清热解毒,配合诸药。疗效较为满意。 六、大柴胡汤加减治愈腹部剧痛一例 孙某,女,65岁。 初诊∶年10月20日。 主诉及病史∶10月14日自觉左上腹部剧烈疼痛,体有发热,恶心呕吐。医院急诊,查尿淀粉酶单位。诊断;急性胰腺炎。留院观察4天,因治疗无效而自动出院。 诊查∶目前发热38℃左右,脘腹胀痛,多日来粒米未进,大便秘结,环唇麻木。今晨测体温38.5℃(而压/70mmHg。X线胸透∶左肋角有少量积液。既往有高血压史。曾高达/mmHg。脉细,苔黄厚腻。 治法∶治拟清热导滞。 处方∶柴胡9g炒黄芩9g生川军9g(药汁泡)玄明粉9g(冲)枳实9g木香4.5g蒲公英15g地丁草15g败酱草30g炸酱草30g连翘12g 二诊;10月22日。药后得便3次,身热较退(今日测体温37.4℃),腹痛已减,胸闷好转,已思纳谷,每餐吃稀饭一碗。脉沉细,苔黄腻较退。再拟原法加减。 原方去生川军、玄明粉、木香。加银花9g,柴胡9g改6g,赤芍9g。 三诊;10月24日。身热尽退,今日测体温35.8℃C,精神好转,纳谷亦增,睡眠已酣。脉细。 苔薄腻。治拟和胃化湿,理气清热。 处方∶佩藿梗各9g赤苓9g半夏6g陈皮6g泽泻12g丹参9g香附9g苏罗子9g蒲公英15g地丁草15g谷麦芽各12g 前后服药7剂,自觉症状完全消失,精神亦振,纳谷已香。 本病中医辨证为湿热蕴结,痹阻不通,气机闭寒。治宜通腑气,泄热开始,通里导滞。医院清胰汤,取大柴胡汤加味。和解少阳,泻下开结而治之。方中柴胡、黄芩、枳实、木香,乃取大柴胡汤意,行气,破气,消积,和解少阳;生军、玄明粉,乃取调胃承气汤之意,荡涤胃肠湿热浊垢;蒲公英、地丁草、连翘、炸酱草、败酱草、丹参,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活血解瘀。服药2剂后,大便3次,身热己退。六腑以通为用,二诊去生军、玄明粉,加赤芍凉血活血;柴胡为和解少阳退热之品,因身热已退,故由9g改6g,取其疏肝引经之意。最后以芳香化湿,疏散和中,佐以清热解毒而收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odaqingyea.com/ldqygj/7241.html
- 上一篇文章: 感冒了到底要不要吃药原来,这才是最佳良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