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常见病防治系列讲座感冒的分类鉴别
生活中经常遇到有人用生姜、葱根煮汤加红糖服之出汗,以防治感冒,但有所不知的是这方子用于受凉所致的普通感冒,正相适宜;若遇到流感而服之则是火上加油,不但加重病情,甚至有生命之虞。有些人一遇感冒就自买药品,对症的未买,不对症的却买了不少;或有协同作用的未买,而功用相似的却买了好多,如此,既花了不少钱,又可能耽误病情。因此,普及有关感冒的常识确有必要。 一 感冒的分类 按照西医的分类,感冒分为两种,即普通感冒(也叫伤风)和流行性感冒。中医则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夏末秋初的肠胃型感冒。另外,还有一种也算是普通感冒,但患者素体阳盛,或奔走劳作,以致内生邪热,加之外伤于寒,即出现外寒内热的的症候,俗称为“寒包火”症。 二 感冒的鉴别 1、风寒感冒即西医之普通感冒、又称伤风,大都在寒冷季节受凉而引起。症见身体不适或疼痛、恶寒重发热轻,无汗,或喷嚏频作,或鼻塞或流清涕,咳嗽时痰多清浠,口不渴,咽多不痛,小便清、日久也可发黄,大便正常。此类型无传染性。 2、“寒包火”症也就是西医所说的普通感冒、伤风。但此型为外受寒邪、内有郁热。或心有所急而为情志生火,或劳作过度即动能生热。症见头身不适或痛疼、喷嚏频作、身热、汗欲出而不出、咽痛、口渴、心烦、或有咳嗽、小便黄、可有高热。本型无传染性。 3、风热感冒即西医称之为流行性感冒。多于应冷不冷季节,病从呼吸道而入。症见头痛较重、发热重而恶寒轻、易汗、鼻出稠涕或鼻中干燥、咽痛、口渴、心烦、咳嗽黄稠痰、小便短赤、大便干结。此型颇具传染性,而且变化迅速。 4、肠胃型感冒常于夏末秋初,湿度增大之时发病。症见轻度发热恶寒、头身不适、或头重如裹、身重嗜睡、口中粘腻、或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腹痛、腹泻。此病属西医夏末秋初的急性胃肠炎范围,但无传染性。 三 感冒的预防 1、风寒感冒适当增减衣服,锻炼身体、增强御寒能力。可煮生姜、葱根汤热服,适当喝白酒亦可预防。 2、风热感冒适当增减衣服,适当用一些清热杀病毒的药物,如饮用绿茶水、金银花、黄芩、板兰根之类,可起一定的屏蔽作用。并应注意自我保护,不被他人传染。 3“寒包火”症既要注意保暖御寒,又要保持心静,做到劳逸结合。心静则身凉,静能清热。 4、肠胃型感冒不要过食生冷瓜果,更不要吃变质腐败的食物。并应注意腹部避免受凉。 四 感冒的治疗 1、风寒感冒较轻者可用生姜汤、或暴食一顿大葱、或适当饮酒一顿,盖被睡一觉亦可痊愈;较重者可用解热镇痛药物,如阿斯匹林、去痛片、伤风感冒胶囊、盖克、快克等等,不一而足,可视自身的不同情况而选用之。日久不愈可加用消炎抗菌药物,如复方新诺明、阿莫西林(青霉素过敏者不可用)先锋霉素等。 2、风热感冒为病毒感染所致,但后期大多合并细菌感染。须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而抗病毒药物以中药为优,如银翘解毒颗粒、小儿咳喘灵冲剂、板兰根冲剂、苦甘冲剂、双黄连口服液、清开灵口服液。复方大青叶注射液口服效果良好(成人一次二至三支,每日三次)。西药病毒唑、病毒灵也可选用,但效不佳。请注意:本类型经口服、静脉用药多日而效不佳者,医院诊治,因本型发展迅速,以防发生肺炎等病变。 3、“寒包火”症外解寒邪,内清郁热。经过发汗,外寒得解、内热得清,旋即可愈。防风通圣丸、麻杏石甘冲剂、柴葛解肌汤均可用之。 4、肠胃型感冒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治宜外散风寒,内化湿滞,兼以和中理气,藿香正气片(水、丸)、附子理中丸为有效方药。 总而言之,风寒感冒,痰涕渐稠为渐愈;风热感冒,痰涕渐稀、鼻中干燥者渐有稀涕、咽喉渐不痛、口渐不渴者为渐愈。若风寒、风热辨别不清者,可不妨权且当风热感冒治疗(风寒感冒虽不能愈,但也不致加重);且不可将风热感冒当做风寒感冒治疗,这样会速增病情,甚至病变凶险。 附: 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加黄芩双花连翘方 麻黄10g杏仁9g 生石膏面24g生甘草10g 黄芩20g双花20g连翘20g 如干咳加麦冬20g 捣碎,头煎用水毫升煎取毫升,二煎用毫升水煎取70毫升左右,两次药液合并,分早晚两次服,服药后出汗。 本方主治风热感冒、“寒包火症”、风寒感冒日久伴口渴心烦者。不论咳嗽与否,高热与否,但有发热、咽痛、口渴者即可用之。大部分一剂病减,二剂病愈。 注意:药后不出汗无效,甚至更增加病情。如二剂效不佳,医院诊治。 竹海水韵中医门诊部出诊医生 主治中医师/执业中药师:于殿生出诊时间:周二至周日家传中医,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曾在青岛、深圳、北京、迪拜同仁堂等工作30年,从事中医培训教师3年。擅长治疗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炎、急慢性肺肝胆肾病、糖尿病、类风湿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妇女不孕不育、肌肉萎缩、急慢性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大面积心肌梗塞无法搭支架者等病。 发表的比较重要的医学论文有:《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老年病论治集萃》)、《论仲景寒热错杂病的辨证施治》(《张仲景研究集成》)、《有关脉诊的实质”“纳新与吐故——当代中医学之发展方向》(《国医年鉴.年》)、《部分中医理论在表述上之修改建议》(《国医年鉴.年》)、《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白血病》(《国医年鉴.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之临床特征与中医防治》(《全球整合抗疫论坛——斯坦福网络峰会》)。 副主任中医师:刘宝银出诊时间:周二和周三下午、周五和周六全天从医五十余年,擅长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和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杂症的诊治,尤其擅长眩晕、心悸、不寐、咳喘、消渴、胃痛、便秘、郁证、颈肩腰腿疼、皮肤疮疡、月经不调、痛经以及更年期慢性病治疗、调理。曾先后在国家和省市医学杂志上刊登医学论文20余篇,年获得“中华魂”医学进步奖荣誉称号。目前撰写并讲授的课件“古典中医学”、“四季养生法”受到养生界的广泛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odaqingyea.com/ldqygj/7065.html
- 上一篇文章: 海业隆医药彩页
- 下一篇文章: 防疫行动众志成城抗疫情人大代表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