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御制明代御窑瓷器
在明代制瓷史上,洪武一朝具有开明代景德镇御窑之先河和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洪武以后,明代御窑曾出现过三次制瓷高峰,分别发生在永宣、成化和嘉万时期。即后世文献所谓“宣窑”、“成窑”和“嘉窑”瓷器,这三个时代所生产的御窑瓷器堪称明代瓷器的品质担当。如明董其昌《骨董十三说》赞曰:“本朝宣、成、嘉三窑,直欲上驾前代。”故这三个阶段所生产的明代御窑瓷器,成为后世竭力追慕的典范。其中又以雍乾时期的慕制之作品质最佳,得其精华而自成风韵。 Lot明洪武釉里红缠枝花卉纹玉壶春瓶H33cm来源:法国私人旧藏;巴黎拍卖会,年6月9日,lot37洪武一朝享国三十一年,其治下所产御窑瓷器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其中最为特殊的一个现象就是釉里红瓷器的高度发展,其品质在这整个明代御窑瓷器中首屈一指。据《明史》卷六十七《舆服三》载:“(洪武)三年(年),礼部言历代异尚……今国家承元之后,取法周、汉、唐、宋服色,所尚于赤为宜,从之。”崇尚火德,以红为尊,以及明室对朱红的专有权,催生了釉里红器的大量烧造。但高温釉下铜红呈色极不稳定,烧制难度大,成品率低,因此其在中国陶瓷生产史上曾数度中止。正是为此,传世洪武御窑釉里红瓷器益显珍贵,恰若本品灿若明珠,尤值珍视。Lot 明永乐 青花一把莲纹盘 带旧包装 D32cm 来源: 存仁堂珍藏; 中国嘉德,年11月22日,lot 明永乐青花,胎釉精细,青花浓艳,造型多样,著称于世。一把莲纹盘为永乐御窑瓷器的经典之作。盘心以莲花为主体,共生的香蒲、慈姑、红蓼穿插其间,束以绶带,故称“一束莲”,寓科举连中或连生贵子之意,亦象征高洁清廉的君子之风。本品又为国内重要藏家存仁堂主人旧藏,不仅品质颇佳,而且来源清晰,值得选藏。Lot明宣德青花缠枝花卉纹盘“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单行楷书款,宣德本朝D27.6cm来源: SamP.Williams旧藏; 纽约拍卖会,年11月9日,lot; 伦敦拍卖会,年6月9日,lot63 著录:《佳士得图说中国陶瓷史》(Christie’sPictorialHistoryofChineseCeramics),AnthonyduBoulay著,牛津,年,第页,图2 《佳士得图说中国陶瓷史》宣窑瓷器是明清两代所钦慕的对象。明谢肇淛《五杂俎》载:“惟宣窑款制最精,距迄百五十年,其价几与宋器埒矣”,又见田艺衡《留青日札》卷六载“宣窑之贵,今与汝敌......今宣窑兴而与汝争价,亦足观也”,足见宣窑瓷器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查阅资料可知,此式宣德青花缠枝莲纹盘在近三十余年的艺术品市场中,仅见寥寥数件,足见其珍罕。此外,宣德青花盘类作品大多不落款识,而若此式外沿落款者,更为罕见,有利于厘清永宣此式之差异,值得收藏和进一步的研究。加之本品经由SamP.Williams及宝芳阁递藏,又收录于《佳士得图说中国陶瓷史》一书之中,使得本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Lot 明成化 青花海水应龙纹小罐 “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成化本朝 D12cm 成窑之品,多尚小巧,乍看谦逊,把玩掌中,观之抚之,柔滑如丝,自能体会个中真髓。若此般成窑精致雅作,存世甚罕,于市场流通者更是凤毛麟角。而且一经出现,便成为市场上竞相争购的宠儿。如香港苏富比于今年7月所释出的一件相同作品,成交价高达三千多万港币,足见此类作品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相对于香港苏富比拍品,本品在纹饰布局上更为清晰,画面工整精细,整体风格近似永宣。由此推测,本品或有可能为成化早期之作,不失为一件可藏,可赏,亦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成化御窑佳作。Lot明嘉靖青花婴戏图大罐“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嘉靖本朝D38cm婴戏图是嘉靖瓷器的主要装饰纹饰之一,且多为十六子,画面表现童子游戏嬉闹,生动有趣,呈现出一片欢乐的气氛。“十六子”是十六相或十六族的引申,是为舜向尧推荐的十六贤臣,因各有大功,皆赐姓氏,故称十六族,亦称十六相。在明代诸帝中,世宗朱厚熜的性情堪称特殊,执统四十五年,溺信道教,终日设斋打醮,祈神得福。但世宗一生八子,其中六子皆英年早逝,特别长子与次子均是在被册立为太子后不久即逝。家族人丁不旺,一直困扰着世宗,因此期盼子孙兴旺正是其心头之大事。基于此特定的背景,嘉靖时期瓷器纹饰多见婴戏题材,形成鲜明的时代风格。本品便是此背景下的产物,造型、发色、纹饰画法均时代特征明显,由于烧造难度大,此类大罐烧造量很少,流传至今的更是凤毛麟角。故宫博物院藏有与本品造型、尺寸、纹饰均一致的作品,可资比较。Lot明嘉靖青花云龙纹捧盒“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嘉靖本朝D21.9cm来源:伦敦拍卖会,年6月2日,lot60;利国伟爵士旧藏明代嘉万时期,景德镇御窑烧制进入了明代制瓷史上的第三个高峰。一方面体现在御用瓷器生产数量和器物种类的大规模增加;另一方面,国外进贡的“回青料”开始应用于景德镇瓷器的生产中。因此嘉靖时期所制御窑瓷器,不仅特质明显,而且品质颇高,深受时人称誉。俯视图 捧盒因其无系、无钮,形体较大,移动时多以手捧之而得名。嘉靖御窑中仅瓷盒一项,就可达八九种。其中圆形捧盒一类中,以绘五爪龙纹者,当属等级最高,应为嘉靖皇帝御用之物。本品即属其列,更为难得的是,此件作品在经历五百多年沧桑流转过程中,盖、身始终没有分离,颇为难得。利国伟爵士(-) 利国伟爵士(-),人称“利Sir”,香港政经界的风云人物,恒生银行董事长。受港府所托重组“港交所”,并担任主席。工作之余,利国伟爵士还情倾中国古代艺术品,尤爱明清宫窑瓷器与佳玉。于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开启了古代艺术品收藏生涯,品味高雅,所藏以同类作品中品质最佳者为上选。同时,利国伟爵士热心教育公益事业,曾任教育统筹委员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校董会主席等,并积极支持恒生商学书院和香港李宝椿联合世界书院成立。Lot 明万历 青花荷塘游龙图大碗 “大明万历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万历本朝 带日本包装 D19cm 来源:日本大阪私人旧藏 青花荷塘游龙纹最早出现于明代宣德时期,而此式纹样的碗类作品则流行于明代成、弘时期。嘉万时期,在前朝基础上又得以化裁,如简化内口沿边饰,龙纹的时代特征等,可谓风格别具,不失为一件品质颇高的万历御窑佳作。Lot 明万历 青花花卉纹八方兽钮盖盒 “大明万历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万历本朝 带木座,带日本包装 H14.2cm 来源:壶中居旧藏(传) 此式八方盖盒,于万历御窑中偶尔所见,除以青花装饰外,还可见五彩为饰者,装饰纹样还有人物、婴戏、龙凤等。而万历御窑所制盒类造型十分丰富,可见圆形、方形、花形、八方形、扇形、银锭形、方胜形等,本品即为其中一例。同时八方造型,成型不易,原盖得存更是难能可贵,实为一件不可多得的万历御窑青花佳器,值得收藏。Lot 清雍正 御窑仿永乐青花瓜瓞连绵图折沿大盘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雍正本朝 D45.5cm 来源:上海私人旧藏(传) 雍正一朝,前后不过十三载,然而对于清代制瓷影响深远。未登基时,皇子胤禛已嗜陶瓷,据《清宫瓷器档案全集》记载,即位后十三年内,他多次将大内古代陶瓷发往景德镇,着照样烧造。为求灵机,唐英参考明瓷佳器,依明代图样又添新颖纹饰,承袭之余更青出于蓝,本件拍品即为其中佳品。本品与元代及永乐时期两瓜相对的构图相比,纹饰布局明显更为复杂自由,硕瓜与叶片和藤蔓交相掩映,绵延不绝,更显繁盛。其钴蓝发色浓郁,为描摹明代母本,工匠着笔星星点点,颇见明早期青花铁锈斑之效。Lot 清乾隆 御窑仿永乐青花如意海浪缠枝莲纹折沿盆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乾隆本朝 D33.8cm 来源:中国嘉德,年11月21日,lot 本品系乾隆时期仿永乐御窑之作,也称“洋帽洗”,是永宣时期仿照西亚地区流行的折沿铜盆而来。据《陶成纪事》记载,清代御窑厂仿明代官窑“永乐器:仿于唐窑。宣德器:仿于年窑。”唐窑即雍正晚期至乾隆早期主持御窑厂烧造事宜的唐英督窑。当时景德镇御窑厂有专门的“官古器作”,负责仿造历代名窑瓷器,上供宫廷。此件乾隆御窑追摹永宣之作,形神兼备,造型饱满大方,纹饰与永乐作品极为相似,图案线条舒展流畅,发色纯艳如蓝宝石,并成功模仿出了永宣御窑“苏麻离青”的晕散效果,不失为一件乾隆御窑追慕永宣青花之绝妙之品。中央对艺术市场的新指导——“放宽文物行业领域准入” 这些古瓷的底款:曾经骗过你吗? 伦敦邦瀚斯:又一大户开仓放粮 总成交超11.5亿!朱德群第一!亚洲拍卖王炸夜场来了! 谁都知道文物艺术品值钱,谁都想要:关键是谁来保真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旨在传播收藏资讯,不作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长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aodaqingyea.com/ldqyzz/9407.html
- 上一篇文章: 溱潼视角水云楼,翰墨与人文的仰望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